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狼嘯月圓

    那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達到了一定富有程度的一種自然現象。當然了,在與外界相對封閉和隔離的區域性範圍內,都能凸顯的大一些。例如過去大邱莊,華西村。就是這樣的典範。

  • 2 # 蘭池3

    當年毛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後,社會風氣非常好,學雷鋒做好事,遍佈全社會。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就是真實寫照。

  • 3 # 讓一次又何妨

    這個覺得主要是指教育和社會治理達到了高水平,國民對國家整個體系有普遍的認同感和安穩感,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深入人心並遵守。自覺和敬畏兩方面同時發揮作用。

    再者社會物資相對豐富,人民衣食無憂。在制約額外訴求的情況下,正常訴求普遍可以得到滿足。

    還有一點就是社會公平和獎懲分明,對違法者懲治力度大。

    可能還有很多因素,這不是一個幾句話就能說透徹的問題。

  • 4 # LLF888

    一是精神財富都達到相應的時代,如共產主義。二是"法規"如拾到東西不交,罰一千倍,處一年以上刑期,不經主人允許入戶者處罰更重,這樣也能做到不閉戶、不拾遺。

  • 5 # 雲慧50

    我們就是如此,那個年代雖然不富裕,累點,但人們都是幸福的,活著沒壓力,和諧,祥和,如有失火的,幾個村的人都去幫忙救火,尊老愛幼,相互幫助

  • 6 # baba159057331

    財富和人心都得到滿足的富足社會,才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兩者缺一不可,如果社會貧窮無論如何也不敢夜不閉戶,如果人心叵測,決不能有路不拾遺。

  • 7 # 飯後靜思

    有人說都富裕了就不會發生偷竊了,這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人的思想品德問題,只有良好的教育,有了修養才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 8 # NLINE

    小時候,就聽老師講過,說當年大寨就是這樣的生活,每家每戶門都不關東西也不會丟,沒有小偷,現在明白了,哪個年代家裡什麼都沒有,沒東西可偷

  • 9 # 追花忙

    是一個祥和安寧公平公正的社會,老百姓沒有私心雜念,鄰里和睦,互敬互愛,兄弟情深敬老愛幼。早上雞叫鳥穿林,晚上狗吠蛐蛐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成年人犯罪和父母教育有多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