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有空軍,有空中優勢,為什麼仍然打敗仗?

23

空軍

回覆列表
  • 1 # 斯圖卡98

    國民黨失敗是全面的失敗,不是某一方面的失敗,也不是某一方面的優勢可以化解或者說可以挽救的。

    首先抗戰勝利,百廢待興,對於百姓來說,中國從北洋算起,打了20多年的仗,希望今後別打仗了,能安靜過日子。特別是中國那些文化人集團,更是如此,希望今後能像西方國家一樣進行改革,連毛澤東都冒死去了重慶談判。說明啥,全國上下都希望和平,希望中國能夠休養生息,就連美國當時也是希望國共能組建聯合政府的。常凱公貿然發動內戰,這就是違背民意,失去了道義,無論是武器優勢但都是不義之戰。

    其次,既然是不義之戰,必然會失去社會的支援。到了最後靠發金圓券這種搶劫模式支撐戰爭,這種經濟崩潰比軍事上的崩潰更為致命,當你存的錢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你就算之前再喜歡國民政府和蔣凱申,在那一刻只要不是傻子,都會走向反面。這是將社會集體推向對立面。。

    然後才是軍事上的。在紅軍時期,當時國民黨優勢更為明顯,雙方差距更大,一直滅不掉紅軍。到了內戰,更不可能。除了前2者原因,另一個就是軍事上指揮屢次失誤。同時國民黨軍隊內部也是腐敗、內訌爭權奪利。電影《南征北戰》對這些表現的淋漓盡致。描述瞭解放軍以運動戰和人民戰爭相結合的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電影裡有飛機轟炸,還有美製的M5坦克、M8裝甲車、105毫米榴彈炮,結果依然接連被解放軍的運動戰中給分割包圍消滅。用裡面的臺詞:天上有飛機掩護,地下還有陸軍護送,運輸大隊長蔣介石可真肯花本錢啊~

    最後,武器的先進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前提條件。如果武器優勢,那現在美軍就沒有理由多年陷入阿富汗、伊拉克作戰,而應該取得勝利。看待戰爭,有客觀、主觀,不是單純的唯武器論去預先設定。。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解放戰爭中,共產黨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勝國民黨的原因如下:

    一、共產黨通過土改,贏得了農民的擁護,而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最根本的問題。

    二、主席採用正確的軍事策略。

    日本一宣佈投降,主席和中央就十分重視東北,下令林彪、羅榮桓、黃克誠率十二萬軍隊及幹部下東北,東北我軍有了大發展,為我軍爭得了一塊戰略基地。

    三、主席慧眼獨具,不拘一格用人才。

    雙方決戰,各戰場戰役指揮人選尤為重要。東北,選定了林彪司令員,華野選中了粟裕副司令員,中野選中了劉伯承,西北野戰軍選中了彭德懷,而山西和閻老西PK,他選中了徐向前……這五位老總後來被譽為主席的五虎上將,每個都夠老蔣喝一壺!

    我軍儘量不打消耗仗,每打一仗,儘量利用繳獲的國軍裝備大大改善我軍裝備,同時加強對俘虜兵的改造,壯大我軍隊伍。以淮海戰役為例,戰前我中野十四萬人,戰後我中野就壯大到二十八萬,武器裝備也大大改善。

    五、周恩來、李克農領導的情報及策反工作卓有成效。

    六、我軍兄弟部隊真誠合作,而國軍內部矛盾重重,缺少有利配合。

    如淮海戰役中,華野、中野手腕相助,華野代司令員代政委電請中央戰役由陳毅、鄧小平統一指揮。陳老總兩頭插旗,這個華野大佬又兼任中野第一副司令員、中原局第二書記,在殲滅黃維兵團過程中,華野由陳土榘率三個縱隊支援中野,殲滅完黃維後,陳毅下令所有繳獲交中野改善裝備。

    三大戰役後,桂系軍閥、“副總統"李宗仁竟聯合桂系軍閥白崇禧把“總統"蔣介石逼得下野!

  • 3 # 使用者3127163901714

    因為它條條框框太多,軍長師長還得在“特派員”監督下打仗,心裡就窩火怎麼能打好仗!擱誰也不會發揮主觀能動性,聽上邊的,勝敗不擔責任,焉有不敗之理。

  • 4 # cnog程

    人心向背,將介石打著孫中山領導國民黨三民主義旗號,收買各地軍閥,和漢奸偽軍收剮民財各自以自己地盤為主,儲存自己實力心懷鬼胎盼著共產黨消滅對方好壯大自己實力根本就是不為百姓提高生活和生產力發展,將介石下野回到奉化老家看到家鄉生活百姓二十多年沒有半點提高反爾民不聊生深感愧疚,將介石領導國民黨就會內鬥怎樣能不敗之理,飛機大炮也挽救不了腐敗無能將家王朝!

  • 5 # 百曉生153140539

    中國共產黨有錢壯飛,郭汝瑰,熊向暉,韓練成,張克俠,高樹勳,這幾個人都是一人抵十萬兵,國民黨蔣介石不敗都不行,

  • 6 # 明道哲史

    1、當時擺在老百姓面前的是兩張票,一是選票,二是土地憑證,當時的情況,老百姓義無反顧的都選擇了土地。2、蔣介石有點教條化了,實事求是,三民主義並不適合當時的社會情況,老百姓理解不了。3,北伐的後遺症,軍閥還是傾向於各自為政。4,政治手段,宣傳,拉攏,心理戰等因素。

  • 7 # 老林8320

    知道國民黨有空軍,那麼聽說過他們聯合其他兵種的聯合作戰嗎?幾乎都是獨立兵種再打,再多的飛機、坦克、大炮有什麼作用?

  • 8 # xymzdsx

    抗美援朝戰爭美帝國主義空軍佔絕對優勢為何被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敗?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天時地利人和,戰爭的正義性,戰略戰術是否恰當,都是重要因素!。

  • 9 # 小說時雨晨秋作者

    腐敗。滿清也是如此。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接受大員滿地飛,所謂的搶佔勝利果實。將日本鬼子,偽滿傀儡政權遺留的財產據為己有。黃金、美鈔、美女、攬收懷中,導致軍紀渙散。在城市裡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那還有心思打仗?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為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戰!誰勝誰負就顯而易見的了!

  • 10 # 手機使用者清風寨

    電影《南征北戰》中國軍張軍長的參謀長有句臺詞:“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打敗仗,抗美援朝時期聯合國軍打敗仗,1962年印度打敗仗,珍寶島戰役蘇聯打敗仗,這些打敗仗的主兒哪個都不比我們的裝備差,國民黨解釋不了,印度解釋不了,美國蘇聯都解釋不了,現在我們的某些專家也解釋不了:完全違反了“落後就要捱打”的定理呀!毛主席領導人民軍隊打仗就是這麼神奇!其實也不神奇,他們敗就敗在選錯了對手,他們的對手是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軍隊!毛主席領導、人民的軍隊,兩大要素決定了所有敵人只有吃敗仗。

  • 11 # 歷史的重負

    國共談判破裂後,美國立刻就對國民黨停了軍援,國民黨整個軍事集團開始“吃老本”,尤其是空軍,一架軍用機能在天上飛,背後是強大的國家工業力量在支撐,僅一架普通的P40,就有大約10個地勤人員和機師在為它服務,當然還包括它作戰期限內可能高達幾千加侖的航空汽油,時刻替換的十幾臺航空發動機和大量儀表,上萬發大口徑機槍子彈,甚至包括上百顆航空炸彈和火箭彈,如果是一架雙發戰術轟炸機,上述規格再翻倍,如果是四發戰略轟炸機,那後勤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了……完全沒有航空工業的國民黨空軍,雖然賬面上看有幾百架飛機(日本投降後遠東第一),但必須要拆掉好幾架的配件來保障一架能上天,至少3:1,而且是炸彈扔一顆就少一顆的無法補充的狀態,因此,國民黨空軍基本上都是丟幾個炸彈掃射一下等簡單的戰術騷擾任務,完全達不到“空軍制勝論”的規格……這也導致中共軍隊始終認為“陸軍是老大哥”,空軍都是嚇唬人的,結果帶著這種思想去了北韓,吃了大虧,,美國空軍和國民黨空軍,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二回事……

  • 12 # 史海回眸閱古今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國民黨的獨裁專制與中中國人民要求民主和平的矛盾。儘管國民黨有美帝國主義支援,軍隊數量眾多,武器裝備較為先進,但是失敗早已註定。筆者不才,羅列了以下幾點原因:

    1、得民心者得天下

    2、眾心齊泰山移

    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幾乎全是無產階級,或是翻了身的農民的子女,軍心齊整,是正義之師。

    解放戰爭初期,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和國民黨軍隊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落後太多,但隨著戰爭的推進,雙方的差距在逐步縮小。

    日本鬼子投降後,解放軍接收了部分日軍裝備和蘇聯軍隊的裝備,雖然還是以小米加步槍為主,但是也有了各型大炮等重型武器,解放區內的兵工廠也能自行生產槍支彈藥,加上國民黨軍隊素有“運輸大隊長”之“美譽”,解放軍也繳獲甚多。

    反觀國民黨軍隊,武器幾乎是清一色的美國造、德國造,但是,卻沒有多少能力生產與之匹配的彈藥。

    不可否認,人民解放軍將星璀璨。

    八年抗日戰爭,八路軍和新四軍一直在與日本鬼子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戰鬥,上到統帥、高階指揮員,下到基層軍官,無不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實戰指揮能力日漸增強。

    國民黨軍隊雖處於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但除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外,其餘不是一觸即敗,就是不戰自敗。其指揮官雖大多畢業於黃埔軍校、保定軍官學校等知名軍事院校,但大都是紙上談兵型,一到真正的戰場上,卻幾乎全是酒囊飯袋之輩,張自忠、孫立人、陳明仁等知名戰將屈指可數。

    總之,一句話,解放戰爭,是中國共產黨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是一場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決戰,是正義的戰爭。

    邪不勝正,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 13 # 東斯坦因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幾件武器能改變的

    國民黨反動派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執政的過程中橫徵暴斂、倒行逆施,搞得天怒人怨,導致社會動盪、經濟崩潰、民眾不滿、人心盡失。而這並不是靠空軍的幾架飛機就能改變的了得。

    其實這樣的例子現在也有。例如:美國2001年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推翻了當時統治阿富汗大部分地區的塔利班。之後,美國扶植起了親美的阿富汗政府,並繼續對塔利班進行圍剿。結果近20年過去了,塔利班不但沒有被剿滅,反而越剿越多。

    要知道美軍的空中實力冠絕全球,那為何美軍不但沒有徹底收拾了塔利班,還使其死灰復燃了呢!

    原因就在於塔利班在其控制區域提供有效的社會管理,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形成了一套相對高效的行政體系。反觀美國建立的阿富汗政府,受制於財政不足(沒錢)。阿富汗政府沒辦法也沒能力改善治下老百姓的生活(美國不會花這錢的)。再加上阿富汗政府內部腐敗滋生和內鬥不休,使得阿富汗局勢一直持續動盪。兩相對比之下,阿富汗老百姓自然更支援塔利班(老百姓的要求其實不高,誰能帶領自己過上安穩日子,他們就支援誰)。

    阿富汗當地老百姓的支援,使塔利班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人力和物力的支援,擁有了與美國長期周旋的堅實基礎;而沒有阿富汗當地老百姓支援的美國,則是陷入泥潭難以自拔,最後甚至不得不捨下老臉與塔利班和談。

    比如,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情勢已經完全被反法西斯同盟掌控,日本已成強弩之末。同時,在美國幫助下中國重建了空軍, 具有8個大隊、900餘架飛機的規模,並實現了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和運輸機有機結合的配置,大大提升了戰鬥力。同時,美國陸軍第 14航空隊也來華參戰,戰機最多時達1000餘架。中國戰場的空中形勢有了根本變化,戰場制空權被中美空軍所掌握。

    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日軍於1944年發動的豫湘桂戰役(日本為打通到東南亞的交通線,於1944年對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進攻戰役)。國民黨軍一潰千里,損兵50-60餘萬,丟棄了40個師的武器裝備,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

    有美軍幫襯尚且如此,美軍撤走,國軍自己獨立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而空軍那都是有一定文化素養的,自視甚高。看不起文盲充斥的陸軍。自然也不會主動找陸軍搞什麼空地協同。

    而沒有空地協同,空軍對陸軍的支援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一個不好還會把航彈投到友軍的腦袋上(這樣的事例,在解放戰爭中並不少見)。

    技術人才儲備方面。舊中國,教育薄弱,文盲率高,無法培養出足夠的技術人才。

    而零部件方面,中國當時的工業基礎非常的薄弱,沒有能力生產維護保養飛機所需的零部件。因此國民黨空軍戰機日常維護保養用的零部件只能依靠進口。但進口是需要經費。而經費經過以四大家族為首的貪腐集團層層搜刮後也所剩無幾。

    戰機得不到好的保養,作戰能力自然是大幅縮水。

    如,1947年李仙洲所指揮國軍3個軍被包圍在山東萊蕪地區,急迫需要國軍空軍出擊助戰。可求助電報到了濟南空軍指揮所,苑金函竟然把電報揉成廢紙團扔進了紙簍。最後李仙洲戰敗。

  • 14 # 度度狼gg

    1948年11月末平津戰役打響,傅作義從北平派出轟炸機數架,飛往張家口上空給自己的王牌第35軍助戰。蔣系空軍在戰場上一頓操作猛如虎,精準地轟炸了第35軍第101師第二團的陣地,當場炸死營長白某以下數十人,軍長郭景雲衝著天上破口大罵:“飛機上也有八路了,這仗怎麼打”?

    確實,在解放戰爭爆發之初,我軍的空中力量基本(還有一點點,下文說)是零,而蔣系空軍擁有飛機900多架,其中作戰飛機443架,編為五個軍區八個大隊,分駐各戰區支援地面作戰。但是從戰爭結果來看,其空軍的作戰效能極其低下,幾乎對戰局沒起到什麼決定性影響。

    其根本原因在於,蔣系空軍根本不能視為一支“現代化空軍”,儘管它的戰機以美式為主,但不代表就形成了足夠戰鬥力,這與海軍和裝甲兵的情況差不許多。海軍艦隊擋住百萬雄師過大江了嗎?沒有,裝甲兵在淮海戰場上協助李延年兵團突破阻擊線了嗎?還是沒有,有雖有,聊勝於無,同時還有幾個嚴重的弱點:

    1,蔣系空軍的規模和實力仍然太小。

    在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和中原的廣袤戰場上,蔣系空軍的400來架作戰飛機一攤下去,每個戰區只有幾十架,再加上出勤率不高,經常是幾架最多十幾架支援地面戰鬥。這就導致在戰場上根本不能形成空中火力優勢,雖然也給我軍造成一定傷亡,但影響畢竟有限。

    其實在戰爭初期,比如三戰四平的戰役中,從瀋陽和長春出動的飛機,不停起降作戰,使東野兩個主攻縱隊在白天根本無法組織進攻,也就給第71軍爭取了喘息之機。這也是陳明仁能夠僥倖守住四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這隻能在初期的戰術行動中有點作用,到了淮海戰役期間,為了給包圍圈裡是杜聿明空投物資,不得不徵用了三個民用航空公司(包括陳納德的)的飛機,嚴重說明其空軍規模的有限性。

    2、蔣軍的技術和物資保障能力太差。

    空軍是個高技術軍種,也對工業實力、經濟實力要求甚高,蔣系空軍所需要的航空油料、飛機零件甚至空軍飛行服等物品,都不能自產而全賴進口。這就嚴重影響了空軍的出勤率,許多飛機經常因為缺乏油料和零件而趴窩,比如第八大隊擁有三個中隊的B—24轟炸機,卻因為故障和配件缺乏,出動次數很少。

    尤其是美國曾經自1946年7月29日起,宣佈停止向國民政府提供美援,英國也同時實施軍火禁運,拒絕了蔣軍購買槍炮子彈、艦炮、航空器材的一切請求,這進一步加重了蔣系空軍的困難。在庫存的燃油、配件和彈藥消耗差不多以後,自1948年初蔣系空軍的出動率和戰鬥力明顯下降。

    3、蔣系空軍的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

    抗戰八年,中國空軍在前期基本被打光了,有經驗有能力的飛行員損失殆盡,直到1943年以後才有所恢復,空軍是個形成戰鬥力較慢的軍種,俗話說“十年空軍,百年海軍”,所以匆忙訓練出來的飛行員,其戰鬥意志和技戰術水平都不高。比如第11大隊在接收P-47戰鬥機的行動中,整整一箇中隊因為迷航而損失掉,也是醉了。

    1947年10月25日,東北蔣軍的第4大隊四架P-51戰鬥機在向哈爾濱方向巡航時,發現了東北民主聯軍“東北航校”的一架日式九九式教練機(所以不是零),於是四架高效能的戰鬥機立即發起攻擊,對著一架沒有武裝的教練機追打,整整兩輪的俯衝和拉起攻擊和前後四次射擊,僅僅給這架教練機垂尾翼添了幾個彈洞,最後該機安全返航,你就說水平如何吧?

    4、蔣軍在作戰中的陸空協同不好。

    第35軍郭景雲部被誤炸並非個案,他的部隊不止一次被自己人轟炸,甚至記下了飛機編號905去告狀。而在邱清泉、李彌兵團解救黃百韜的徐東作戰中,第一天地面部隊全副武裝準備發起攻擊時,空軍姍姍來遲,第二天飛機來轟炸時,地面部隊卻決定休整,總而言之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

    由於空軍待遇好學歷高,大部分飛行員曾接受美軍訓練,所以牛叉的不行,再加上宋美齡、毛邦初等一直摻合空軍建設,所以蔣系空軍眼高於頂,對陸軍特瞧不起,在濟南就曾經大打出手,然後拒絕支援李仙洲作戰。軍種間的矛盾,以及陸軍文化水平的低下、通訊工具的缺乏,使地空聯絡、陸空協同都不咋地,作戰效能自然大打折扣。

    也就是說,蔣系空軍的所謂“空中優勢”其實很是微弱,無力改變戰爭程序。1950年,美國遠東空軍初期投入作戰的是1200架飛機,看起來數量比蔣系空軍多不到哪裡去,然而背後支撐的是巨大的綜合國力,戰機出勤率非常之高,並且經常以大機群活動,遮天蔽日對地攻擊,志願軍官兵才真正理解了什麼叫“空中優勢”。

  • 15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有空軍,有空中優勢,為什麼仍然打敗仗?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依然不知收斂,前線士兵只能吃窩頭啃鹹菜,高階官員卻點著蠟燭大吃大喝,大後方更是夜夜笙歌,唱歌跳舞玩女人。

    而且軍隊內部吃空餉嚴重,抗戰時期陳誠估計:吃軍糧者達720萬人,能有300萬可戰部隊就很不錯

    抗戰勝利後,大派系還留有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等,其他小派系如馬步芳、馬鴻逵、馮治安、劉汝明、劉文輝、鄧錫侯等更是不勝列舉,就連蔣介石所謂的中央軍也分嫡系和旁系,大的就有陳誠、胡宗南和湯恩伯,小團體則有孫立人、杜聿明、王耀武、李彌等等。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是對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真實寫照,李天霞、黃百韜坐視張靈甫和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全殲;邱清泉等坐視黃伯韜第七兵團覆沒於碾莊而不救。所以像很多電影電視劇裡演的“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絕對是再真實不過了。

    就這兩條,就算是飛機大炮也挽救不了腐敗無能將家王朝!

  • 16 # 清風拂94280701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結束。全國民眾,各方政治派別心向和平,也包過國民黨內部很多人、甚至美蘇都不希望中國再爆發內戰,但“雙十協定”筆跡未乾,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就悍然發動了內戰,首先違背民意、逆時代潮流、已經失去了民心。

    抗戰結束,國家經濟百廢待興,人民生活貧困潦倒,國民黨各路諸侯借接受之際假公濟私,中飽私囊,貪汙奢侈,致使經濟凋零,財政入不敷出,加上國民黨為了內戰瘋狂擴軍,可以說沒有美援國民黨就養活不了軍隊,也就打不起內戰,國民黨外交一切中心就是爭取美援,所以才會有宋美齡出訪美國乞求對國民黨當局的援助、蔣經國上海的“打虎行動”,歸根到底都是籌軍費。疊加國民黨幣制改革,金圓券兌法幣,大肆掠奪民間經濟,搜刮民脂民膏,一個王朝的矛盾最後都會集中體現在財政經濟上。

    其實國民黨的將領在抗戰中很多都是很能打的,也都有紮實的戰爭理論基礎,都有戰爭的豐富經歷,為什麼到了解放戰爭,面對共產黨解放軍他們怎會一觸即潰,一敗再敗呢?解放戰爭中我軍的情報工作非常出色,很多戰役國民黨軍的戰略意圖,兵力部署甚是兵員數量武器裝備,我軍都能瞭如指掌,隨時掌握,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雙方的軍事指揮中樞的差別,國民黨往往是作戰命令朝令夕改,多方指揮,又受多方掣肘,指揮官不能施展才能,根據戰場情況隨機應變,只能打呆仗。反觀解放軍,擁有大量的優秀軍事指揮員,戰役決心下達,充分賦予前線指揮員指揮權,指揮藝術高超,戰術靈活,每每能達到戰役預想,軍事制度和執行上國民黨已先輸一棋了。

    導致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有空軍、有空中優勢、還總是打敗仗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中國共產黨對我軍的堅強領導、統一戰線、發動群眾等等,這些都是我軍在力量弱小,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戰勝國民黨的致勝法寶。

  • 17 # 田蒿

    一個忘掉了“初心”的政黨焉能不敗!中國國民黨是“國父”孫中山先生一手締造出來的,舉著“三民主義“救中國的旗幟,廣大人民無不響應,一舉推翻了封建主義清王朝,中國國民黨也走到了歷史巔峰!“國父”孫先生版本的中國國民黨的“初心”是這樣的:英年早逝的孫先生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前夕簽下了《國事遺囑》,遺囑的內容主要是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繼續實施“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要允許不同政黨存在,要建立多黨競爭的政治制度。這就是中國國民黨的“初心”!但是繼任者蔣Quattroporte是怎麼做的呢?在孫先生屍骨未寒時於1927年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群眾!直接違背了國父版中國國民黨的“聯共”初心”,四一二事件導致國共兩黨基層組織損失殆盡,也導致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徹底失敗!更導致日本人趁虛而入,把中中國人民拖入到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抗戰勝利後,本來按國父版的“初心”是建立一個還政於民、一個多黨競爭的國家。但是蔣介石為了自己的獨裁統治,又一次撕毀了《重慶雙十協定》,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大舉進攻,再一次違背了國父版的建立一個多黨競爭政治體制的“初心”,又一次導致國共合作第二次失敗,也把剛從日本鐵蹄中走出來的中中國人民拖入到內戰之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導致了中國幾千萬軍人死亡,無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國民黨失敗退守臺灣後,更是導致中國到現在都處於分治狀態,可以說中國國民黨對祖國沒有完全統一負有全部責任!時間走到到現在,中國國民黨更是連自己是中中國人都不敢承認了,把“國父”的“三民主義”的民族更是拋到了九霄雲外!這樣忘卻了“初心”的政黨從幾百萬黨員萎縮成十幾萬黨員的小黨奇怪麼?連區區一個烏合之眾拼湊的臺獨小黨你都整不過,讓人打得落花流水,矇頭轉向!

    這樣一個沒有了“初心”的政黨怎麼可能在解放戰爭中打得贏民心所向的中國共產黨!

  • 18 # 青苔鼠qts

    一是共軍諜報人員太厲害,蔣介石的內部訊息國軍將領們還沒收到,已經放在了西柏坡毛澤東的桌子上了這個仗還打個屁呀。二是蘇聯的大力支援,這點在蘇聯解體後大量的解密檔案和蔣介石日記可以印證。那時候美中國人並不看好蔣介石,對於國共內戰,美中國人採取了旁觀的角色,不僅不幫蔣介石還對老蔣實行了武器禁運,搞的老蔣沒辦法不得已求助投降的日本軍人作為參謀。而中共這邊可不是傳說中的小米加步槍,他們獲得了蘇聯的大力支援,蘇聯紅軍在東北所有繳獲的日本軍需物資幾乎都給了中共軍隊,從武器彈藥到服裝輜重,甚至是軍事培訓,看看電影遼瀋戰役裡林彪四野的穿戴就知道了,他們進東北前可不是那麼風光。第三就是宣傳,老百姓真的希望共產黨勝,因為打土豪分田地,真能得實惠,過上地主一樣的生活,老百姓有盼頭,所以中共這邊一聲令下,支前的老百姓就往前衝,三大戰役沒有老百姓的後勤保障根本不可能打贏。四是國軍那邊真的是太腐敗,官兵不和,將帥不和,將與將之間也不和,都希望自己儲存實力,抗日後的厭戰情緒也影響了軍隊士氣。時也命也運也,中國很多時候就是命中該著。

  • 19 # 子夜羌笛

    從軍事上說,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中的空中優勢確實有,但遠遠未像許多人想象的那麼大。因舊中國的工業能力非常有限,國民黨政府下轄的工業企業並沒有研製、生產飛機的能力,甚至是維修許多時候也要依靠國外的力量。因此,國民黨空軍的飛機數量、尤其是轟炸機並不多。加之當時也不具備機載雷達、預警雷達、指揮控制中心等現代化的偵測、指揮系統,這些數量有限的轟炸機完全談不上有什麼全天候作戰能力。一旦到了夜晚或者遭遇雲雨等氣象條件,國民黨空軍就根本沒有能力向我軍發動空襲。

    既然全天候、地毯式密集轟炸無法實現,那精準打擊呢?不好意思,那個時候的空軍還遠沒有進入到精確制導時代,國民黨空軍轟炸機投放的只能是精度極低的鐵製炸彈,就連那種看上去虎虎生威,實際毀傷力有限的無制導火箭彈也是沒法發射的。

    另外,我軍經常採用的也是機動靈活的運動戰。部隊時而分散、時候集結,缺乏長航時能力、作戰半徑狹小的國民黨飛機更是沒有辦法長期滯空尋找、等待戰機出現。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軍指戰員英勇無前的作戰方式。一線戰場上我軍攻擊部隊經常是與國民黨防守部隊形成犬牙交錯相互纏繞在一起難以區分的狀態,這就致使國民黨空軍的飛行員投鼠忌器。在缺乏精確制導武器的年代面對這種情況,飛機貿然進行大量投彈有可能不僅不能有效殺傷對方,反而大概率會對前線的友軍造成大面積誤傷,這在抗戰中就曾出現過。

    前面分析了為什麼國民黨空軍在解放戰爭中無法為其陸軍提供大規模有效支援,現在來分析一下國民黨軍打敗仗的原因。總結一下,無非以下幾點:

    一,政治腐敗民心盡失

    國民黨四大家族極其裙帶官僚體系的腐敗可謂是人盡皆知。甚至在抗戰時期,由山姆大叔提供的寶貴抗戰物資都會被腐敗的官員拿到黑市上交易,搞得前期負責援華物資分配的史迪威將軍和蔣介石翻臉。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接收大員們更是頂著接收偽產的帽子四處侵吞民族資產階級和普通手工業者的財產。反觀我黨,不僅從上到下人人清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老百姓更是秋毫無犯且軍民情深。就連以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產階級構成的民主政黨也無不為我黨這股清流而交口稱讚。

    二,經濟上的極端失敗

    抗戰烽火剛剛熄滅,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就要急不可耐發動內戰,完全不顧及已遭受多年戰爭創傷的百姓死活。戰爭導致的通貨膨脹使得國統區大量商人和農民破產。更可惡的是,在戰爭失敗前夕,國民政府還大量發行金圓券以替代法幣並強迫老百姓用家中的金銀進行兌換。金圓券很快就因物價飛漲變成了廢紙,人民群眾那一點點壓箱底的財產也同時被搜刮乾淨。經濟如此,怎能支撐長期大規模戰爭?

    三,內部的分崩離析

    國民黨自其前身同盟會成立之初就是一個成分複雜、內鬥嚴重的鬆散政黨。孫中山先生在世時尚且無法有效整合國民黨,這才有了孫先生邀請我黨進行第一次國共合作。孫先生去世後,蔣介石通過內部鬥爭擠走了汪精衛、胡漢民、許崇智,又通過戰爭擊敗了吳佩孚、孫傳芳、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還通過金錢拉攏了不少地方實力派。這樣的國民革命本就是不徹底的革命,這樣的國民黨也只是一個魚龍混雜的烏合之眾。內部離心離德直接導致了戰場上各部隊長官相互拆臺掣肘。即便是黃埔系的中央軍,許多時候也得要蔣介石本人三令五聲才肯動一動。這樣一支號令不統一的軍隊焉能不敗?

    四,軍事戰略的僵化

    毛主席講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軍一直採取機動靈活的運動戰和國民黨軍兜圈子,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後者一直無法捕捉到我軍主力。一旦後者兵力分散或者存在分兵冒進的情況,我軍即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從而將其各個擊破。國民黨軍動輒喜歡佔領城市和交通要道,總兵力雖多各地兵力卻不強,其幾百萬部隊就是這樣被我軍零敲碎打逐漸全部打垮的。當然,個別國民黨軍將領未必也不會不知道運動戰的好處,但他們為什麼最終也學不來?原因就是國民黨政治上的失敗蔓延到了軍隊,當兵都是圖掙錢吃飯,絲毫沒有任何的精神信仰,部隊都得靠長官法西斯式的方式進行強行約束管理。這樣的部隊撒出去容易,需要集結時要想收回來就難了。

    當然,以上這些也僅僅是對國民黨本身的一些失敗原因分析。如果要分析我黨和我軍,那成功原因就太多了,簡單概括為一句話:每每與國民黨的短板相反且做得極好。這樣一個代表人民利益的黨,這樣一支代表人民利益的軍隊,歷史和人民終將選擇它。國民黨那樣一個代表資產階級少數人利益且自私自利的政黨,歷史和人民終將拋棄它。

  • 20 # 一點1

    如果硬碰硬,共軍無論如何都打不過國軍的,國軍佔天時和地利的優勢,林彪出關之初,共軍不受歡迎,因為百姓沒有得到共產黨的半點利益,八路軍進入東北老百姓都躲著,而國軍就夾道歡迎,此情此景全國都一樣,如果要戰勝國民黨,共產黨只有在“人和”方面做文章,才能扭轉乾坤。從1946年5月4日針對這種情況,開始把解放區的土地全部分給農民,從此困擾中國幾千年的農民土地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林彪在東北也隨之開展此項工作,效果十分明顯,為了保護自已家的土地,農民只有參軍拿起槍跟著共產黨死幹,拼著老命都要保護自己的土地不再被地主奪回去,最至命的是隻要在村裡有戶籍,不論你是國軍還是什麼身份,都能分到平等的土地,以此來瓦解在國軍中當兵的士兵。到1948年,軍力對比發生根本性轉變,人心向背的轉變,有了戰勝和同國民黨決戰的本錢,隨之進行了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勝利的背後,是數倍的支前民工支援取得的,所以,國軍武器裝備再先進,在人心面前只能是個渣,只有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才能擔當和完成此歷史重任,三年時間完成了解放戰爭,並隨後進行了抗美援朝的立國之戰,水到渠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樓的鄰居堅決不同意加裝電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