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專業掃盲

    膝上型電腦退役後,能否當做伺服器使用?理解了這個問題,你就理解了。如果還是不理解,去找你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老師……

  • 2 # 司馬釗

    航母退役反應堆理論上可以繼續使用,做為核電站發電當然也是可以的,問題是航母核反應堆做為電站功率有限,同時發電成本相當高,價效比比民用反應堆差很多,特別是航母反應堆使用的核燃料純度要求太高,本身成本不說,用於民用太過浪費,任何國家都不會這麼使用的,最主要還有退役航母船體包括反應堆殼體一回路二回路汽輪機發電機等等核心部件基本壽命已到,後續的維護相當複雜,要保護反應堆完整,退役航母基本上還不能全拆,單獨保留動力艙涉及一系列後續工作要做,這和輸出的功率相比代價太大,根本不划算,因此對於退役航母做發電廠使用根本不現實,當然在退役後的幾年內短期使用還是可以的。

  • 3 # 皇家橡樹1972

    企業號具體到退役之後能不能當做“電站”進行發電的問題,目前從它的使用成本來說就過於高昂!通常來說民用核電站是需要盈利的企業,而“企業號”的發電成本太高,如果說民用的電費0.2美元/度這樣的售價,到了“企業號”也可能超過1美元/度,顯然是沒有任何價格優勢。

    所以,核動力航母退役之後還是拆解為好,用做電廠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 4 # 370723196208192712

    我個人覺得不可以,退役的維一標準就是:核航母的各部件,設計都有各種不同的表準要求而生產的,改裝的最大隱患,不可以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 5 # 家彥(danny)

    核動力航母的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應該與核電站相似,如果退役航母的核反應堆還能利用的話我想是可以改裝成海上移動式核電站為海島提供電力。

  • 6 # 嘮叨老道1

    航母上的核裝置是模組化整裝的,設計之前就考慮到它與航母的壽命。裡面的核原料是一次性的,一般不做加註。要加註的話需重新開啟部分核保護殼。航母退役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移除核裝置,所以這樣的核裝置已經老化,核原料枯竭,危害性較大,肯定不能再利用,只能做去軸射處理並且深埋。

  • 7 # 藍海夢想666

    綜述:總之無論從安全、技術、經濟等角度考慮,核動力航母顯然無法改造成核電廠使用,這種想法只能停留在理論上,只有未來徹底解決了安全和經濟成本的關鍵問題,才有實現的可能。

  • 8 # 軍武資料庫

    很多人說不不可以,理由是洩密、核輻射等等的原因,其實並沒有這麼嚴重的。

    所以這件事理論上是可以的,但為什麼說很貴?

    這筆貴出來的錢倒不是從航母上拆卸反應堆後再重新安置反應堆的費用,而是使用航母的反應堆的總體擁有成本(TOC)。

    在航母雖然很大,但是依舊是寸土寸金的存在,所以航母上的反應堆都是小堆。

    本身都是相當緊湊的結構。

    可要注意的是:小堆雖然小,但輸出功率不能同比例縮小,因此在航母反應堆內使用的核燃料則是“濃度更高”的濃縮鈾。通常在普通核電站內濃縮鈾的比例在3-5%,而航母的核燃料的濃縮鈾比例在15%以上。這種濃縮鈾“功率”更大也就更昂貴了。

    第三個資訊是為什麼“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尼米茲級航的反應堆有兩座,向外輸出的功率是194兆瓦,每座反應堆可以計算為100兆瓦的裝機容量。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小,但是和民用核電站反應堆的功率來比就是弟弟了。

    以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為例:安裝4臺300兆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00兆瓦。

    航母上的反應堆的大小是不是就顯得很小了?

  • 9 # 李曉偉

    不能

    民用的核電站就是蒸汽輪機發電,而核動力航母是要輸出給主軸用於推進航母部分用來發電,而福特級的全電力推進裝置就是核動力發電,然後電能輸出給電動機實現全電力推進。

    所以軍用民用實際上的技術原理是一模一樣的,本小編認為可以做發電站只有值得不值得的問題,拿福特級航母來說它的堆芯壽命為50年,也就是50年不用換燃料棒,即使是一般的核動力艦船也可以做到10-20年不換燃料棒,而民用的核電站有根本性的區別,民用核電站它的堆芯是低純度燃料棒跟軍用的燃料棒有本質的區別,一般來說你要做到那麼久不換燃料棒你的燃料棒純度肯定比民用的高,不然你再如何設計燃料棒內部核燃料值偏低,那麼燃料棒就要失效就要及時更換。

    你的核元素在燃料棒中佔比越高自然反應時間越久,而像軍用核反應堆它的燃料棒沒有民用的體積那麼大,軍用反應堆是一種緊湊型的設計所以說這是二者的設計區別。

    那麼把退役的核動力航母的反應堆拆下來當民用有哪些難點呢?

    1.安全性,軍用艦體使用壽命是非常長的,一般驅逐艦護衛艦艦體壽命都在30年-50年,就像中國最近賣的退役軍艦一樣壽命其實還是很長,核動力航母也是它雖然說是軍用設計但是壽命值就是50年左右,50年之後退役你拆解下來還要進行大修才能使用,關鍵是這個大修的錢可能相當於你造一個反應堆,為什麼?因為整體的反應堆材料壽命已經差不多了,那麼你要換掉那就得從裡裡外外換個遍。

    2.經濟性,軍用核反應堆安全效能自然是很高的,但是它採用了高純度的燃料棒所以整個壽命週期基本不用換,高純度的燃料棒提純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如果作為民用你發的電夠不夠填平離心機的耗電都不好說,就算做到平等狀態你也是虧本的。

    3.保密性,軍用核反應堆內部設計有公開圖紙嗎?顯然沒有,核動力裝置發展這麼多年了都沒有一件圖紙外流,可想就是最渣的軍用核動力裝置保密程度都不亞於核潛艇,所以這種動力裝置是不可能給你民用的,在我們國家有專門拆解反應堆的部隊是中國的最高機密之一。

    所以就這上面三點就絕殺了軍用核反應堆民用的可能性。

  • 10 # 真正鱷魚不哭

    也不是不可以,但只能是短期行為。

    水上核電站是有需求的,俄羅斯就搞了個浮動核電站,用拖船拖著在北冰洋轉悠,給沿岸小城鎮應急充電。

    核動力軍艦的反應堆跟核電站沒多大區別,本身就有為艦上電器裝置供電的要求,緊急情況下當然也可以給民用設施供電,美國就曾經幹過這事,用核動力航母給10萬人規模城市臨時供電。

    但這是土豪行為,首先核航母只有美國法國有,別的國家想用也沒地方去弄。另一方面,艦艇空間有限,艦載反應堆要比核電站緊湊得多,所用核燃料級別也要高得多。美國航母是直接從退役核彈頭拆武器級高濃縮鈾稀釋了用,其他國家沒這麼壕,但用的核燃料丰度也比核電站百分之幾的低階貨高得多,民用這麼玩要破產的。

    即使不考慮核燃料成本問題,退役核動力艦艇的船體壽命一般也快到了,不經處理繼續使用會比較危險。美國俄羅斯都退役了許多核潛艇,也沒見他們拉出哪條改裝成水上核電站,就因為不靠譜。真的硬要改造也不是不行,但這價效比就感人了。

  • 11 # 優己

    不能!核動力航母之所以會退役就是因為核反應堆壽命到了,這種情況下要麼重新更換核反應堆要麼退役,而更換核反應堆的話跟重新建造一個核電站也沒啥區別了,何必去浪費這個資源。

    核動力航母的核反應堆並不是沒有壽命的,一般來說核反應堆的壽命大約在50年左右,而核燃料的更換週期大約是25年,也就是更換兩次核燃料左右的時間這個核反應堆就差不多報廢了。這時候就只能選擇去更換核反應堆了,所以呢,核動力航母的壽命要麼是50年要麼是90~100年,這是由核反應堆壽命決定的。但是呢,考慮到航空技術的發展,一般來說超過50年的技術就嚴重落後了,所以大部分航母就會在這個時候退役(美國)。因此,也可以這麼去理解,核動力航母退役的時候所有零部件都能用,唯獨核反應堆不能用。

    其次,核動力航母的反應堆並不完全用來發電,更多是直接參與到航母的動力系統中去,只有少部分是用來供電。這意味著航母一旦要改裝成發電廠,那麼還得增加發電系統進去,這個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因為航母的結構是固定的,要改裝就得破壞裡面的結構。

    第三,停泊地區,航母的停泊區一般需要大型港口,這種港口用來當發電站太可惜了,況且這種地區往往容易碰到風暴,航母在遭到風暴時候不如固定核電站安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間借貸,能異地起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