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油緣來聚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能力有了巨大發展,但這種生產能力不是按勞動群眾的實際需求有計劃的生產出產品,而是通過資本家們盲目地自行根據商品市場滯後的價格資訊安排生產產品,大量的商品毫無統籌規劃的生產出來,這必然導致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會相對不足,從而產生大量的過剩商品,導致經濟危機。所以馬克思說:“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必然產物,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大的弊端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它與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構成了資本主義最基本的兩大矛盾。這兩大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出現是有周期性的”。

    但這是真的嗎?恐怕未必。

    為了方便理解經濟危機,我們來講一個小故事:

    假設老王經營一個農場,這個農場很複雜,不僅可以出產農作物,還能出產其它產品。老王僱傭100個工人。最開始,老王和工人的生活不太好過,因為出產有限。為了能過上好日子,老王和工人都很節儉。

    寧願少吃一點,這樣可以多留一些種子,來年可以擴大種植規模。

    第二年,果然糧食產量增加。糧食出現了富裕,於是老王選擇飼養牲畜,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寶貴的人力出來,用牲畜來種地。節省出來的人力,可以用來生產改進工具,或者可以建房子。

    這樣,憑藉艱苦努力,老王和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當然,老王是資本家,他的生活和工人相比是比較奢侈的。那麼,老王和工人們會遇到經濟危機嗎?這當然是有可能的。

    比如說,有一天,老王想搞出來收割機等農業機械,來提高生產效率。問題來了,發明創造並不是容易的事兒。老王專門成立一個研究小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終卻沒有成功。那麼,老王就慘了,他積攢多年的財富毀於一旦,他心灰意冷,不願意在新技術的研發上繼續投入。那麼,老王的事業短時間內就不會有什麼進步了,只是保持原有的水平。老王的狀況,其實就是經濟停滯,原因是由於科學技術的停滯造成的。嚴格說,算不上經濟危機,不過已經很接近了。那麼,如果老王向工人借錢了呢?老王專案失敗,工人討錢,老王僱傭的保安眼看就控制不住形勢,老王的農場面臨全面崩潰。看,這裡就是經濟危機了。

    通過老王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並不是造成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經濟停滯,往往是由於科學技術的止步不前等因素造成的。而一旦實體經濟和金融聯絡在一起,經濟危機才會頻繁發生。實際上,經濟危機基本上等於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表現,也大多就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同樣也是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 2 # 股道先鋒888

    金融危機就是所謂的系統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或交易所在的整個系統(機構系統或市場系統)因外部因素的衝擊或內部因素的牽連而發生劇烈波動、危機或癱瘓,使單個金融機構不能倖免,從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週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這種風險不能通過分散投資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稱為不可分散風險。系統性風險可以用貝塔係數來衡量。

    系統性風險是無法預防的,至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更是無從談起,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系統性風險。如果系統性風險被提前識別了,那就不能叫系統性風險。

    關於系統性風險的成因,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國剛以2007-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為例解釋到,系統性風險主要是由微觀主體引發,不是由巨集觀因素造成的。既然系統性風險主要微觀主體引發,經濟社會中,微觀主體千千萬萬,怎麼防呢?所以系統性風險是防不住的。

    金融危機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結果之一,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生老病死都是週期率使然。宇宙的年齡約146億歲,地球的年齡約46億歲,99%的人不會活超過100歲。人生病是正常的事情。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三十年,積累了巨量的財富和茅盾,這些茅盾總是需要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爆發出來。如果強制要求不爆發,顯然是不符合自然規率的,大自然有大自然的法則。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仍然符合經濟學的基本規率。

    經濟危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

    不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只要是實行市場經濟,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經濟每過一定週期,必然會出現一些行業過剩。為什麼呢?因為各個行業的進入和退出門檻不同,出入的難易度不同,退出的快慢程度也不同。比如汽車製造,投資大,難以退出。但是部分汽車原材廠商(比如手工縫製汽車坐墊的)很容易退出。當汽車在幾年瘋狂需求出現的時候,容易很快發展。到了一定時候市場達到飽和,就很麻煩了。汽車產量就出現了過剩。汽車銷量下降,價格下降。同時,汽車坐墊生產商(假設基本就是手工縫製,沒有什麼固定資產投入)很多輕鬆退出。這時汽車業生存更艱難,因為售價下降,同時上游供應商減少(原材料價格沒有下降),擠壓之下,利潤急劇下降。這個時候,大量汽車生產商倒閉在所難免。

    對付經濟危機的唯一好方法就是不要人為地加長它的時間。它是經濟對自身結構性失調的一種恢復和調整。

  • 3 # 一塊兒老豆腐

    這是個好問題,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市場經濟能夠存在的邏輯基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必然發展到金融資本主義階段;金融危機的產生機制及其本質;金融危機不是簡單的迴圈往復。

    一,市場經濟能夠存在的邏輯基礎。市場經濟之所以能夠存在,是資本為了追求利潤,它必須發現需求,通過優化配置社會資源,創新生產技術手段,組織社會生產,以滿足社會需求,從而獲得相應的利潤。這既是市場經濟的邏輯基礎也是倫理基礎。但是,就資本的本意來說,“優化配置社會資源,創新生產技術手段,組織社會生產”,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工業資本主義階段與商業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不這麼做,就沒有辦法追求利潤,追求更高的利潤。資本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有一個夢想,就是不用組織社會生產,就可以獲得利潤,甚至更高的利潤。

    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必然發展到金融資本主義階段。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前面我們提到了,資本的終極理想,就是不用組織社會生產,就可以獲得利潤甚至更高的利潤。所以,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經歷了工業資本主義階段和商業資本主義階段之後,必然發展到金融資本主義階段。因為金融資本主義階段,就為金融資本提供了這樣一種“不用組織社會生產”就可以獲得利潤的手段與方式。當然,在工業資本主義與商業資本主義階段,也存在金融資本,但還不是社會經濟的主體,這時的金融資本從屬於工業資本與商業資本,是為工業資本與商業資本服務的。而在金融資本主義階段,金融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主體,並且自成體系,既獨立於實體經濟,又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吸血”實體經濟,同化實體資本。所謂金融資本同化實體資本,形象的說就是,每一個資本都有一個“金融夢”,就像每一個平民都想成為貴族,金融資本的存在對工業資本與商業資本在“心理上”形成了強烈的衝擊,金融王國是他們的理想國,是他們的世外桃源,是他們的天堂,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 4 # 使用者4951731411699風

    是的金融危機就是市場經濟的伴生物。因為價格準是圍繞價值作上下波動。當價格到達峰頂時通貨膨脹發生了,金融危機降臨了。然後出現蕭條。價格向下執行,當到達谷底時價格回升,、經濟復甦緩慢回升,完成一個危機週期。同時開始向下一危機挺進。儘管很多專家學者研究獻計獻策,但也只能起延緩作用,並不能避免。打破這種規律。

  • 5 # Steven1993

    是的,就跟人性一樣,好了傷疤忘了疼!實踐證明人類在一次次經濟危機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就是一次次的重蹈覆轍!世界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過一段時間積累的危機爆發是很正常的,面對危機只有軟著陸和硬著陸之分,危機絕對不會憑空消失!

  • 6 # 廟算勝者

    金融危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

    因為它是由於人性的兩個方面決定的。

    即---貪婪與恐懼

    有很多學經濟學的人以為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是政府幹預的結果,其實不是。

    美國剛成立的時候,10年一次金融危機,那個時候,聯邦政府權力非常小,典型的無為而治的小政府,危機仍舊照常發生。

    經濟的繁榮與蕭條,是經濟發展的規律,繁榮是舒展,是前進;蕭條是收縮,是積聚力量,人類社會是蠕蟲一樣向前發展和進步的,並不是勻速向前運動的。

    當你置身於一個危機之中,你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實際上過去之後你往回看,那只是一個前進的小插曲而已,1929年的經濟危機,甚至08年的金融危機,現在去看都是這樣。

  • 7 # 金筆點金

    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而又不能脫離實體經濟,是一種有槓桿的誠信。打個比方,房地產的交易基本是30%收復,但實際GDP是按照100%算的,這中間的70%就是槓桿信用,這是通過金融體系服務了我們,讓大家用30%的錢,享受了100%的待遇,提前享受了。

    金融危機就是上面說的出現了故障,經濟指標出現了問題,槓桿誠信出現了泡沫。房地產泡沫這個詞聽虧了很多年了,一旦真的爆發,就會出現金融危機。

    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中心,政府進行巨集觀調控,其核心是實現平衡穩定。這種模式能有效的保證自由競爭,限制壟斷,透明度很高。

  • 8 # 陳冠企-九度圓明老師

    所謂系統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或交易所在的整個系統(機構系統或市場系統)因外部因素的衝擊或內部因素的牽連而發生劇烈波動、危機或癱瘓,使單個金融機構不能倖免,從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週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這種風險不能通過分散投資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稱為不可分散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歲161,還能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