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之燭光

    在一些地方,如果是當地老師,且年紀大了,講方言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

    但作為高中語文老師,上課講話必須用普通話,除非為了課堂效果,需用方言,才可適當用方言。平常講話,特別是與學生交流或答疑,也應提倡用普通話,而非方言。

    理由如下:

    1、連幼兒園老師、小學及初中語文老師,甚至不管哪個階段的其他學科的老師,都在自覺用普通話授課、交流,作為高中語文老師,你好意思用方言上課嗎?!

    2、考教師資格證,首先必須要普通話考級達標,語文至少二甲,其他科適當放寬二乙。語文字身就包含語言的學習,語文教師無論是從教學需要,還是身份要求,都必須要講普通話。

    3、語文學科在聽、說、讀、寫上都要求用普通話,一在於規範,二在於準確,三在於交流無障礙,四在於能提升表達交流能力。普通話,不僅是語文素養的基本體現,也是語文能力提升的關鍵。它不僅是人們的交際工具,更是思維工具。我們的表達、交流、思考都是用普通話,從小就一直講普通話的孩子,一定表達能力強,無論是口頭交流,還是書面寫作,絕對比那些滿口方言詞彙的孩子有優勢。老師講普通話,其實就是引導學生認識並重視普通話對於表達交流的重要意義。師若不範,生將何為?

    4、退一萬步說,現在各校都有外來的學生,或者有些學生已聽不懂方言,那麼作為老師,必須要講普通話,不能讓這些學生來適應老師的方言。

    5、方言再美再便利,作為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必須要講普通話,而且要講好普通話,更要讓所有學生都講好、愛講普通話。

  • 2 # 高考升學規劃

    我收集了幾位網友的態度

    網友一:

    教師在課堂上應當講也提倡講普通話,省會城市的學校更應帶頭踐行。但,省會城市的任課老師也可能來自五湖四海,有些老師普通話說得有可能並不那麼標準,多少可能會夾雜一些家鄉話的口音。如果夾雜口音比重較低且不會對學生的認知產生困難,可以理解,但老師也應儘可能在課餘多練習,以進一步降低家鄉話出現的頻率。但如果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低於三級乙等,或者雖然達到基本要求但課上依然長時間、大量地說家鄉話的話,就應當"回爐"一下了。

    網友二:

    現在提倡講普通話,其實為了授課聽課方便老師學生講普通話是必須的。

    既然是老師而且是省會城市的老師一定是過了普通話考級的。上課不說普通話對學生肯定是有影響,沒有給學生一個必須要說普通話的要求和氛圍。但是平時上課說說家鄉話應該沒問題,現實情況也是不可能老師上課都說普通話的。公開課或是明確要求說普通話的課程,不說普通話肯定就不行了。

    網友三:

    現在的大學老師說普通話的都是比較年輕的老師,不說普通話的老師大多年紀比較大。聽初中班主任說過他們那時候上課的時候沒有普通話的觀念都是用家鄉話來上的課。可能變成了習慣,而且除了有些課好像也沒有明文規定要用普通話。

    無論怎麼說,這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講的話學生聽不懂,他還當什麼老師?沒資格。況且當老師是要去考普通話級別吧,很懷疑他普通話考試怎麼過的。可能這個老師很厲害,非常有才,可是他說的話學生聽不懂,有什麼用呢?

    網友四:

    “誤人子弟,誤人前途”,說家鄉話的老師如果不是教語文的那倒還好,如果是教語文那就是徹底把學生給害慘了!我就是以前語文老師說家鄉話上課,害得我現在都是h/f不分,前鼻音和後鼻音後不分,平舌和翹舌不分,n/l不分。現在怎麼都改不過來啦!把我想去做播音員的路也給毀了。電腦打字拼音打不出來,只能用五筆,手機打字也只能手寫,拼音還是打不出來。

    所以,強烈建議老師用標準普通話上課!

    網友五:

    到了英國,老師講英語。到了德國,老師講德語。當然你得努力聽懂,更重要的是傳授的重要知識。當然,在國內,普通話和地方話都是中國話,但普通話大家都聽得懂,還是儘量講普通話好點。省會也好,其他城市也好,大多數應該是本地生,所以外鄉人聽講本地話的老師的課,有時會更認真。

    不要太計較,但老師講課好不好是第一位。

    網友六:

    如今這種現象很普遍特別是大學教師來自五湖四海就算的是普通話也都帶口音,明顯這個現象是非常不好的,最大的影響就是學生的聽課質量,比方你英語程度普通,外教的中文又超爛你能聽懂他說什麼嗎?方言也是同一道理呀!

    其次不易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我大學時有個教師總是把"內",讀成"ne",還有很重的鼻音,同窗私邸下都訕笑他,在同學中很容易成為沒文化的典型!

  • 3 # 散裝語文

    個人認為衡量一個老師的硬指標應該是他的學識水平、文化修養以及道德品質。

    如果一個老師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腹經綸、思想深邃而前衛,上起課來妙語連珠、風趣幽默、通俗易懂,重難點講解深入淺出,那麼上他的課絕對是一種享受,是精神的洗禮,是靈魂的啟迪,是如坐春風,是醍醐灌頂,人生得師如此,夫復何求!方言也罷,普通話也罷,又打什麼緊?

    梁啟超先生廣東方言,王國維大師海寧口音,都不影響他們眼神裡閃爍智慧的光芒,不影響他們思想的魅力!

    不知道你的這位老師身上有沒有這些光芒,如果有,一俊遮百醜;如果沒有,我相信他必有其他過人之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最後,莫忘了我們的初心,我們寒窗苦讀追求的是知識學問,而不是挑剔某位老師的短板。謙虛審慎地對待學問,我們的著眼點和注意力還是要集中在我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上,關注課本知識內在聯絡,構成體系,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加油!

  • 4 # 初中數學簡單學

    高中了,學生的普通話不用老師教了,老師說什麼方言,學生能聽懂就好。對於一個語文老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養與學識,要靠個人魅力去薰陶學生

  • 5 # 養殖人阿龍

    高中老師講方言那是有針對性的,比方說所有的高中生都來自於本地啊,他講本地的方言讓學生更有親切感。更好的瞭解。當然,如果絕大部分學生是是外地的,聽不懂本地的發言,那就另外是一件事啊,那就需要這個老師改變說話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讀什麼樣的書有益,讀什麼樣的書無益呢(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