回覆列表
  • 1 # 大偉科技

    一、關於工程局的初步認識

    在寫下前面這段話的時候,我想起了因為火神山醫院而家喻戶曉的中建三局,其實在參建火神山之前,中建三局在業內已經很知名了,那麼以中建三局為代表的這些工程局,作為上班族來說,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對於去工程局上班,往往很糾結,一方面這些工程局往往參建各類重點工程,在裡面上班很有成就感,但是另一方面,工程局單位上班往往比較辛苦,尤其是流動性比較大,所以很多人就顯得有些猶豫了。

    就目前來說,我們國內諸多工程局大多分屬於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以及中國交建這些建築類央企,行業內俗稱的“八大建築施工央企”,共有76家工程局,尤其中國建築作為央企名錄中的前56位央企之一,更是穩居“龍頭”地位,而中鐵和中鐵建因其有鐵道部背景而看似競爭實則壟斷的地位一直很難被外界所撼動,尤其中國鐵建更是有鐵道兵的傳統,半軍事化管理風格也讓其增添了很多神祕色彩。

    另外,作為工程局來說,它畢竟不同於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因為顧名思義,工程局主要是幹工程專案管理,具體負責工程施工方面的工作,而設計院主要負責勘察設計,在整個工程建築產業鏈中,工程局當然看似要低於設計院,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設計院每年招收的員工大多是研究生起步,而很多工程局一般本科就可以,甚至有些現場緊缺且不需要高學歷的人員有大專學歷就可以進。

    二、加入工程局前的準備工作

    那麼結合工程局這樣單位的性質,我覺得作為應屆大學生來說,假如想要提前學點什麼的話,應該從三個方面做準備:一是證書證件等硬體準備,二是工程現場實習經驗準備,三是工程局單位工作特點的學習。具體來說:

    1.硬體方面的準備。由於很多工程局具體負責施工,但是現在工程行業主管部門對於工程單位的資質以及管理人員從業資格的監管是很嚴格的,比如工程專案經理必須得持有一級建造師證書等,一些安全管理人員也要有相應的安全管理證書,那麼對於應屆大學畢業生來說,趁著剛走出校門,學習能力還比較強的時候,多學習多考證,自然沒有錯,這可以為你以後工作提供必要的硬體支撐。

    2.實戰經驗學習。據我所知,很多工程局單位尤其是專案現場急需一些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對於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實習也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所以建議你在校期間可以通過正當的途徑建議相關感興趣的工程局申請去實習,然後在正式簽約前儘快熟悉工程專案一線管理經驗,這對於你正式工作以後儘快轉變工作狀態會很有幫助。

    3.提前適應環境。有必要提前瞭解和學習工程局單位的工作特點,因為這決定了你以後能不能在這裡啊單位一直幹下去,或者你究竟適不適合這份工作。比如像中國鐵建旗下的工程局大多是以往鐵道兵專業而來,那麼這些單位裡面迄今為止都還有著比較濃厚的"半軍事化"管理風格,那麼你適應不適應這種管理模式呢?另外比如很多工程局的專案遍佈全國各地,流動性比較大,這樣的工作你是否能接受?這些都是你剛畢業要進工程局之前有必要去學習和了解一下的東西。

    三、去工程局上班的優勢分析

    既然有很多人想去工程局上班,那說明工程局還是有其自身在就業市場上的一些競爭優勢,比如以下幾個方面大家可以參考交流:

    1.平臺足夠大。很多人說起工程局,總喜歡說工程局的行政級別就是局級,對於這種說法,我一直不置可否,畢竟國家早就提出國有企業不再套用行政級別了,按照這樣的說法,雖然工程局的名字裡面有個“局”字,但未必就真的是“局級”,當然在這些老牌國企裡面,習慣或者喜歡套用行政級別,也是歷史由來以及,這也不能怪誰。

    但是對於很多工程局來說,員工總人數的規模往往是比較嚇人的,感興趣的朋友稍微網上看一下會知道,很多工程局的員工總人數動輒一萬多兩萬多,而且這還不包括一些勞務派遣或者臨時用工人員,更不包括工地現場人數規模更大的民工群體,當然這也同工程局自身的專案體量有關,畢竟很多工程局的專案遍佈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很多國家,那麼多的專案總得有人去管理,而專案多了,對於求職者來說,平臺自然更廣闊,發展機遇自然也更多。

    2.上升空間大。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去幾個平臺上查找了一些有關工程局的論壇,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很多在網際網路上面比較活躍的工程局員工,幾乎都是80後甚至更多是90後,而這些人員往往都是專案一線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也就是說,很多工程局雖然員工體量比較大,但是真正的專案管理人員其實很緊缺,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工程局每年的校園招聘動輒就是上千人。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不但給很多求職者提供了很多機會,而且已經入職的人員,上升空間自然也很大,因為真正有技術、懂管理的人很緊缺,所以假如你有技術、有能力,那麼上升空間自然會很廣闊,甚至看到有的帖子說有些工程局裡面,參加工作五六年的員工發展順利的話都可以做專案經理。

    3.薪酬待遇高。經常有一些招聘網站,比如前程無憂之類的,會不定期釋出一些各行業的薪酬排名,在這些名單中,大家會發現建築行業從業者的薪酬普遍居於高薪酬,當然這些統計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驗證,但是這也側面反映出,建築行業從業者的薪酬待遇在就業市場上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就拿工程局裡面最受關注的專案經理這個崗位來說,平均月薪一般在12000元-20000元之間,年薪在15萬-25萬之間,當然這是納入工資範疇的工資,對於很多工程局來說,針對不同專案可能還會有一些月度安全獎之類,都沒有納入這類工資統計之中。

    下面這張圖,是八大建築施工央企平均員工收入最高前20家排MISTRA,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四、去工程局上班的劣勢分析

    好了,說完了去工程局上班的優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劣勢吧,熟悉工程行業的人都清楚,現在建築施工行業屬於高度競爭行業,同行之間競爭很激烈,不管是建築施工央企之間,還是央企和各省下屬建工集團甚至是私企建築企業之間,大家往往為了爭奪優質工程專案而各自摩拳擦掌。

    在這種行業競爭的背後,作為建築施工央企下屬的工程局之間,其實競爭也基本處於“白熱化”,那麼在這種競爭的背後,作為上班族來說,也不得不間接承擔多方面的壓力,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吐槽的“槽點”所在,或者想要跳槽的“痛點”所在吧。

    1.工作環境差。這一點可能不用多說,作為很多工程局來說,本身是和工程打交道,那麼工作重心應該不是工程局集團或子公司本部,而應該是工地現場,但是不管你去過還是沒有去過工地現場,對於那裡的工作環境應該還是有所瞭解的,比如人們印象中的,就是灰塵滿天飛、一次性板房等等,當然,作為工程局來說,很多人老工程人,尤其是哪些早已熟悉四海為家的工程人來說,可能早已經習慣了,但是作為現今很多90後,甚至即將走上崗位的00後來說,這樣的工作環境,足夠有吸引力嗎?

    雖然從很多工程局官網釋出的專案駐地照片來看,現在的工地現場,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環境,較以往應該有很大改善了,但即便如此,作為很多年輕的求職者來說,這與他們所向往的城市CBD生活圈遙遠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另外,除了環境差以外,很多網友對於工程局吐槽最多的,其實是週末無休,員工休息休假很難得到保障,但是關於這一點,我認為這應該是工程局行業性質所決定的吧,而你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必然要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2.人際關係複雜。為什麼我要把這一條單獨列出來,是因為我看到很多論壇裡面,那些已經在工程局上班的小夥伴對於單位內部人際關係的吐槽也是比較多的,其實仔細分析一下,我覺得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工程局很多專案分散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專案現場除了工程局員工以外,還有很多民工隊伍和私企小建築公司,雖然不能說是“魚龍混雜”,但也有些人群密集分佈且來源多樣化、複雜化的趨勢,甚至很多工程局內部,也由於行業性質使然,員工大多全國各地的都有。

    那麼我們再反觀一些小公司和小單位,每天固定上班的一群人大家都相互熟悉知根知底,溝通交流也都沒有任何障礙,但是在工程局單位,面對來自各個地方、各個方面的人員,人際關係的複雜程度當然可想而知。不過關於這一點,我一直堅持認為,作為一名成熟的職場人士來說,不管你在哪裡上班,做自己該做的,做好自己該做好的,這是你搞好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

    3.安全係數低。很多關注工程行業的小夥伴都清楚,近年來很多地方工程專案現場發生安全事故的還是比較多,因此,對於去工程局上班的小夥伴來說,安全問題的確不容忽視。而且這裡所說的安全問題,其實包含兩個方面:

    (1)關於工地現場的安全,這就需要工程局上班的員工,不管你是技術人員還是行政管理人員,但是你必須得掌握或具備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識,這是為企業負責,更是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2)關於工作安全,這一點怎麼理解呢?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行業主管部門加大了對工程建築領域的監管,對企業准入資質以及人員持證上崗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甚至比如有些地方明確提出專案經理必須具備一級建造師資質,且工程專案都要實行專案經理終身責任制,這也間接說明這份工作的確不好乾,而且安全係數還不高,作為想去工程局上班的小夥伴來說,必須要有這方面的考慮。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針對去工程局上班的利弊分析,不知道對於感興趣的小夥伴有沒有什麼幫助呢?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假如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搞工程吧,假如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搞工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誰是最精明的人,有什麼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