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金淡淡說

    說的很有道理。當讀到高中時,語文的學習,重點在於思想和感情,這方面重點在閱讀中自己去品味和感悟,所以一定要加大閱讀量,並在閱讀中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用心。語文修養提高了,語感自然就有了,其它有關知識這就迎刃而解了。把別人的文章中的那點事弄明白了,自己自然就會寫了。要用心,要堅持,不要依賴老師,這不是理科的課程,它有自己的特點。不要糾結,那沒用,也不能用突擊的辦法。好了,不是三兩句話的事。

  • 2 # 風雨梧桐葉

    我是95屆文科畢業,打小喜歡語文,喜歡閱讀,知識在於點滴積累,高三時候老師多講少講真無所謂了,我就是這樣的,高三時間都用別的科目上了。我記得我高三語文老師知識淵博,中午喝酒下午講古詩詞,激動處唱起了京戲。想念當年老師的語文課,天南海北的吹!祝願老師們安好!

  • 3 # 過路一笑

    語文成績好一大部分是“天賦”,而這個天賦又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兒時養成“聽、讀、寫”習慣,久而久之覺得語文入手很容易。另外,作文寫得好的通常習慣“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有點喜歡“看熱鬧”。為什麼有的作家筆下文章讀著親切,就是因為文中的故事發生在身邊。

    當然,不否認有的高中老師確實有二把刷子,他們在一些題目方面有技巧、方法。最終做題中慢慢領悟,堅持每天二十分鐘做語文,週末多花點時間,選擇有代表性的。多準備些古詩句,寫作文用得上。

    不要小看語文分數,均衡各科分數才是法寶。總之,學習是一個漸進過程,不熬夜、不突擊,每天做些運動。

  • 4 # 金帛赤赤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使其他各科學起來不費力。現在國家也逐步加強對語文的重視程度,提倡小學生拓展課外知識閱讀量。所以,我認為語文是一個積累與儲備的學科,需要從小就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現階段處在高中,卻感覺語文老師講與不講沒有差別,那麼大概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總之,如果對高中的語文學習感到迷茫,就先看看是否有以上因素的影響。如果是自身的原因導致,就努力找到問題所在;如果是教師的因素導致,就適當的跟老師溝通;如果是大環境的集體厭學,就需要儘快調整自己的心態。高中語文是每名高中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儘量把學習語文當成一種生活樂趣。

  • 5 # 飄逸仙人544

    現在讀書老師教書水平怎樣不知道,2000年時上初中,談談個人感受,語文老師還有一點責任心,還有一點教學水評,另外班主任也不錯,但像其他生物歷史政治地理物等,這些老師,不是貶低他們,今天回想起來,就是狗屁不如,假如叫任何一個會認字的小學生都不比他們差,全是照本宣書,按課本讀一片就完了,沒有一個講解,也沒一個重點,那時像這些課本,老師叫勾重點來背誦記住,結果什麼情況,幾乎是全本書都要去背諞記住,一本書就那麼厚怎麼背諞記住,當時我按也有幾千人,每個年級5一6個班,還是中心小學,也許是農村學校的原因,教師水平太差,也難怪那幾年全校考上重點學校的沒幾人,現想想讀書都頭疼,像一個課如歷史全書就幾乎全部要背誦記下來,那麼多本,怎麼記,沒一個輕重點,不知現在的學校怎樣,如是那樣,真苦了學生,也學不到東西

  • 6 # 相逢19175

    都天天在高喊“教是為了不教”,小學六年,初中三年,九年過去了,等上了高中,語文課還是老一套——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茫然奄奄地聽。毫無趣味,沒有成就,就好比孩子學走路,小學初中老師連攙扶帶講解數年,高中老師又攙扶講解三年,學生處處被動地被填鴨,被灌輸,早已經厭煩,語文課,還有多大的意義呢?

  • 7 #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只要學生掌握了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老師的講解就沒有多少必要。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語文老師的作用就是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激發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然後就可以放開對學生的約束,讓他們有計劃地自學。

  • 8 # 東門燒烤教育

    我覺得高中語文課對教師的要求特別高,這個階段的語文不能侷限在教材範圍,作為教師真的不僅需要廣度,還要深度,上一節深受學生喜愛的語文課容易,上三年好課太難。當然,僅就考試而言,語文專題是必須聽講的。母語學習到一定程度,每個人對相同的語言現象都有自己的理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己的語文學習知識體系,伴隨產生的是自己的傲慢和偏見。比對一下美中國人對疫情的態度就知道美中國人多麼需要一批高中漢語語文教師啊!

    尊重語文,尊重語文老師,因為他們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與智慧。

  • 9 # 凌梨

    特奇怪,我兒子初中語文比較差,上了高中突然變好了一點,初中只能150只能考101,高中居然可以考110多了,尤其是文言文閱讀居然可以不丟分[大笑],我的結論是利用一切碎小的時間看課外書,尤其是上廁所的時候,他喜歡看古詩詞和文言文,有才吧

  • 10 # 梨一郎

    我高中語文也不聽講,主要是看書,我在圖書館的借書證每年換一個,借書記錄滿了寫不下,歷史文學科幻,閱讀量相當大,每次語文考試都不低於120分,這是在不聽講甚至不上課的情況下考出來的。語文書我照著資料自己很快就學完,我對文章有自己的見解,考試時只需要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按他的想法做就行了。基本是作文丟10分左右,錯別字漢語拼音基本答不對,文言文詩詞、給句話問你什麼意思這種題,基本不丟分。寫作文想個中心思想,很快腦子裡就有很多話要說,得攔住、理一遍,不然不打草稿可以亂吹一通(現在也是這樣,話匣子);三年級我就找來中文系的教材自己讀了,現在還在箱子裡,那種扉頁是毛主席語錄要我們防備原子彈的書(現代文學,西方文學)。現在語文課文改了,題目我也沒關注,不知道和我們那時候區別大不大,希望對你有幫助。

  • 11 # 晨讀晚記

    高中語文老師講和不講沒什麼差別?那是老師不行!

    語文老師那是要求最高的老師了。因為語文不僅是認字拼音,讀讀課文,語文課的內容多了去了。文學,人文,歷史,哲學,科學全有。好的語文老師三觀要正,要能旁徵博引,博古通今,要有自己的見解,還要風趣幽默。

    有個好老師,語文課絕對不一樣。你換個老師吧。

  • 12 # 圭江岐黃客

    現在感覺語文教學與我們九十年代不同了,我們那時考試很簡單,都是書本上的基本知識,記住就能考高分 。滿分一百分,我從來沒有考過少於九十分的。前段時間看了兒子語文老師發的初三語文試卷,感覺難度很大,都是閱讀分析題,而且不是課文上的文章。沒有一定水平真的答不出來。我這個曾經的語文尖子生,看了題也被難住了。

  • 13 # 牛牛達

    想到了自己的高中有語文老師,那時候在學習緊張的時候,最愛上的就是語文課了。老師講到文言文引經據典,史記,戰國策歷史故事信手拈來,每一堂課課堂氛圍都很好,到下課了才覺得一堂課結束了。

  • 14 # 單繼光528

    全國那麼多語文老師,沒有一個老師,能夠解讀一個甲骨文。真是悲哀!為何?灌輸式教學是教師偷懶的最好方式。也是冠冕堂皇的方式。

  • 15 # 嶽慶則

    道士修道,和尚參禪,你我生活!

    道士有羽化登仙,

    和尚有立地成佛,

    你我有茅塞頓開!

  • 16 # 使用者6310604055394

    語文老師大多是不會理科被迫讀文科的。極少因為興趣而讀文科的。一句話。水平差。上與不上沒區別。我要是給中小學語文教師上節語文課。管教他們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 17 # 萊陽西

    你的觀點值得商榷。首先,現在的老師應當是在這一科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老師講什麼應當有要求的;當然,也不否認你可能在語文方面有深厚的基礎,就讓高考來檢驗吧!

  • 18 # 浪人153110177

    不一樣。這看老師有沒有水平和敬業精神?好老師,重在方法,重在點拔,重在精神上的鼓勵!而其餘者,碌碌無為而已,有與沒有一個樣!

  • 19 # 使用者張越陽

    教材是個例子,裡邊藏著鑰匙,老師講就是要把鑰匙繳給學生.。基礎知識,作題的技能技巧.等。從教材課本里,拿上鑰.匙開考試這把鎖.。不要謎蒙,老師好好地講.,學生認真聽……

  • 20 # shenghuohao

    你完全不聽老師講,一到語文課你就到其它地方學其它課,試試考試效果。如果高中三年,你不上語文課,你差的不是成績,思想靈魂都會有偏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有哪些便宜好用的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