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作為明英宗的髮妻,孝莊皇后錢氏生於海州,都指揮僉事錢貴之女,正統七年(1442年)以選秀的方式入宮,並在英宗祖母太皇太后張氏的主持下,被冊立為皇后,當時她才只有17歲。雖然是祖母“塞”給自己的妻子,但明英宗跟錢皇后卻是異常的恩愛,唯一遺憾的是,皇后雖然極度受寵,但一直沒有誕下子嗣。

    此時,雖然周妃已為皇帝誕下長子朱見深,但明英宗卻並不想立他為太子,而是耐心地等待錢皇后懷孕的訊息。然而還沒等英宗盼來喜訊,便趕上“土木堡之變”,率20萬大軍出征瓦剌首領也先的他,在土木堡遭遇敵軍的圍殲,最終兵敗被俘,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

    也先俘獲明英宗後,派出使者進入北京,在一番耀武揚威後,嚮明朝提出龐大的贖金要求,否則他絕不會放人。在這種情況下,監國朱祁鈺(明英宗的異母弟)為了能早日迎回皇兄,便下令皇宮內外、朝廷上下募集金帛,以滿足也先的要求。得知這個決定後,錢皇后即刻獻出自己的全部私財,希望也先能看在錢財的份上,能夠把丈夫放回來。

    但讓明朝沒想到的是,也先做人很不地道,在收到數額驚人的贖金後,卻不肯釋放明英宗回國,而是繼續以他為“籌碼”,嚮明朝繼續勒索財富、人口,並帶著皇帝進攻北京城。為了斷絕也先的痴心妄想,兵部尚書于謙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在孫太后的支援下,率領群臣擁戴監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景帝,時在當年九月。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明景帝一旦上臺登基,便不再想迎回明英宗,讓皇兄死在塞北,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正因如此,當也先提出釋放明英宗回國的建議後,明景帝卻以各種藉口拒絕“接收”。此時,錢皇后已經被尊為太上皇后,在得知小叔子的決定後,不禁憂心如焚,非常擔心丈夫會遭遇不測。

    然而錢氏只是一介女流,再加上已失去皇后位子,形同被幽禁在冷宮中的“多餘人”,即使巴不得馬上飛到丈夫身邊去營救他,但面對殘酷、絕望的現實,卻也是無可奈何。錢氏無比思念、擔心明英宗,同時又深感自己的無用,在多次哀求明景帝無果的情況下,每日裡只能跪泣上蒼,希望命運之神能夠將丈夫帶回來。

    錢氏沒日沒夜地跪拜、哭泣,在極度睏倦的時候,便和衣而臥在冰涼的地面上,以此來向上蒼展示自己的虔誠。錢氏的自虐之舉為其招致病痛,時間一長,她的一條腿致殘,再也無法治癒,同時還哭瞎一隻眼睛(“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見《明史·卷一百十三》)。此情此景,讓見者無不唏噓落淚。

    或許是錢氏的虔誠果真感動上蒼,就在土木堡之變後1年,被俘的明英宗在禮部左侍郎楊善的幫助下,如願以償地回到北京城,時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當朱祁鎮得知愛妻致殘的原因後,自責、感激、哀憐的情緒一齊湧上心頭,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何謂結髮情深。自此以後,朱祁鎮與錢氏變得更加恩愛,並在互相慰藉、依靠中,共同熬過長達7年的艱苦時光。

    景泰八年(1457)正月,在明景帝病重之際,大臣徐有貞、石亨等人乘機發動“奪門之變”,將朱祁鎮從被軟禁的南宮當中救出來,並重新擁立他為皇帝。明英宗復辟後,頒佈的第一道詔旨,便是重新冊立錢氏為皇后。然而,身為太子朱見深生母的周貴妃卻大為不滿,屢次鼓動孫太后及大太監蔣冕為她說項,想要取代錢皇后的位子,但無一例外遭到明英宗的拒絕。

    明英宗雖然拒絕了周貴妃的請求,但他深知此人心術不正,一旦自己晏駕、太子繼位,沒有子女且身體殘疾的錢皇后,極有可能會遭受排擠。正因如此,明英宗在駕崩前,特意叮囑太子朱見深要善待嫡母,並反覆叮嚀顧命大臣李賢道:“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不久,年僅37歲的英宗駕崩,時在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

    果不其然,明英宗屍骨未寒,周貴妃便開始興風作浪,在逼迫兒子朱見深(明憲宗)在晉升她為太后的同時,還暗中指使督造皇陵的太監,讓他們在為錢太后墓穴修建隧道時,故意將方向挖錯,並且在中途就把隧道堵住。如此一來,錢皇后死後,便不能實現在地下與英宗相會的希望。周氏之歹毒陰暗,簡直是令人髮指。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鬱鬱寡歡的錢太后因病去世,年僅43歲。按照英宗的遺詔,錢氏死後應當與他合葬裕陵,然而在後者下葬時,負責人才驚訝的發現隧道的祕密,但懾於周太后的淫威,卻也是不敢明言。就這樣,因為思念英宗而腿殘目盲的錢皇后,最終竟無法實現與夫君合葬的希望,實在是令人唏噓。

  • 2 # 野袍子仙女

    導語:景泰八年(1457),明英宗朱祁鎮通過石亨等人發動的奪門之變,重新登上帝位。而皇位失而復得,自然要重新冊立皇后,令人驚詫的是明英宗卻選擇了腿殘眼瞎又無子嗣的錢氏為後,這又是為何呢?

    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母為孝恭章皇后孫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號正統。主少國疑,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操持,任用"三楊內閣"主理朝政,發動麓川之役,導致綜合國力耗損。正統八年,正式親政,勵精圖治,寵信王振制衡文官集團,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十四年(1449年),御駕親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發生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孫太后聯合兵部侍郎于謙,扶持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贏得北京保衛戰勝利。 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策動奪門之變,廢明代宗為戾王,殺少保于謙、名將範廣,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復位稱帝,改元天順。任用李賢等人, 追復胡善祥為恭讓皇后,釋放建文帝后代,廢除宮妃殉葬制度,後來又聽信讒言流放郭登、袁彬等人,重用門達、逯杲等奸臣,致使弋陽王一家冤死,民間又爆發了數十萬的流民起義,導致明朝自景泰時期恢復的國力再度受創。

    天順八年(1464年),病逝,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葬於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錢氏

    錢氏(1426年-1468年),南直隸海州(今江蘇海州)人。明英宗朱祁鎮皇后,中府都督同知錢貴之女。

    正統七年(1442年),得到太皇太后張氏青睞,冊立為皇后,沒有生下子女。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兵敗被俘。錢皇后耗盡資財,日夜哭泣,導致腿部和眼睛受損。明代宗即位後,尊為太上皇后。英宗迴歸北京後,一起幽禁於南宮,彼此相依為命。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策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重新冊封錢皇后。明憲宗即位後,作為嫡母,尊號為慈懿皇太后。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病逝,諡號"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陪葬於裕陵。

    朱祁鎮復位之後,為何還要復立腿殘眼瞎又無子嗣的錢氏為後?

    錢氏,又稱孝莊睿皇后錢氏,生於1426年,死於1468年,海州人,都指揮僉事錢貴之女,明英宗朱祁鎮的結髮妻子。錢氏於正統七年被立為皇后,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朱祁鈺登基,被尊為太皇太后,景泰八年,英宗復辟,錢氏重新被立為皇后。明英宗復位後,之所以要復立退殘眼瞎又無子嗣的錢氏為後,最主要的還在於她這個人的品德和為人折服了明英宗朱祁鎮。

    一、得勢時不恃寵若嬌,為人低調

    錢氏,父親錢貴多次隨明成祖、明宣宗北征,憑藉戰功升至都指揮僉事,是一個正三品的官。就是這個出身不太高的女人,在一次宮中選秀中,幸運的被張太皇太后選中,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準皇后。《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時後年十四,中選,迎入宮。”就這樣,錢氏成為了朱祁鎮的老婆,並於正統七年被立為皇后。

    錢氏與朱祁鎮結合雖然是包辦婚姻,可兩人情投意合,朱祁鎮對這個老婆非常滿意。錢氏與其他後宮佳人相比較,雖然出身不高卻一躍當上了皇后,而且還深受皇帝寵愛,但她並沒有恃寵若嬌,為人非常低調。英宗因為錢氏家族官爵太過低微,打算效仿宣宗朝的例子給予家族爵位。但錢氏知道後,堅決反對,《明史》記載:“帝憫後族單微,欲侯之,後輒遜謝。故後家獨無封。”錢氏反對的理由是不願意家族因為自己而無功受祿,損害丈夫的"明君"聲譽。通過這件事,明英宗朱祁鎮更加敬重自己的這位老婆了。

    正是錢氏這種為人低調,又不恃寵若嬌的品行和個人魅力,一開始就讓朱祁鎮不得不愛。

    二、為救英宗傾其所用落殘疾

    正統十四年七月,在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同年8月被俘。明英宗被俘後,明朝一開始是打算用錢把他贖回來。得知這個訊息後,錢氏立即將自己的所有私財都獻了出來,《明史》:“英宗北狩,傾中宮貲佐迎駕。”但怎奈瓦剌首領也先胃口太大,明朝就放棄了這一戰略,改立朱祁鈺為皇帝。得知這一訊息時,錢氏只能日夜禱告,期盼上蒼能拯救他的丈夫平安歸來,正是因此,她才哭瞎了一隻眼,跪壞了一條腿,《明史》:“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

    對於這麼一位有情有義,為了自己的丈夫傾盡所有的錢氏,朱祁鎮怎麼能辜負她,怎麼能不敬重她。

    三、無怨無悔與英宗被囚七年

    後來,在景泰帝和于謙等一幫大臣的奮力抵抗下,打敗了瓦剌,瓦剌首領也先看到無利可圖,就把朱祁鎮給放了回來。景泰元年八月,朱祁鎮由漠北返回了北京,但隨後就被景泰帝朱祁鈺囚禁在南宮,並想方設法斷絕他和外界一切聯絡。當時的朱祁鎮是孤獨的,也是危險的,隨時都有被殺死的可能。即使這樣,錢氏也義無反顧地伴隨其左右,而且還親手做女工還錢,維持其生計,《萬曆野獲編 卷三》:“聞英宗為太上時,錢後至手作女紅賣,以供玉食。”在這種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錢氏對朱祁鎮不離不棄,這份感情無論什麼也換不來,這也更加奠定了錢氏在朱祁鎮心中無法取代、至高無上額地位。

    後來,石亨、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復辟成功後,就又重新立當時已經眼瞎、腿瘸且無子嗣的錢氏為皇后。當時,有許多大臣反對,據歷史記載,當時有個叫蔣冕的太監向朱祁鎮的娘孫太后進言道:"錢皇后既無子又殘廢,不合適當皇后,應該讓周皇貴妃升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朱祁鎮聽說後,立刻貶斥了蔣冕。

    錢氏,正是憑藉著自己賢淑的美德,無論是得勢還是失勢,都一如既往地對丈夫朱祁鎮不離不棄,用真心對待丈夫朱祁鎮,所以才贏得丈夫朱祁鎮的尊重,即使無子嗣、身有殘疾,依然動搖不了其在丈夫朱祁鎮心中的地位,選她當皇后受之無愧。

    總結:成華四年(1468),錢皇后病逝,年僅42歲。儘管明英宗早有遺詔"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 ,但是周太后自然不允後來雖然經過群臣上疏,朱見深不得不同意。卻又在墓室上將明英宗與錢皇后的墓室隔開,好在後來繼位的朱佑樘為人正直,意欲開啟墓道,雖然欽天監反對,不得不作罷,但到底是將錢皇后與英宗朱祁鎮的牌位共放,以享祭祀。

  • 3 # 歷史畫中人

    景泰八年(1457),明英宗朱祁鎮通過石亨等人發動的奪門之變,重新登上帝位。而皇位失而復得,自然要重新冊立皇后,令人驚詫的是明英宗卻選擇了腿殘眼瞎又無子嗣的錢氏為後。

    朱祁鎮復位之後,為何還要復立腿殘眼瞎又無子嗣的錢氏為後?

    錢氏,又稱孝莊睿皇后錢氏,生於1426年,死於1468年,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人,都指揮僉事錢貴之女,明英宗朱祁鎮的結髮妻子。

    錢氏於正統七年(1442年)被立為皇后,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朱祁鈺登基,被尊為太皇太后,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辟,錢氏重新被立為皇后。

    成華四年(1468),錢皇后病逝,年僅42歲。儘管明英宗早有遺詔"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 ,但是周太后自然不允後來雖然經過群臣上疏,朱見深不得不同意。卻又在墓室上將明英宗與錢皇后的墓室隔開,好在後來繼位的朱佑樘為人正直,意欲開啟墓道,雖然欽天監反對,不得不作罷,但到底是將錢皇后與英宗朱祁鎮的牌位共放,以享祭祀。

    一、得勢時不恃寵若嬌,為人低調

    錢氏,父親錢貴多次隨明成祖、明宣宗北征,憑藉戰功升至都指揮僉事,是一個正三品的官。就是這個出身不太高的女人,在一次宮中選秀中,幸運的被張太皇太后選中,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準皇后。《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時後年十四,中選,迎入宮。”就這樣,錢氏成為了朱祁鎮的老婆,並於正統七年(1442年)被立為皇后。

    錢氏與朱祁鎮結合雖然是包辦婚姻,可兩人情投意合,朱祁鎮對這個老婆非常滿意。錢氏與其他後宮佳人相比較,雖然出身不高卻一躍當上了皇后,而且還深受皇帝寵愛,但她並沒有恃寵若嬌,為人非常低調。英宗因為錢氏家族官爵太過低微,打算效仿宣宗朝的例子給予家族爵位。但錢氏知道後,堅決反對,《明史》記載:“帝憫後族單微,欲侯之,後輒遜謝。故後家獨無封。”錢氏反對的理由是不願意家族因為自己而無功受祿,損害丈夫的"明君"聲譽。通過這件事,明英宗朱祁鎮更加敬重自己的這位老婆了。

    二、為救英宗傾其所用落殘疾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在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同年8月被俘。明英宗被俘後,明朝一開始是打算用錢把他贖回來。得知這個訊息後,錢氏立即將自己的所有私財都獻了出來,《明史》:“英宗北狩,傾中宮貲佐迎駕。”但怎奈瓦剌首領也先胃口太大,明朝就放棄了這一戰略,改立朱祁鈺為皇帝。得知這一訊息時,錢氏只能日夜禱告,期盼上蒼能拯救他的丈夫平安歸來,正是因此,她才哭瞎了一隻眼,跪壞了一條腿,《明史》:“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

    對於這麼一位有情有義,為了自己的丈夫傾盡所有的錢氏,朱祁鎮怎麼能辜負她,怎麼能不敬重她。

    後來,在景泰帝和于謙等一幫大臣的奮力抵抗下,打敗了瓦剌,瓦剌首領也先看到無利可圖,就把朱祁鎮給放了回來。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朱祁鎮由漠北返回了北京,但隨後就被景泰帝朱祁鈺囚禁在南宮,並想方設法斷絕他和外界一切聯絡。當時的朱祁鎮是孤獨的,也是危險的,隨時都有被殺死的可能。即使這樣,錢氏也義無反顧地伴隨其左右,而且還親手做女工還錢,維持其生計,《萬曆野獲編 卷三》:“聞英宗為太上時,錢後至手作女紅賣,以供玉食。”在這種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錢氏對朱祁鎮不離不棄,這份感情無論什麼也換不來,這也更加奠定了錢氏在朱祁鎮心中無法取代、至高無上額地位。

    錢皇后雖然最終沒有與明英宗合葬,他們的心卻是在一起的,永遠。

  • 4 # 狂熱歷史

    明英宗朱祁鎮的妻子錢氏,是明代歷史上優秀的皇后,沒有潑辣心計,只有對丈夫的痴心守候。

    當朱祁鎮即將離世之際,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他的妻子錢皇后,擔心她會被周氏報復,於是叫朱見深,叮囑他要好好孝敬錢氏,還叫來內閣大臣,叮囑他們照顧好錢皇后,待皇后去世後,要與他合葬於皇陵。

    朱祁鎮駕崩後,明憲宗朱見深繼位,錢皇后被尊為皇太后,朱見深生母周貴妃也晉封為周太后,但朱祁鎮一生名正言順的皇后只有錢皇后。

  • 5 # 遊子dream

    自古帝王多薄情,然而這句話卻被明英宗朱祁鎮完全給改寫了,從他對皇后錢氏的態度上方可看出。

    朱祁鎮乃明朝唯一一位做過兩任皇帝者,九歲登基,十五歲娶妻即錢氏。之後因寵信宦官王振,導致朝野上下一片狼藉,而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也由此而生,明英宗聽信王振之言,率領臨時拼湊的二十多萬兵將御駕親征,卻敗於只有五萬之眾的瓦剌大軍,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這場聞名遐邇的戰爭使得朱祁鎮被俘,錢皇后的兄弟也戰死沙場。瓦剌首領也先原以為抓住了大明的命脈,想借此換取金銀珠寶,沒曾想大明卻重新立了朱祁鈺為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且對於瓦剌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不予理睬。也先見此計不成,一怒之下率軍揮師北上,卻被明軍打得落荒而逃,只得退回老家。眼看朱祁鎮已被俘近一年,也先覺得再留亦無用,便將其放回,以表求和之心。

    就在朱祁鎮被俘的一年裡,只有錢氏最為擔憂,她傾其所有家當託人送到瓦剌,以換丈夫平安歸來,但無濟於事,真是賠了錢財未見夫。傷心之餘,錢氏每日以淚洗面,且天天跪地祈禱,致使身體留下病患,不但瞎了隻眼且又瘸了腿,終於其誠心感動上天,朱祁鎮回來了。

    然而這一回並未受到禮待,反而被朱祁鈺關在南宮,一關七載,直至“奪門之變”爆發,朱祁鎮在其舊部石亨等人的抗爭下被迎回,重登帝位。而在那漫長的七年中,也是錢氏一直陪其左右,由於是被關押,生活都要自給自足,錢氏為了朱祁鎮過得好點,便拖著孱弱的身子,做些女紅之類的活以貼家用。

    後來朱祁鎮復位,他不忘糟糠之妻,毅然決然的復立錢氏為後,他深知八年來錢氏為其所做的一切,感激之餘更多的是疼惜。因此無論錢氏變成什麼樣,依然是他心中最美的皇后,無可取代。

  • 6 # 歷史逸事

    自古皇帝妃嬪眾多,會讓我們產生錯覺,皇帝眼裡哪有什麼真情?有一個朝代皇帝倒是有幾位多情種,那就是明朝。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妃嬪眾多,但是他的馬皇后在他心中是獨一無二的,馬皇后去世後,他的後宮再也沒有立過皇后。朱棣對他的徐皇后也是有始有終。明憲宗獨寵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明孝宗更是奇葩,整個後宮就一個張皇后。

    還有一個皇帝,他的命運那簡直就像過山車一樣刺激。做過俘虜,回來後又被軟禁八年。他就是是明英宗,他與他的原配錢皇后的感情也是可歌可泣。

    他復位後,還是立原來的錢皇后為皇后,這讓為他育有皇子的周貴妃很是鬱悶,錢皇后眼瞎、腿瘸,關鍵還沒兒子,可居然還是被複立為皇后。

    可是如果我們知道錢皇后為明英宗的傾心付出,不計回報,就會知道明英宗和她有多麼深的感情。

    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生活,共同來感受一下古代皇帝與皇后之間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的感人事蹟吧。

    首先,錢氏是明英宗的祖母張太后千挑萬選的,自然女德沒得說,她嫁給英宗時年方16,比英宗大一歲,又是朱祁鎮的原配夫人。

    這段婚姻雖然是長輩之命,也就是包辦婚姻,然而這並沒有妨礙朱祁鎮對錢氏一見鍾情。結婚後,小兩口感情出乎意料地好。

    錢皇后非常賢惠,對孃家人很約束,贏得了英宗的敬重。而且她寬容大度,她深知子嗣對皇帝的重要,所以她從不干預英宗寵幸任何一位嬪妃。

    可是遺憾的是她一直沒有兒子,就是公主她都沒生一個。

    後來明英宗年少氣盛,受王震蠱惑,御駕親征,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竟然變成了俘虜。

    而皇弟朱祁鈺繼位,他哪裡有空去關心這位皇嫂。在後宮,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她的一條腿也因此受了重傷,再也無法治好,而當時她才23歲。

    一年後,英宗從蒙古返回,第一時間,代宗朱祁鈺便把他囚禁在冷清的南宮。錢皇后也跟著英宗去了南宮。就這樣,他們相互扶持,相互取暖,度過了漫長的8年囚禁歲月。

    在這八年裡,南宮內外始終被錦衣衛嚴密監視與包圍,文武百官不允許朝拜明英宗,任何人進去不允許看望他,任何必需品,由外界定期定時進入。

    被困在南宮中的朱祁鎮,整日飢寒交迫,愁悶焦躁,鬱鬱寡歡,度日如年,如果沒有錢皇后的陪伴,估計英宗是很難熬過這八年。

    “錢後日以針線出貿,以供御食”。

    她帶領南宮中的嬪妃宮娥趕製繡品,以此換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公元1457年,英宗重回帝位,當然要重新立後。他毫不猶豫的想到了和自己共度患難的錢氏。於是錢氏也再一次被立為皇后。

    這次,她卻遭遇了一些不幸。因為錢皇后始終沒有孩子,讓一直覬覦皇后位置的周貴妃找到了把柄。

    一方面錢皇后身體的殘疾很嚴重,難以“母儀天下”,最要命是她的生育能力完全喪失了,再也無法生孩子。

    錢後雖然腿瘸了,眼瞎了,但是在患難中英宗與她的感情比金堅。

    在古代的皇帝中,能夠這樣一直善待自己殘廢的妻子,真的是屈指可數。嚴格說好像還沒有,因為作為皇帝,作為皇后的替代品太多了。可偏偏英宗做到了。

    甚至為了她,英宗取消嬪妃殉葬的祖制。

    公元1464年,明英宗駕崩,臨終前他千叮嚀萬囑咐的對皇太子朱見深說:

    “誰也不準動也不準更改皇后的名位,只要錢皇后還在,你就應當一直盡孝心。”

    儘管如此,可是痴情的英宗仍然有些不放心,怕兒子會抵不住生母周氏的威壓,而屈服於他的生母,於是他又反覆叮囑顧命大臣李賢:

    “皇后千秋後,與朕同葬。”

    李賢也忍不住流著眼淚默默地退出英宗的寢功,把這句話也寫在了遺詔上。

    除此之外,英宗還留下了“罷宮妃殉葬”的遺言。

    據《稗事彙編》記載:明英宗臨崩時說:

    “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以自我止,後世勿復為。”

    明初以來一直實行的嬪妃殉葬制度也因此被廢除。

    為了保障錢皇后的安全,明英宗也確實是拼了。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明英宗也因此成就了他的一樁德政,成為他一生中最耀眼的光芒。

  • 7 # 文史並蒂

    首先,所謂的腿殘眼瞎皆是因朱祁鎮而起。朱祁鎮不顧群臣勸諫,執意聽從宦官王振蠱惑,在尚未準備妥當的情況下,匆匆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一敗塗地,京師精銳損失殆盡不說,自己也做了蒙古族的俘虜。在群臣商議改立朱祁鈺為帝時,只有錢氏在後宮之中發了瘋的籌措朱祁鎮的“贖金”,蒙古族收了贖金而不放人,錢氏作為一個後宮女子,每日掩面痛哭,最終眼睛和腿部留下疾患,也就是題主所說的“腿殘眼瞎”。

    朱祁鎮被幽禁南宮之時,又是錢氏不離不棄的陪伴,與他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甚至一度不得不做一些針線活換些錢財,幫朱祁鎮度日。可以說,錢氏與朱祁鎮是即共患過難,也共享過福,就算是放到普通人家,朱祁鎮也應該對錢氏不離不棄。

    其次,這正是朱祁鎮為人稱道的地方。朱祁鎮雖然算不得一個好皇帝,但應該算得上一個好人,不管是對誰他都能保持一個向善之心,就連負責看押他的蒙古士兵都曾被他感動,差點到倒戈於他。這樣一個對別人都能十分仁慈的人,又怎麼會拋棄自己的結髮妻子呢?

  • 8 # 三少yun

    所謂皇后,都是母儀天下的高貴形象。一個又瞎又跛又無法生育的女人,明英宗為什麼要立她為後?她到底有何魅力呢?

    我是三少,我來回答。

    在土木堡之變中,自己被俘瓦刺。堂堂大明帝國的皇帝,就這樣成了小小瓦刺的階下囚。

    心痛不僅僅來至瓦刺的恥辱,還來至自己的弟弟朱祁鈺!

    曾經很看重的手足情,在這場土木堡之變中,變得如此獰猙!

    好不容易從瓦刺回來,明英宗以為惡夢結束了,卻不知更大的惡夢在等他。

    歸來後的明英宗,被成為太上皇,被弟弟軟禁在了南宮。

    在南宮,明英宗見到了自己的結髮妻子錢氏。只是,自己曾經風姿綽約的、明眸善睞的妻子,而今卻是一個病體支離的、殘疾的女人!

    明英宗的心,在那一刻痛得幾乎要昏死過去!

    明英宗即位後,封弟弟朱祁鈺為郕王。按照祖制,藩王成年後必須離開京城去封地。明英宗捨不得弟弟離開自己,一直留朱祁鈺在皇宮和自己在一起。

    如果不是看重這份手足情,明英宗只怕早就打發朱祁鈺去封地了。

    錢氏出身靖難功臣世家,她的曾祖父錢整,是明成祖朱棣的老部下,一直對朱棣忠心耿耿。

    1442年的初夏,明英宗大婚。這一年,錢氏16歲,明英宗15歲。

    錢氏冊立為皇后的過程非常隆重,因為這是明朝有史以來,皇帝的第一次初婚儀式。

    錢氏頭戴九龍四鳳冠,身著真紅大袖禕衣紅羅長裙紅褙子紅霞帔,眼角眉梢都藏著笑意。在一片鑼鼓喧天的喜慶中,16歲的錢氏被迎入了紫禁城,成為少年皇帝明英宗的皇后。

    從此,15歲的皇帝有了愛情。

    當大明的大臣開始積極地用財物贖回明英宗時,錢氏立即將自己所有的私財都拿了出來,包括自己大婚時的陪嫁,只希望瓦刺首領也先能看在財寶的份上,放回自己的丈夫。

    可是,也先的胃口終究是太大了。錢財收到了,明英宗並沒有如期歸來。

    此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登基。

    錢氏又知道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都喪身於土木堡,而今丈夫深陷瓦刺,錢氏似乎陷入了絕境。

    絕境中的女人,除了哭,還是哭。

    女人的心是柔軟的,不到最後一刻,錢氏不會輕易放棄。既然自己沒有能力幫助丈夫,那就祈求上天吧!

    於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冷清的宮中總會響起一個女人哀泣。

    女人用最原始最無助的方式,用最虔誠的一顆心磕頭祈禱。渴望老天能看到自己的誠意,放丈夫一條生路。

    就這樣,錢氏日夜夜地祈禱,累了就席地而臥,不肯上床休息。

    終於,過度的辛勞,簡單的食物,冰冷的地面,漫漫寒冬摧毀了她纖弱的身體。

    最後,眼睛哭瞎了,腿殘了。

    眼睛瞎了又怎麼樣?腿殘又怎麼樣?

    如果這是上天要我付出的代價,我心甘情願眼瞎,心甘情願腿殘,只要我的丈夫能安全歸來!

    錢氏沒有讓這句諺語在自己的身上應驗,她選擇無條件地陪在丈夫的身邊。

    當朱祁鎮如釋負重地歸來,卻遭到了事業和親情的雙重打擊。

    在南宮,自己日夜思念的妻子早就等候已久。

    妻子的眼睛瞎了,面容粗燥了,腿跛了,唯有那份擁抱依舊熾熱有力。

    明英宗百感交集,抱著這個視自己若生命的女子,久久地久久地沒有鬆開!從此,朱祁鎮和錢氏在南宮開始了相依為命的日子。

    南宮的日子,非常艱難,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連日常的衣食都難以維持,朱祁鎮度日如年。

    錢氏一邊安撫著丈夫,一邊拖著病體和南宮裡宮蛾趕製手工,想辦法託人帶出去,換點日常的食物等東西。

    南宮的夜很長,有錢氏在一旁陪伴,再長的夜都會過去。

    終於,在妻子的陪伴下,漫長的7年過去了。

    明英宗再次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同時,他也再次冊立錢氏為皇后。

    此時的錢氏,早已經不再花容月貌,而是一個眼瞎腿殘、無法再為皇上開支散葉的女人。

    朝廷自然有反對之聲!

    可是,無論多大的反對聲,都抵不過明英宗心裡對錢氏的那份愛。

    1464年12月,37歲的明英宗油盡燈枯,他當眾口授了遺詔。最後,他緊緊地拉著顧命大臣李賢的手,反覆叮嚀:

    "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

    李賢流著淚,將這句話慎重地添在了遺詔冊上。

    錢皇后雖然最終沒有與明英宗合葬,他們的心卻是在一起的,永遠。

  • 9 # 笑談文史生

    錢氏,又稱孝莊睿皇后錢氏,生於1426年,死於1468年,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人,都指揮僉事錢貴之女,明英宗朱祁鎮的結髮妻子。錢氏於正統七年(1442年)被立為皇后,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朱祁鈺登基,被尊為太皇太后,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辟,錢氏重新被立為皇后。明英宗復位後,之所以要復立退殘眼瞎又無子嗣的錢氏為後,最主要的還在於她這個人的品德和為人折服了明英宗朱祁鎮。

    一、得勢時不恃寵若嬌,為人低調

    錢氏,父親錢貴多次隨明成祖、明宣宗北征,憑藉戰功升至都指揮僉事,是一個正三品的官。就是這個出身不太高的女人,在一次宮中選秀中,幸運的被張太皇太后選中,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準皇后。《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時後年十四,中選,迎入宮。”就這樣,錢氏成為了朱祁鎮的老婆,並於正統七年(1442年)被立為皇后。

    錢氏與朱祁鎮結合雖然是包辦婚姻,可兩人情投意合,朱祁鎮對這個老婆非常滿意。錢氏與其他後宮佳人相比較,雖然出身不高卻一躍當上了皇后,而且還深受皇帝寵愛,但她並沒有恃寵若嬌,為人非常低調。英宗因為錢氏家族官爵太過低微,打算效仿宣宗朝的例子給予家族爵位。但錢氏知道後,堅決反對,《明史》記載:“帝憫後族單微,欲侯之,後輒遜謝。故後家獨無封。”錢氏反對的理由是不願意家族因為自己而無功受祿,損害丈夫的"明君"聲譽。通過這件事,明英宗朱祁鎮更加敬重自己的這位老婆了。

    正是錢氏這種為人低調,又不恃寵若嬌的品行和個人魅力,一開始就讓朱祁鎮不得不愛。

    二、為救英宗傾其所用落殘疾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在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同年8月被俘。明英宗被俘後,明朝一開始是打算用錢把他贖回來。得知這個訊息後,錢氏立即將自己的所有私財都獻了出來,《明史》:“英宗北狩,傾中宮貲佐迎駕。”但怎奈瓦剌首領也先胃口太大,明朝就放棄了這一戰略,改立朱祁鈺為皇帝。得知這一訊息時,錢氏只能日夜禱告,期盼上蒼能拯救他的丈夫平安歸來,正是因此,她才哭瞎了一隻眼,跪壞了一條腿,《明史》:“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

    對於這麼一位有情有義,為了自己的丈夫傾盡所有的錢氏,朱祁鎮怎麼能辜負她,怎麼能不敬重她。

    三、無怨無悔與英宗被囚七年

    後來,在景泰帝和于謙等一幫大臣的奮力抵抗下,打敗了瓦剌,瓦剌首領也先看到無利可圖,就把朱祁鎮給放了回來。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朱祁鎮由漠北返回了北京,但隨後就被景泰帝朱祁鈺囚禁在南宮,並想方設法斷絕他和外界一切聯絡。當時的朱祁鎮是孤獨的,也是危險的,隨時都有被殺死的可能。即使這樣,錢氏也義無反顧地伴隨其左右,而且還親手做女工還錢,維持其生計,《萬曆野獲編 卷三》:“聞英宗為太上時,錢後至手作女紅賣,以供玉食。”在這種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錢氏對朱祁鎮不離不棄,這份感情無論什麼也換不來,這也更加奠定了錢氏在朱祁鎮心中無法取代、至高無上額地位。

    後來,石亨、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復辟成功後,就又重新立當時已經眼瞎、腿瘸且無子嗣的錢氏為皇后。當時,有許多大臣反對,據歷史記載,當時有個叫蔣冕的太監向朱祁鎮的娘孫太后進言道:"錢皇后既無子又殘廢,不合適當皇后,應該讓周皇貴妃升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朱祁鎮聽說後,立刻貶斥了蔣冕。

    錢氏,正是憑藉著自己賢淑的美德,無論是得勢還是失勢,都一如既往地對丈夫朱祁鎮不離不棄,用真心對待丈夫朱祁鎮,所以才贏得丈夫朱祁鎮的尊重,即使無子嗣、身有殘疾,依然動搖不了其在丈夫朱祁鎮心中的地位,選她當皇后受之無愧。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 10 # 碧琳侯趣談史

    唯二值得稱道的就是廢除了殉葬制度和與錢皇后的鶼鰈情深。但就這兩點也不是那麼經得起細究。廢除了殉葬制度,轉頭就把景泰帝的后妃全部殉葬,連曾經幫他說好話,還照顧過他兒子的汪皇后都不放過。若非大臣勸諫,汪皇后也要被逼著殉葬。

    可能由於之前的遭遇,錢皇后生育能力受損,一直無所出,英宗只得立他的庶長子朱見深為太子。太子生母周皇貴妃母以子貴,想更進一步,遂讓人向英宗生母孫太后進言:“錢皇后既無子又殘廢,不合適當皇后,應該讓周皇貴妃升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孫太后覺得有理,但英宗聞訊卻勃然大怒,貶斥了進言之人,廢后之事便被擱置。

    明英宗共有二十一個子女,九兒子十二女,其中九個孩子是在南宮出生的。沒錯,就是被幽囚在南宮的那段時間。景泰帝雖說把英宗軟禁起來,但對這個哥哥還是有些感情的,把英宗的那些后妃全都送到南宮陪他。被軟禁期間,明英宗跟妃嬪生了九個孩子。生得最多的就是萬宸妃,先後生下了第五女淳安公主、第七女廣德公主、第七子朱見浚;其次是高淑妃,生了第五子朱見澍、第十女隆慶公主;憲宗生母周貴妃也給英宗添了個兒子,即第六子朱見澤;楊安妃和魏德妃各自生了一個公主。此外,英宗第八女早夭,生母無考,可能是個宮女。

    還有一個事,明英宗他爹明宣宗朱瞻基有一個很大的汙點就是廢后。宣宗的原配妻子胡皇后被他以無所出為由廢后。胡氏無過被廢,不僅朝臣不滿,天下人聽後亦為之同情,宣宗後來也有些後悔。說起來錢皇后和胡皇后遭遇也有些相似,同樣是原配,同樣沒有孩子,但錢皇后還是幸運一點,沒有無過被廢。可能英宗吸取了他爹的教訓?誰知道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板栗的糖稀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