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天斬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我們聊過“中華神盾”海之星雷達T/R相控陣元件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而那次的一等獎是“天波”超視距雷達,獎金高達800萬。不過這次國內又再次重獎軍工專案,在“全國創新爭先獎”中赫然出現眾多重點軍工專案,而且幾乎都是高尖端武器,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2 # 電彈飛鯊

    據《科技日報》5月11日報道,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物件正在網路上公示,包括10個來自全國的頂尖技術團隊,其中一個神祕的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研究團隊榜上有名,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東風17只是中國高超音速武器中的小角色

    所謂高超音速,相信經過這些年媒體的概念轟炸,大家已經不陌生了,然而強預冷是啥意思呢?其實我們聯想到電腦CPU風扇就知道了,意思就是溫度太高,需要採用水冷或者液冷的方式給它加強降溫效果。為什麼溫度太高呢?很大原因就是飛行速度太快,一般來說,當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飛行器表面和進氣道溫度就會急劇升高,這時候,需要對它的高溫進氣進行快速冷卻,讓發動機正常工作。不然的話,可能大幅降低發動機燃燒工作效率,並嚴重影響發動機材料和結構強度。

    高超經常被燒得通紅,需要強預冷降溫

    如果這樣推算的話,中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已經超過了俄羅斯的5到6馬赫的幼兒園階段,進入7到8馬赫的高中階段,甚至有可能達到10馬赫以上的大學階段。這是美軍多次試驗卻從未達到的速度,難道又是一個美中國人負責想,中中國人負責實現的G2成功合作範例?

    美中國人負責想,中中國人負責實現

    而提名獲獎的,除了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研究團隊之外,還有兩個“大牛”,其中之一就是空間高速交會飛行器系統研發團隊,這個概念比高超聲速強預冷好理解一些。目前,空間高速交會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多個航天器之間的交會對接,比如載人飛船和空間站的對接,以及加油衛星之間的對接,中國在多年前早已突破了這些技術,並且在當年就已經獲獎,現在又提名獎勵一遍的可能性不高。

    空間站對接技術早已突破

    那麼,剩下的一種情況就是導彈的中段攔截,同時符合空間、高速和交會這三個條件。實際上,近些年來,大家屢屢拍到天空中出現“異相”,有時候的夜晚甚至絢麗奪目,被不明就裡的人幻想為外星人降臨地球,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國的中段反導攔截試驗。中國的中段反導攔截系統,相比美國的TMD、TNND更為靠譜,技術更為先進,而且從試驗次數來看,咱們已經走在美國前面。

    此次第三個被提名的,則是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聽名字就知道這應該是新一代潛射導彈,具體來說就是巨浪3。去年有網友在泰山拍到的由東向西飛行的蝌蚪狀神祕星雲,據推測可能就是巨浪3潛射導彈發射測試,而類似的測試我們已經進行了至少3次了,巨浪3各項效能均已成熟,應該已經裝備新一代戰略核潛艇,正在執行戰略巡航任務。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除了以上三個團隊之外,此次提名獲獎的公示名單上,還有空間飛行器系統研發團隊、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創新團隊、反應堆工程技術創新團隊和中國兵器航空彈藥創新團隊等多個集體的名字,他們的每一項成果,都堪比新時代的“兩彈一星”,值得大家點贊和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揚琴復調如何編配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