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愛堂客服

    新生兒血紅蛋白多,紅細胞容易被破壞。每1000mg血紅蛋白要分解大約35mg的膽紅素,所以說新生兒寶寶的膽紅素生成速度,幾乎是成年人的2倍還要多。

  • 2 # 爸爸不講理

    新生兒黃疸退而復發,那麼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較大(通常生理性黃疸是不會復發的)。也就是說寶寶本身有黃疸沒有好,家長忽略了,隔段時間又復發了。

    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原因:

    1、新生兒血紅蛋白多,紅細胞容易被破壞。每1000mg血紅蛋白要分解大約35mg的膽紅素,所以說新生兒寶寶的膽紅素生成速度,幾乎是成年人的2倍還要多。

    3、寶寶肝臟酶系統發育不完善,或者寶寶肝臟和腸道的迴圈系統出現代謝障礙,那麼黃疸就有可能退而復發。尤其是早產兒器官發育不成熟,所以早產兒發生黃疸的概率要比足月兒要高。

    新生兒黃疸退而復發怎麼辦?

    1、寶寶黃疸退而復發是比較麻煩的,要及時去醫院確診復發的原因。如果是母乳性黃疸,暫停母乳餵養看黃疸消退情況。如果黃疸消退,那麼就可能要改成水解奶粉餵養;但是通常如果黃疸指數在15以下,母乳餵養並不受影響。

    3、母子血型不合也是病理性黃疸復發的主要原因,比如ABO或RH血型不合,以及先天性的溶血癥,那麼這個可能要考慮照藍光治療,必要時給寶寶換血才能及時康復。

    4、懷孕期間準媽媽有病毒感染,比如鉅細胞病毒、弓形體感染、風疹病毒或者乙型肝炎,那麼這些會導致肝細胞功能受損,間接影響寶寶膽紅素的代謝。這個情況,需要配合醫生治療。

  • 3 # 深漂小鄭

    首先問題中提到黃疸退而復現,是病理性黃疸的特徵之一。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是因為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約50%-60%的足月兒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 一 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兩週內消退。

    病理性黃疸:

    有以下幾個特點:1、黃疸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

    2、黃疸程度重,血清膽紅素>205.2-256.5ummol/l(12-15mg/dl),或每日上升超過85ummol/l(5mg/dl);

    3、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

    4、黃疸退而復現;

    5、血清結合膽紅素>26ummol/l(1.5mg/dl)。

    對病理性黃疸因積極查詢原因,引起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有:

    1、感染性:鉅細胞病毒感染(大多為胎兒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新生兒敗血症;

    2、非感染性:新生兒溶血癥(母親血型為O型,寶寶血型為A或B型時發生血型不合溶血)、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遺傳性疾病(G6PD缺乏)等。

    那麼具體什麼原因還是得去醫院,及時找到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4 # 彤寶媽媽愛彤寶

    由於我是O型血,我老公是B型血,所以剛懷上彤寶的時候就開始擔心溶血的問題。孕12周產檢顯示抗體效價高,醫生開了茵梔黃口服液讓我服用。以後每個月都會查抗體效價,可是都沒有降下來。

    就這樣,我氣結鬱悶的先出院回了家。經過一系列檢查、治療,彤寶在出生第六天被接回了家。回家之後,按照醫囑繼續吃藥,滿月打預防針時,黃疸值已經降下來了。

    我當時為什麼如此擔憂呢?因為如果是病理性的黃疸,會出現併發症,有可能危及生命。

    黃疸消退後加重,需要去醫院排除病理性黃疸以及其它引起寶寶皮膚髮黃的原因,這樣做爸爸媽媽最好的選擇。

  • 5 # 惠州正林舒筋

    西醫病因

    先天因素

    同族免疫性溶血如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其他血型不合。紅細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等。紅細胞形態異常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症、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症、嬰兒固縮紅細胞增多症。

    疾病因素

    血紅蛋白病如地中海貧血等。紅細胞增多症如母兒-胎盤、雙胎之間輸血、宮內發育遲緩、糖尿病母親的嬰兒等,可致紅細胞增多,破壞也增多。體內出血如頭顱血腫、皮下血腫、顱內出血等。

    細菌感染

    細菌和病毒感染皆可致溶血,常見的宮內感染如鉅細胞病毒、EB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均可引起血。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重症感染。

    藥物因素

    可誘發紅細胞膜的缺陷而發生溶血性貧血,如磺胺、呋喃坦啶、痢特靈、水楊酸鹽、維生素K3、樟腦、黃連等,可使有G-6-PD缺陷的新生兒誘發溶血。孕母分娩前靜點催產素和葡萄糖溶液量較多時可使胎兒處於低滲狀態,導致紅細胞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而致溶血。

    中醫病因

    新生兒黃疸為病,或由於孕母感受溼邪,鬱而化熱,溼熱燻蒸,傳入胎兒,或寒溼阻滯,遺於胎兒,或溼熱蘊鬱,瘀阻內積,鬱結於裡,均導致胎兒脾胃運化失常,氣機不暢,燻蒸肝膽,膽失條達,以致膽液外洩,而發為此病。

    中醫分型症狀

    溼熱發黃型

    【症狀】全身面板、面目發黃,色較鮮明,並見發熱,煩躁,啼哭不安,口渴,尿少色黃,嘔吐,便祕,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證候分析】溼熱內蘊,肝膽疏洩不利,膽汁外溢,侵入膚表,下注膀胱,故見身、目、尿俱黃。溼熱蘊結腸胃,則便祕。邪熱熾盛,故見發熱煩躁。溼熱內阻,脾胃不和,可見嘔吐。看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溼熱之象。

    寒溼發黃型

    【症狀】身、目、尿俱黃,日久不退,黃色晦暗,面色欠華,不思乳食,納少腹脹,食後易吐,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膩,脈細緩。

    【證候分析】小兒先天稟賦不足,脾陽不振,寒溼阻滯,肝失疏洩,膽汁外溢,故見身、目、尿俱黃,顏色晦暗。溼從寒化,脾胃虛弱,氣陽不振,故不思乳食,納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膩,為寒溼之象。

    瘀積發黃型

    【症狀】身、目、尿俱黃,黃色較深且晦暗,逐漸加重,納少易吐,腹部膨隆,大便搪,色如陶土,時伴腹痛,面板有瘀斑,兼見衄血,指紋紫滯,舌暗紅或微紫,苔黃,脈細澀。

    【證候分析】溼熱瘀滯,肝膽疏洩不利,膽汁外溢,故見身、目、尿俱黃,顏色紫暗。膽汁不循常道而橫溢肌膚,故大便如陶土樣。氣機鬱滯,血脈不通,久則瘀血積聚,故腹部膨隆。見瘀斑,指紋紫滯,為瘀血之象。

  • 6 # 魏子坤科普時間

    這個問題以前回答過類似的提問,你可以查閱以前的答案。

    黃疸消退後又出現首先要想到新生兒先天性甲減。因為,新生兒科醫生能想到的原因非常多,我不是新生兒科醫生,不可能比他們懂提多。但是,只想提醒你,要想到甲減,哪怕足跟血篩查時甲功結果正常。因為,正常只代表當時正常,不代表今後永遠正常!

    不要心疼孩子抽血,新生兒先天性甲減對寶寶的危害很大,黃疸本身也危害寶寶。儘早找到原因,對因治療才是根本。

    另外,如果你在懷孕期間沒有補碘,你們當地又供應碘鹽,造成新生兒先天性甲減的原因可能就是缺碘!

    如果是你正在母乳餵養,你就應該補碘。吃含碘維生素補碘,而不是食物補碘。

  • 7 # Dr老爸的育兒經

    黃疸退而復現,這是病理性黃疸的標誌。說明,這種黃疸不是生理現象,而是病理性的,是疾病或某些特殊情況所致。常見的引起黃疸退而復現的疾病有: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肝炎等,建議到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

  • 8 # 兒童護理阿曼

    看寶寶多大了哦,一般生理性黃疸,足月兒二週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長至3_4周。

    超過這個時間未退或者退而復現考慮病理性黃疸,最好帶去醫院檢查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上學,不愛讀書,你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