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禪心理

    我來回答:為何孔子治魯時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後卻被迫周遊列國不被重用?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孔子明王道,幹七十餘君莫能用”。“幹”,在古文中是“拜訪”的意思,翻成白話文就是說:“孔子為了實現自己推行仁政的思想,見了七十多個大小國君,但是沒有一個能任用他的”。為什麼呢?

    首先,孔子之所以不被列國所重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孔子的政治主張與各諸侯的政治願望是背道而馳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名存實亡,周初制訂的禮樂制度破壞殆盡,各諸侯國相互征戰,天下已經是弱肉強食的局面。這時孔子提出要恢復周禮、實行仁政德治、不以戰勝的政治主張,顯然是不符合諸候在危機存亡之時的選項。

    當時的社會已經從奴隸社會發展到向封建社會發展。秦國魏國等國家紛紛大搞改革,實行廢井田制,獎勵軍功等新的社會制度,而孔子所要維護的是以周王朝為代表的奴隸主社會制度。顯然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得不到各個新興國家新興勢力的支援。

    第三孔子的儒家學說是一個教化的學說,是仁義道德培養情操的學說,而在戰亂之時很難發揮作用,並不是實用。在戰爭頻發,你爭我奪的戰亂年代,儒家的道德治國不用能使諸候迅速的實現富國強兵的理想,儒家在治國上不如法家的以法治國策略顯得立竿見影,在戰爭上也不如兵家的取勝之道而能拒敵於國門之外,戰勝於四方之地。

    總而言之,孔子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嚴重脫離了當時的實際,在春秋時期,求強圖存被擺上首位,封建社會經濟方興未艾。孔子要恢復的以奴隸制為主要特徵的周王朝就是在開歷史的倒車,自然是不會得諸侯的重用了。

  • 2 # 遁世迷糊人

    大的歷史背景是“禮壞樂崩”!

    禮壞樂崩的實質是舊貴族與實權派的權力更迭。王侯將相世襲罔替,若是不出意外位置的數量是不會改變;但是因功著官進爵者不計其數。原本一塊蛋糕,是按照預定的比例分配,而後來了一群能力強的,他們因為能力卓著獲得了分蛋糕的權力。

    老的貴族希望按著一成不變的比例過計劃經濟,新的實權派希望多勞多得玩市場經濟。在總體資源過剩的時候,兩者可以兼顧,多餘的資源用於滿足希望玩市場經濟的那群新興貴族(權臣)的需求。但是一旦產能飽和,沒有多餘的資源滿足渴望“多勞多得者”的慾望,則矛盾就會激化。

    孔子的復禮滿足了舊貴族的需求,但同時會激起當權青壯派的反感!在禮壞樂崩的時代,是青壯的激進派大於穩健的保守派的一個整體時局,大部分新貴族(權臣)渴望通過努力帶來更大的利益。於是,就算孔子的主張符合社會安定的需求,但實質上卻觸犯了大部分新貴族(權臣)的利益,被驅逐也並不意外。

    禮壞樂崩現象的出現,實質反映的是國家的實際生產力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總量。總體上就是供不應求、產不符需!於是強勢的人就希望通過強佔、掠奪弱者來滿足需求。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禮壞樂崩”,重新制定“蛋糕分配規則”或者“規則初始化”的置禮和復禮,其實只是通過抑制實權派的慾望來維繫相對平衡,這有個前提,就是需要國家的強制力可以鎮壓反對者,一旦強制力被打破就又會爆發,解決的根本在於推動生產力發展,使供需關係匹配,則矛盾自解。

  • 3 # 拾文者

    這隻能說孔子生不逢時罷了,孔子是什麼時期的人?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也就是東周末期,這個時候已經禮崩樂壞,天下各諸侯國勢力蠢蠢欲動,急需要一種思想和主張為自己的稱霸正名。

    一、克己復禮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復什麼禮?當然是恢復周禮,而那個時候的周朝,天子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各諸侯國勢力崛起,孔子提出這種思想主張自然得不到各諸侯國君主的重用。

    孔子的思想雖然對治國有很大的幫助,他的治國經歷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他的主張不僅不符合各國君主爭霸的需要,而且孔子還反對各諸侯國不聽從周天子安排的行為,所以他周遊列國最終不被重視,是很正常的。

    其中法家最受國君歡迎,為什麼呢?因為法家提倡富國強兵,主張變法革新,要求加強君權,提倡以“法治”代替“禮治”,積極發展封建經濟,鼓勵“耕戰”,力求做到“富國強兵”,以達到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目的。

    你看法家思想主張多麼符合當時統治者的利益要求,因此在那個時期,法家思想盛極一時。

    綜上所述,孔子得不到重視,是由於以上兩個原因,只能說孔子生不逢時,如果孔子生活在一個世道太平的年代,那麼他很有可能被統治者重用。

  • 4 # 把自己養好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競爭激烈,他們相互聯絡,也相互制衡,都想把自己發展強大以稱霸諸侯。這種制衡包括人才任用。

    各諸侯國都知道孔子的能力,孔子若能得其位,就沒別人什麼事了。所以孔子的才能讓人害怕。

    孔子的這一政績讓魯國的鄰國齊國害怕起來,就想方設法破壞孔子與魯國的契合關係。齊國本打算,如果破壞不了,就送魯國土地,在魯國強大之前提前討好魯國。

    齊國用一招,就排除了魯國的後患,之後的魯國,再也沒有強大。

    季桓子快死的時候長嘆:“從前這個國家幾乎要興旺起來,因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沒能興旺。”等季桓子後悔的時候,早已時過境遷。

    其二怕:同行者的害怕。

    齊景公曾向孔子問政,就是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答,景公又問政時,孔子又告訴景公,管理國家要節約開支,杜絕浪費。景公聽了很高興,打算封孔子田地。

    當時景公身邊有上大夫晏嬰。

    晏嬰卻不想孔子留在齊國,更不想孔子留在齊景公身邊影響齊景公,於是把孔子的治國理論大加貶斥,說孔子這類儒者到處乞求官祿,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想推行他們的終其一生都難學會的繁文縟節,為了葬禮能隆重舉行,不惜傾家蕩產。

    齊景公相信了晏嬰,就沒有任用孔子。

    而晏嬰所說儒者不惜傾家蕩產舉行葬禮,實際是他自己杜撰。《論語》有魯中國人林放問禮孔子,孔子回答說:“喪,與其易也,甯戚。”意思是說,對於喪禮來說,與其儀式上週全完備,寧可內心沉痛悲傷。

    孔子所在乎的,是生命逝去的沉痛,是真情實感的付出。這種真情和晏嬰說的喪葬形式的隆重恰好相反,可見晏嬰對孔子的排擠之心。

    其三怕:反叛者的怕。

    孔子在陳國時遇晉楚爭霸,輪番攻打陳國,於是孔子離開陳國準備到衛國去,經過蒲地時,正遇蒲地公叔氏叛衛。

    公叔氏害怕孔子到衛國去幫助衛國國君來消滅自己,就把孔子截住,讓孔子承諾不去衛國,還強迫孔子訂了不去衛國的盟約,然後才放了孔子一行。

    但孔子對這個被迫訂下的盟約並沒有遵守,還是繞道去了衛國,很可惜,衛國國君並沒有聽從孔子的建議,去討伐那幾個帶頭叛亂的人。

    衛靈公很敬重孔子,聽說孔子來了,到城外迎接,可衛靈公年紀已大,心也已老,根本無心政務,當然也沒有用孔子。

    孔子的能力,不能用他者害怕,用他者也害怕。

    孔子居住蔡國時,那時吳國攻打陳國,楚國卻要救陳國。楚國聽說孔子留在陳蔡邊境,就想聘請孔子。

    陳蔡兩國聽說就慌了:楚國本就是個大國,再有孔子這麼賢能的人輔佐,陳蔡兩國被滅的日子就不遠了。於是他們派一些犯人把孔子一行人圍在野外,不讓孔子去楚國。

    子西一翻危言聳聽的言論,使楚昭王最終害怕沒能任用孔子。

    子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同情下層勞動人民,也遵從君王至上的權利。他想用他的禮儀孝悌之仁,讓統治者與下層百姓建立成時代大融合,實現他所想要的和諧社會。但在君主都想霸權的春秋時代,上下矛盾根本無法調和,那些掌權者也根本不願調合。

    所以商鞅在和秦孝公談了帝道、王道、霸道之後,秦孝公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霸道。這樣的統治者當然也更不會同意孔子的仁道了。

    孔子的弟子顏回對孔子的不被任用做了很好的總結。

    他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雖然這樣,老師還要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天下接受有什麼關係呢?不被接受,才顯出君子的本色!......不被任用,是當權者的恥辱。”

    孔子的思想因為博大而超越了那個時代,所以被當世排斥,無國能用,無人敢用。但他的思想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中國建立了無人替代的禮儀孝悌的思想體系,綿延至今,並繼續影響未來。

  • 5 # 風雨微言

    在久遠的歷史上,前人有過高度的文化與文明,社會講求道德風尚和禪讓……

    這些風尚,由《風》《雅》《頌》……《詩》《書》《禮》《易》《春秋》……記錄了下來了。

    到了戰國,社會陷入紛爭,世風日下……

    針對社會的這一走向,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對關心和參與國家事務的人,提岀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要求,其後,遂成了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的行為準則。

    孔子的目標是,讓社會回覆到文明與禮制秩序,提倡仁、義、禮、智、信……以統治者對民眾施仁政為先導,引領社會各階層的義、禮、智、信的風尚……

    列國君主們明白:孔子的追求是美好的;但是,當要求從自己做起,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列國君主無一例外地對孔子敬而遠之。

    孔子理想未能實現。

    社會不但未能回覆禮制,到了秦代,就整個顛覆過來了!

    而孔子的思維及其理想,二千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

  • 6 # 日和月10

    先說孔子在魯國的執政經歷:51歲在魯國擔任“中都宰”,相當於一個縣的縣長。52歲擔任“小司空”,相當於建設部副部長。一年後又擔任“大司寇,相當於法院院長或司法部長。到54歲時辭職周遊列國,68歲回到魯國。

    從孔子在魯國任職的最高職位是“大司寇”(據說還相當於兼行使相權)看,不居(全域性性)主政地位。至於說“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只能存疑,當然(我)希望這是實事,有助提高於我們對至聖先師的尊崇。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周朝晚期(春秋戰國時代),是舊秩序逐步被打破而新秩序尚未確立的階段——禮崩樂壞,必然會出現是守舊派和改新派,也包括“中”派,即“左中右”。從自己瞭解的事實,孔子是守舊派,他提倡“克己復禮”,即恢復周禮。而革新派提出的是法制,要求對舊制度不合理性進行改良——而不是否定。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諸侯國經濟實力增強和人口數量增加,以及由舊秩序導致的利益分配差距拉大——周王室與諸侯間的,諸侯國內部不同等級之間經濟分配差距拉大,貴族與貧民收入差距拉大。當然起主導作用的是諸侯。

    孔子在擔任大司寇期間誅殺了少正卯,是從魯國(諸侯)角度對破壞舊秩序者的一次反擊,是主流(舊秩序)意識形態的一次確認,如果這件事是確實發生過的,那麼對魯國國君來說是有利的,觸動的是季桓氏的野心,意味著擋了季桓氏集團的路(謀求取代魯國國君,起碼是謀求更大的利益),必然會遭到排擠,這也就是他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的原因。

    按現在的說法是意識形態的鬥爭,根底是經濟和權利的鬥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像現在西方國家推行他們的所謂普世價值,說他們的一切都是好的,有點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意思是一樣的。

  • 7 # 小胖兒多多

    “夜不閉戶”這個詞最早出自孔子的《禮記 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孔子眼裡,夜不閉戶就是理想社會的一個體現。首先,大家的道德水平都高到了極點,大夥兒都安居樂業,社會也非常的繁榮,大夥兒沒有必要去偷竊,所以最後連大門都不用關了。

    孔子在魯定公九年才被任命為中都宰,當時他已經51歲了。然後升職如同坐上了火箭,定公十年內升小司空、大司寇,已經攝魯國朝政,軍事上他逼迫齊國歸還被掠奪之龜陰等地,內政上令行禁止,士風大振,第二年他就升為魯司寇,魯國隨之大治。如同王安石變法一樣,過於急功近利,得罪了實權派貴族,遠離故土周遊列國。

    然而,孔子在列國周遊了一十四年,始終找不到一個支援他的君主。這是因為,孔子的理想雖美好,卻不合時宜。

    當時社會秩序混亂,禮崩樂壞,列國不奉周天子號令,互相征伐兼併,弒君亡國之事時有發生。列國都希望通過變革變得強盛,繼而以武力征伐他國,成為春秋霸主……孔子卻是一心推行仁政,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然秩序,理念固然是極好,卻與列國的需求背道而馳。

    孔子不受重用,也就是必然的了。當孔子以六十八歲的高齡,一事無成地返回魯國故土,不由感慨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思是說,他以名動天下的聖人身份,周遊列國十數載,碌碌無為。由此可見,要踐行理想,有無盛名,他人是否瞭解自己,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知人之明,否則就如他一般,窮其一生都找不到託付理想的君主。

  • 8 # 廣德博愛

    因為儒家思想是教育做人做事,一個人首先要修身齊家。很少論及國君治國之方法策略。儒家思想對人有一定的禁固,當然也包括了帝王。戰國紛爭的區面已不是區限與本土。都想侵吞他國強大自已。這種禁固思想已不實用當時的社會變動的需要。所以魯國會丟掉孔孑另找他人。本身當官才能治國。當官與做人是兩碼事,老實只能是做人的準則,但當官治國只憑老實是很難行通的。

  • 9 # 月亮林地的鵪鶉

    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追根溯源講道德。本身沒有錯,也找到了要害。

    但是人人都忙著保命,要不就害命。哪有功夫思考?只有穩定下來,才發現,他的東西好使,有道理!

  • 10 # 十二十頁

    孔子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修正了法律,調整了社會,調整了人民。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輔助社會的各個方面。他說,能夠愉快地接受一個人的教義,那麼這個人就是孔子。幸福源於內心,能力源於幸福,因此這種能力是很強大的。

    一切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能夠有所得,就是極其珍貴的,人是渺小的,而世界是浩瀚永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多老年人備受關注,他們的老年生活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