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慢悠悠的草民生活

    爺三個都很厲害。要說文治武功,成就最大的還是爺爺康熙,他的智商情商都超高,在位六十一年,幹了許多大事,每一件事都幹得轟轟烈烈,好像沒有失敗過,為大清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是他開創了大清偉業,要不怎麼會被譽為“千古一帝”,可見世人對他的評價是極高的。兒子雍正是歷史上少有的勤勉皇帝,在位十三年,夙興夜寐,嘔心瀝血,非常敬業,而且注重實際,才能卓越,對康熙皇帝留下來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有效的補救,尤其是經濟成就顯著。他承上啟下,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他功不可沒。孫子乾隆自小聰敏,才智過人,深得爺爺康熙的喜歡。他是壽命最長的皇帝,如果不是不想超過爺爺康熙,他也會是在位最久的皇帝。他一生也是成就非凡,乾隆朝,中中國人口暴增,社會經濟發展迅速,達到康乾盛世的頂峰。當然,他晚年的奢靡、好大喜功以及閉關鎖國的政策影響了人們對他的評價。但他的雄才偉略,也不能忽略。

  • 2 # 追逐234053467

    這幾位都有建樹。

    是因為清朝政體厲害,屬於“和議”制,這些領導才厲害,不是一個人,而是領導集體,所以清朝版圖才大,漢族是皇權制,蒙古是大汗制。後來晚清是向皇權制過度了,才造成弱晚清的局面。

    皇權制是權力象徵,政治強

    大汗制是軍事領導 ,軍事強,

    和議制是集體領導,政治,軍事都不弱。

    最大的侷限,滿人太少,連婦老小孩都算上幾十萬,漢人4個億,蒙人幾千萬。

  • 3 # 帥克品讀歷史名人

    平定四方,誰與爭鋒,開創高度統一的大清帝國。

    康熙8歲即位。即位之初,輔政大臣鰲拜專權,給這個幼小的皇帝,造成了極大的政治壓力。然而,自古英雄出少年,16歲那年,康熙開始絕地反擊,通過培養一批青少年勇士,愣是把鰲拜這個勇猛武將、不可一世的“大咖”徹底收服。

    專權的鰲拜剷除了,朝政理順了,少年的康熙成熟了。於是,康熙開始一展雄心抱負,一個大手筆接著一個大手筆,一個奇蹟接著再創造另一個奇蹟。

    20歲那年,康熙與那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徹底攤牌PK。最終,20歲的康熙完勝了60多歲的吳三桂和另外兩個藩王,將三藩之亂徹底平息。

    30歲那年,康熙經過多年準備,對臺文武之道,張弛有度,綜合施策。在福建,康熙重用姚啟聖,在統兵攻臺上,重用降將施琅。最後由施琅率領大清水軍開向澎湖,最終一舉收復臺灣。

    31歲那年,臺灣剛一收復,康熙就將戰略目光轉向北方,開始對沙俄的侵略騷擾進行反擊。通過雅克薩之戰,最終將沙俄打服,雙方簽訂了著名的《尼布楚條約》。這也是中國和西方國家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也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37歲那年,康熙第一次親征葛爾丹,與明英宗親征落得個土木堡之變被俘結局不同,康熙的這次親征,將葛爾丹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之後康熙還進行過兩次親征,直至將葛爾丹徹底平定。

    精心施政,社會和樂,開創足以傲人的康熙盛世。

    康熙皇帝不僅是馬上打天下的高手,同時也是治世理國的能手。他一邊平定四方,另一邊也從未放棄對國家的有效治理,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振興社會經濟的活動。

    圈地問題是康熙與鰲拜之間最關鍵之爭。鰲拜被清除後,康熙即明確下令,廢除清初入關時推行的不得人心的圈地令,“詔滿兵有規戰民間房地者,永行禁止,仍還諸民”。這一舉動,不僅鞏固了滿漢團結,而且極大地激活了農業生產力。

    康熙十分重視農業經濟恢復和發展,他下令凡新開墾的土地,六年內可不用向朝廷交稅。後又下旨:“詔民間墾荒田畝,以十年啟科”。這樣,康熙把第六年開始徵稅的時間一下子又延長到了十年。老百姓對康熙鼓勵開荒政策十分叫好。一時間,全國範圍內出現了極為難得的墾荒熱。據統計,清朝墾田面積從1651年順治時期的2.90億畝,到康熙六十年,即1721年,翻了一番還多,高達7.30億畝。

    康熙為了維持漕運和消除河患,大力治理河道。特別是針對黃河16年決口達67次之多,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的實際,康熙下決心對黃河進行大規模綜合治理。康熙曾這樣下諭說:“黃運兩河運道民生攸系,朕日切心勞”。這充分體現了康熙對河道治理的高度關切。經過十多年的科學治理,黃河終於“水歸故道,漕運無阻”。

    康熙十分重視民情,特別痛恨盤剝老百姓的贓官。他曾明確下旨:“詔贓官遇赦免罪者,不許復職。”每當遇到自然災情嚴重的年份,康熙總能以百姓疾苦為重,主動減免賦稅,“今茲仲夏,久旱多風,陰陽不調,災孰大焉。…………政令有不便於民者更之”。據資料統計,從康熙元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共減免錢糧9000萬多。這一重大政策舉動,對老百姓無疑是大有實惠和好處的。

    崇儒重道,滿漢融合,是在文化方面很有建樹的皇帝。

    康熙自幼就受漢文化的薰陶,談史論今功夫十分了得。康熙對文化政策高度重視,他以儒學為統治思想,以程、朱理學為官方哲學,注重振興文教,注重興辦學堂,大力重用漢族知識分子,也注重外來文化為其所用。可以說,康熙在推動中華民族多元文化融合上,做得還是非常突出的。這一點,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出身的最高統治者,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是十分了不得的。

    康熙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他的崇儒重道的文化理念,特別設立南書房,並特許南書房大臣參與政事。南書房也是康熙與諸位大臣特別是各種學派的大儒們談經論史的重要場所。康熙執政期間,先後共任命漢大學士20人,滿大學士11人。作為西方傳教士的南懷仁和湯若望,也都得到了康熙的禮遇和重用。

    眾所周知,明末清初易朝換代之際,一些大思想家和著名人士,包括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傅山等人,都是反清復明的志士鬥士。但到後來,這些人都被康熙所感化,都不在對康熙持有意見。黃宗羲晚年甚至稱康熙為“聖天子”,還派自己的兒子參加清廷修史工作。這種感化,既是對康熙統治力執政力的認可,也是對康熙個人人格魅力的認可,更是對康熙大力推崇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高度認可。

    天資聰慧,智商極高,是綜合素質非常全面的皇帝。

    如果評選歷史上智商最高的皇帝,愛好最為廣泛的皇帝,綜合能力素質最為全面的皇帝,康熙位列第一或許存有爭議,但無論如何應該不會在前三甲之外的。

    在數學方面,康熙學習了代數和三角,朝廷當時編寫的《數理精蘊》,傾注了康熙的很大心血,可以說是在他直接領導下編成的一部數學著作。

    在曆法和天文學方面,康熙皇帝親力親為、涉獵很深。他親自觀察天象星侯,親自計算日晷陰陽位置,居然還神一般地糾正了欽天監的錯誤。

    在地理學方面,康熙三十六年出征葛爾丹,他在寧夏組織測量時,說過的這段話足可以體現他的地理學水平:“朕至此以儀器測量北極,較京師低一度二十分,東西相去二千一百五十里。”

    在農業學方面。康熙說他“自幼喜觀稼穡,所得各方五穀菜蔬之種,必種之,以觀其收穫”。他還親自在豐澤園培育“御稻種”,稱自己吃的都是這些“御稻種”米,並將這種優質米“廣佈江南,以便民生才好”。

    不僅如此,康熙還在音樂、繪畫、雕刻、鐘錶製造等方面都有相當的功夫和造詣。比如,康熙不僅懂得樂理,除能演奏中國樂器,還能演奏一些西方樂器。他還舉行過西洋美術展覽。

    康熙精力充沛,身心健康,騎馬射箭,樣樣高手。他晚年自稱共打死53只老虎、12只熊、25只豹、96只狼、幾百只鹿。特別是他曾創造過一天打死318只野兔的神蹟。康熙的身心是健康的,身體是強壯的。特別是康熙將這種健康和強壯,直接注入到他的治國理政當中。某種程度上說,康熙盛世的出現,應該是與康熙這種健康和強壯有相當的關聯度的。

  • 4 # 遇見0086

    不可否認康熙最強,康熙是清朝最厲害的皇帝,康乾盛世就是從他這裡開始的,他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繼承了皇帝的位置,但是在他繼位之後朝政卻一直被朝中大臣鰲拜掌握,而在康熙十四歲的時候康熙處死鰲拜,完全獲得了清朝的大權。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分別獲得了對三藩和沙俄戰爭的勝利,也是在他的手中,一直被鄭成功掌握的臺灣被收回。他重用漢人,加強中央集權,體察民情並先後六次下江南。早經濟上他也減輕了農民賦稅和徭役,而且他可能是清朝早期最注重西學的一位,在康熙的手中,西方學說有了一定的傳播。

  • 5 # 安平144796971

    最厲害的是康熙。一、名為守成,實為開創。平三藩、敗蒙古、趕沙俄、復臺灣,每一戰都力勝。二、是長達一百三十年盛世的開啟者,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峰開創者。

    當然,雍正也十分厲害,但僅十三年而逝,天不遐齡。若在位達六十年,中國不得了。

    乾隆借父祖之餘烈,能更上一層樓,也不錯。

  • 6 # 愛看愛思考

    個人認為?這個人應該是愛新覺羅.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他在位時間並不長,但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徹底的改造滿清朝廷。從而使用的滿清朝廷的壽命大大的延長了接手皇帝位時,滿清朝廷的財政瀕臨破產的邊緣,但是,經過了胤禛(雍正皇帝)的改造和變革?到了十幾年以後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接手朝廷時財政危機得到化解。他還是改土歸流的首昌者,將雲南,貴州,廣西甚至於湖南的西部地區徹底的收歸中樣政府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如何看待《推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