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思進

    由於經濟體制不同,所謂的“金融危機”迄今好像還沒有在中國發生過,或至少不像歐美日那樣的金融危機,而歐美日的金融危機,是週期性,這幾十年來,每隔十年(甚至更短),就會有大小規模不同的金融危機,週而復始。

    那就只談一下金融危機是怎樣在美國發生的吧。

    1、 對金融系統監管的問題,也就是說,有些金融危機,是對金融系統監管不力所致,如十年前的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海嘯;

    2、 大規模的貨幣化財政赤字所造成的風險。在信用法幣體系下,money is debt,錢就是債。如美聯儲上次為了救市,十多次降息、三次QE(貨幣量化寬鬆),將帶來美元大規模貨幣化財政赤字(如美聯儲目前負債表高達4.5萬億美元)、以及美元貶值的風險。雖然,由於美元特殊的國際地位,能輸出通脹,但畢竟風險還是在國內積聚著,這也是為何美聯儲從2年前開始,必須進入升息縮表的貨幣緊縮週期,以期提前釋放風險壓力;

    3、 其實,就第2點而言,實際上,就在美聯儲被當作救命稻草,必須救那些“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的巨型企業,如兩房、AIG,已經引發了道德危機,從這個角度而言,這種救市其實是金融危機的另一種形式;

    4、 由於多年來鼓勵超前消費,使得美國家庭早已陷入了入不敷出、債務(包括房貸、信用卡、汽車貸款、學生貸款等等)高企的消費模式,這也是導致了十年前金融海嘯的主因之一。

    基本上是以上幾點,而遺憾的是,上面這些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如最新資料,2017年美國家庭債務突破1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2 # 凱恩斯

    我們不說一個國家的問題,我們說世界的通理,所有的金融危機只可能起於負債,貶值只是負債的一部分。

    在市場經濟不深入,世界還沒有連通,大家還在用金子的時候,很少發生金融危機,危機也是存在的,大部分的危機起源是通縮,黃金被人儲存起來,豪強們囤積黃金,導致流通中的黃金越來越稀有,黃金價值提升,購買力提升。這好不好?弊大於利,財富過於集中,導致了社會滿足感下降,於是古代經常有農民起義,為什麼幾十年一定要鬧一次,因為穩定的社會結構和有限的貨幣使得沒錢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常態。

    於是乎,商業社會最大的發明,就是信用,信用就是借貸的基礎,古時候借貸需要田地抵押,到荷蘭阿姆斯特丹金融崛起的時候,大家可以用信用抵押,還有破產製度,有限責任公司使資本家樂意出資,因為生意失敗了也不會傷及出資人的信用。發展到今天,每個人不管你長成什麼樣,在支付寶或者微信你刷個臉還是可以借貸到一些錢財。

    借貸可以讓繁榮提前到來,本質就是今天用明天的錢,於是乎,最近幾個世紀,從荷蘭人作為海上馬車伕發明了信用,開始了股份制公司開始,全世界的經濟就發展的遠遠快於歷史上以前任何一個階段,大家用未來的金錢來建造現下的長城,這個長城不只是房子,還有很多的科學技術,公共設施。

    繼而,接下來你就能理解很多東西,為什麼寬鬆可以降槓桿,實質上貨幣也是一種負債,是央行發行的一種負債,當這個社會上債務太多的時候,貨幣寬鬆讓貨幣這種新債務來置換社會上的舊債務,所以說貨幣寬鬆就是債務置換。央行用自己發行的信用貨幣,來承擔政府的公債,來緩解企業的債務問題。

    但是,寬鬆可以讓債務置換,卻無法讓債務消失,債務消失要靠什麼?要靠生產力的提高,或者一種極端的方式,債務出清。從信用設計的開始,信用就和股份有限公司息息相關,有限公司是什麼?是一種債務結清,即使沒有歸還,也需要用出清來恢復過度借債者的信用。打個比方說,你用臉去支付寶獲得數萬的資金,但是你的信用只能承擔這些,不能承擔更多。而如今你投資失敗了,或者被你花光了,你再去借貸就沒人理你了。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破產。而另一些人,他們可能已經賺錢了,已經歸還了欠款,但是舉目四望,發現大家的信用都透支了,自己也不敢再出借,只能將剩餘的資金化為儲蓄。

    我們再回到問題,實質上縮表加息的情況下美元尚未貶值,但如果按照提問的邏輯走。美元貶值是否會引起金融危機,我們要看為什麼美元會貶值?那是因為發行了太多美元。為什麼要發行這麼多美元呢?因為社會上債務太高,美聯儲用發行美元的方式緩解債務。那麼這種手段可持續嗎?個人認為,這種手段可以讓經濟不會滑入深淵,但是,最終還是要靠債務出清來解決所有的問題,要麼靠科技進步,生產率提升,要麼就靠破產倒閉。

  • 3 # Roseview財經

    金融危機發生的領域,原因相差甚遠,但是根源卻萬變不離其宗,標的物本身價值過高,嚴重被高估,超越它本身價值,或者溢價到難以想象的地步,吹大泡泡,泡沫越來越膨脹,一旦無法承受,泡沫刺破,金融危機就接踵而至。

    我們縱觀一下近代歷史上幾次大的金融危機,就近的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房地產經過幾年異常火爆繁榮,價值過高,隨著市場熱錢減退,很多居民無力償還貸款,房產出售價值又不能達到預期,索性甩鍋銀行,銀行大範圍貸款違約。銀行為降低風險,將次貸以債券形式打包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再降低風險分拆到各基金,保險,證券公司,由他們出售到全球,一旦違約,一系列跟著雪崩。

    20世紀初的全球網際網路危機,也是網際網路泡沫,98年亞洲金融危機等等,形式不同,本質都一樣,投資受到熱情追捧,價值嚴重超越本身估值,泡沫不斷吹大,最終引發危機。

  • 4 # 家族財富密碼

    歷史上我們看到根據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不同,金融危機有很多種。

    比如說:

    1. 1997年 發生的經濟危機

    2. 2008年 發生的次貸危機

    3. 2010年 發生的債務危機

    分別是由於熱錢、房地產、債務原因,導致債券市場、房地產、國際收支發生崩潰,金融系統失去穩定,最終發生區域性的金融危機,最後發展成經濟危機。

    沒有哪一次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是完全相同的,今後如果發生金融危機相信也不會如以前一樣,但之前發生的金融危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

    總結起來有幾個重要指標:一是經濟發展指標;二是金融監管指標;三是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指標;四是債務情況指標。

    再來說說美元貶值

    美元貶值似乎是非常常見的事情,而且歷屆美國政府也非常樂意這麼做。原因是:

    第一,美國是最大債務國。

    目前,美國的債務已經達到21.8萬億美元,每天的利息是15億美元。貨幣貶值可以很好地減少債務壓力,對債務國來說,是莫大的利好。

    第二,本國貨幣貶值對刺激本國的經濟發展大有好處。

    本國貨幣貶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進口,扭轉本國的貿易收支差額。

    但是如果不是強貨幣國家、具有巨大的經濟支撐,一般來說這種刺激是短期的。

    第三,美元是全球性貨幣,所以美元貶值帶來的通脹風險完全可以分散到全世界。

    美元是五大國際貨幣儲備之一,美元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所以國際貨幣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通貨膨脹是全球內發生的,本國壓力減少。

    家族財富管理高階研究員:金鐮刀

  • 5 # 八位數花園

    爆發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週期律所決定的,是不可抗的經濟現象。基本上規律就是每十年就要爆發一次。先說一下導致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金融市場沒有很好的監管。

    在自由化的思想體系下,金融市場通常比較寬鬆。於是,藉助低利率政策促使資產價格上升,迅速刺激需求,這種政策雖然對促進經濟發展效果明顯,卻也創造了龐大的資產泡沫。

    2. 消費泡沫膨脹

    美華人消費力比較強,家庭儲蓄率低,當消費入不敷出的時候經常藉助信貸進行透支消費。美華人口3 億多,佔全球人口的5 % ,但美國卻消費了全球 25 %的資源。美國的透支行為導致了巨大失衡,據統計,美國每天需要借入近 20~30 億美元的外國資金來維持美國的消費。

    這種由外國資本支撐的美國的消費泡沫一旦破滅,美國國內的需求就會受到抑制,對國外產品需求減少,貿易量嚴重削減,進而引發外國對美國資產需求下滑,對美國的債券的購買也會下降,這些都會進一步降低消費,形成持續的惡性迴圈。

    3. 虛擬經濟虛高,與實體經濟失衡

    當前,全球虛擬經濟的規模已達到實體經濟的五倍甚至不止,世界上每天流動的資金中只有2 %真正用在國際貿易上,其餘的鉅額資金都在金融市場中進行投資博弈。虛擬經濟的發展既給經濟帶來效率,又由於其虛擬性和高風險性,致使世界金融業發展出現了極大的不穩定性。

    再說一下美國的問題出在哪:

    目前從美債收益率倒掛等現象來觀察,美國明年經濟衰退的機率是非常大的,但是現在的美歐在處理經濟問題時越來越向中國學習,明顯加強了宏觀調控,所以美歐現在也不大宣揚什麼市場經濟了,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以後直接啟動了貿易保護主義,而在美歐經濟出現下滑時期,美聯儲與歐央行都會出手干預。加強宏觀調控,一般會延遲金融危機的爆發週期。

    美聯儲最近兩次降息之後,美國市場出現了流動性高度緊張問題,之後美聯儲透過回購操作向市場大幅輸血,再加上最新的製造業與服務業PMI都明顯下滑,且製造業PMI已經跌破榮枯線兩個月,國際市場預計美聯儲還會繼續降息。

    貨幣效應一般會在降息後半年左右才集中反映出來,而加大QE的話,則貨幣效應會反應得更快一些,所以美聯儲這一波的寬鬆貨幣操作至少會在明年第一季度末之前就產生集中效應,到時如果美國經濟依然無法穩定或上行,那麼美國出現金融危機的機率將會增加。

    另外,美股的動向對美國是否會產生金融危機具有決定性的指導意義,從美股大週期來看,今明兩年處在十年牛市的後期或末期,美聯儲若開啟降息通道,將會刺激美股趨向泡沫化,一旦美股泡沫化結構形成再加上當前美國的房地產泡沫趨勢,那麼美國會再次形成雙泡沫經濟結構,只要雙泡沫結構出現,那麼美國距離金融危機的日子就不會遠了,所以對美國的雙泡沫結構的形成要高度重視。

    目前美國的資產泡沫已經形成了債務與房地產泡沫,尤其是債務泡沫已經無可抑制,未來如果股市也形成泡沫化,那麼下一次美國金融危機的當量幾乎是史無前例的,所以美國現在到處出擊,妄圖徹底開啟一些發展中大國的金融大門,為美國未來的金融危機洩洪,為美國的債務危機轉嫁創造先決條件。因此美國能否爆發金融危機,還取決於發展中大國對美國的金融開放程度。

    金融危機具有雙面性,雖然會沉重打擊美國經濟,但是華爾街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機在全球薅羊毛,所以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華爾街的金融武器,其發生可能具有一定的策劃性。

    因此判斷美國金融危機問題需要全面考慮,如果美國的資產雙泡沫結構形成,並且發展中大國為美國開啟金融通道,那麼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點就會臨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都能感知地震的來臨,人類為什麼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