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跪射俑

    項羽戰敗死去之後,劉邦赦免了所有的項氏家族都不殺,並賜姓為劉。項伯在秦國時起跟隨諸侯滅掉秦國,鴻門宴又為劉邦護駕,因此被封為射陽侯。他的封國位置在今江蘇寶應縣射陽湖鎮東部。

    在孝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項伯去世,他的後代項睢有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國滅亡,他的封地歸入西漢朝廷。

  • 2 # 人間和煙火

    世界上有一種人讓人感覺最糟糕。就是一個有點能幹並且思維聰明的人在關鍵時刻攪局時候。

    項伯繼續在項羽營利用餘熱奮戰,直到楚漢之爭結束。他還帶兵到九江殺害了英布的一家老小。歷史沒有記錄到後面他與劉邦的會面。有人認為范增的出走也與項伯有關。後來,劉邦取得了勝利,項羽自刎烏江,項伯投降。

    劉邦為了感謝前恩人項伯,劉邦封項伯為射陽侯,之前就有項氏族項他投降於劉邦,項他是項羽的族侄,項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後面封項他封平皋侯。都被赦免了項氏族人,但讓他們全部改姓劉,不能再改回項氏。這樣也相當於讓有關於項羽家族的人員團滅了。

  • 3 # 德馨先生

    一、我看過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史記》-大風歌的講課,當講到“鴻門宴”這一集的時候,王立群教授用了三個字評價的項伯:糊塗啊!

    二、項伯確實是個糊塗人,他把他與張良的個人感情凌駕於劉項兩個集團利益之上,絲毫不顧及項羽集團的大戰略意義,竟然為了救張良而給張良通風報信,而張良迅速將情報告訴了劉邦,並與劉邦及時制定了應對方案。

    三、在赴鴻門宴的頭一天晚上,劉邦許諾與項伯做兒女親家,糊塗的項伯竟然信以為真,回去之後在項羽面前替劉邦求情,項羽的心從那一刻就軟了。第二天的宴會上,項伯竟然用劍擋住了範曾安排的殺手項莊刺向劉邦的劍,及時保護了劉邦。

    四、劉邦打敗項羽之後,一直到做了西漢皇帝時,就再也沒有提起過和項伯做兒女親家一事,劉邦最後沒有除掉項伯,項伯已經是很幸運了。當然,項伯畢竟是項羽的叔叔,劉邦也沒有重用他。

  • 4 # 雲兮思恩

    項伯糊塗的“報恩”,鴻門宴結局反轉。

    項伯糊塗的“報恩”,斷送了項羽性命。

    項伯糊塗的“報恩”,結束“項”姓歷史。

    劉邦以勝利者姿態,表現出了感恩之心,對項氏枝屬都沒開殺戒不誅,對項伯給了個“射陽侯”的閒職。最為陰險一招,就是對桃侯、平皋侯、玄武侯賜姓劉讓“項”姓歷史就給終結。

    項伯雖然平安一生,但是其後人結果:劉睢,因有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國滅亡,其封地歸入西漢朝廷;項猷,後因謀反被誅三族。

  • 5 # 話嘮社會

    項伯的結局其實算是好的了,最後封侯老死在封地。但是如果項羽統一天下,結局可能會更好些,可能會封王拜將進入權力中樞。下面介紹下歷史背景吧。

    鴻門宴時,項羽麾下有著四十萬的精銳士卒,而劉邦僅有十萬士卒,雙方地位卻基本上是平等的。儘管項羽的謀士范增多次想要在宴會上殺掉劉邦,但是項羽卻始終視為不見,而且宴會上還有著項伯拼死去保護劉邦,所以劉邦得以逃出生天。

    原因在於劉邦的手下張良對項伯有過救命之恩,而且劉邦與項伯約為了兒女親家。項伯曾經因為犯下殺人之罪,而後跑到下邳,被張良給收留著。另外項伯也不認為劉邦能夠威脅到項羽,所以他拼了命地保護劉邦,等到項羽死後,劉邦感念項伯的這份恩情,對於項氏族人秋毫無犯,並且將項伯封為了射陽侯,與死去的侄子相比,項伯的人生結局還算是不錯的。

    歷史往往就是無數巧合促成的必然結果啊!

  • 6 # 2許雲輝

    項羽的叔父項伯早年因殺人,被好友張良藏匿家中,後隨項羽起兵入關,得知項羽欲攻擊劉邦,遂入漢營救張良。張良巧施計,劉邦戲精附體極力巴結項伯,主動與其結成兒女親家。故項伯在鴻門宴中見項莊舞劍時,主動跳出來“常以身翼蔽沛公。”

    楚漢相爭時,九江王英布被漢策反。項伯被項羽派往九江攻打英布,殺死英布妻兒。

    項羽死後,劉邦盡赦項氏家族,均賜姓劉。項伯以參與滅秦之功和鴻門宴護駕之力,受封射陽侯。當年與劉邦約定的兒女親家一事,雙方均選擇性遺忘。

    項伯薨,其子犯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國被除名,封地歸漢廷。

  • 7 # 一個人的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項伯對於劉邦的意義,可以說如果沒有項伯,那麼鴻門宴就成了真正的鴻門宴,恐怕劉邦去了鴻門之後,就沒有機會去殺那個出賣自己的曹無傷了,而只會按照樊噲的說法:“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成為項羽案板上的肉。

    項伯早年任俠,秦時曾與張良有舊。曾殺人,張良匿其於家。——《史記·高祖本紀》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史記·項羽本紀》

    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後,對於項氏族人劉邦一概不殺,並且封項伯為射陽侯。同時賜項氏族人他們姓劉。表面上看是似乎是對項氏一族的無限恩寵,而實際上卻用這種方式將曾經不可一世的項氏徹底消失了。

  • 8 # 花開水不流

    項伯(?-前192年),名纏,字伯,出生於下相,戰國末期的楚國貴族。他是項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殺了人,跟隨韓公子張良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躲避。

    項梁起事,後立熊心為楚懷王,項伯為左尹。楚軍北救趙,隨項羽一起北上。後又隨項羽進入關中。曾在鴻門宴中保護劉邦。

    漢王朝建立後,劉邦為感念項伯當年在鴻門宴時的解救之恩,賜劉姓,並封為射陽侯。

    西漢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去世,嗣子睢有罪,不得代,國除。

    項羽戰敗死去之後,劉邦赦免了所有的項氏家族都不殺,並賜姓為劉。項伯在秦國時起跟隨諸侯滅掉秦國,鴻門宴又為劉邦護駕,因此被封為射陽侯。他的封國位置在今江蘇寶應縣射陽湖鎮東部。

    在孝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項伯去世,他的後代項睢有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國滅亡,他的封地歸入西漢朝廷。

  • 9 # 玉成

    楚漢爭霸以項羽自刎而死的結局收場後,楚地全部降於漢,唯獨魯地不降。

    早先項羽被楚懷王封為魯公,魯地堅守不降,漢兵本打算大軍壓進屠之,因為魯地守禮義,為項羽寧死不屈,便把項羽的頭拿來給魯地父兄看,如此才降。

    劉邦以魯公之禮葬項羽於谷城,為其發哀,泣之而去。

    對於所有的項氏族人,劉邦一個都沒有誅殺,念及當年鴻門宴上項伯以身護己之情,劉邦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是項氏族人,賜姓劉氏。

    此後孝惠帝三年,項伯去世,其後代項睢有罪,不能繼承爵位,封地歸入朝廷。

  • 10 # 楓葉0829

    項伯的結局看起來還是不錯的,算是個富家翁吧。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感念其鴻門宴之上的幫助,封其為射陽侯,位於江蘇省寶應縣射陽湖鎮,雖說不上是什麼太好的地方,在當時也算是不錯了。之後歷史上基本就沒有記載項伯的事蹟了,最後記載的就是西漢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去世,嗣子睢有罪,不得代,國除。惠帝三年的時候,項伯就死了,項伯的兒子因為有罪不能繼承,所以射陽侯國也就沒了。

    歷史中還記載的一件事是,劉邦為感念項伯當年在鴻門宴時的解救之恩,賜項伯劉姓。當然了後世也有人說這是劉邦為了取消鴻門宴之時與項伯婚約一事,因為古人有同姓不婚的禁忌。

    所以總得來說項伯的結局還可以,雖權勢不大,但也算是個富家翁。

  • 11 # 姐姐的故事會

    項伯是項羽的親叔叔,雖然從血緣關係來看,項伯和項羽更親近,但是,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項伯卻一次次地幫劉邦,拖住了項羽的大腿。

    除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鴻門宴一局,項伯捨身護劉邦之外,還有兩次,項伯出手,直接決定了漢家天下之後一百年的走向。

    貴族公子的遊蕩生活

    項伯是項羽的叔叔,屬於貴族一列。

    他的父親是楚國名將項燕,在公元前224年,被秦國名將王翦打敗後自殺。

    他有兩個哥哥,一個是項羽的父親,具體名字說法很多,在這裡不做過多考究;另一個哥哥就是項梁,也就是帶著項羽打仗的那位。

    至於項伯,早年因為觸犯秦律(殺人),被迫流亡。

    在這途中,遇見了同樣流亡在外的南韓貴族張良。

    兩人一見如故,張良還幫助項伯躲過追捕,直到秦末農民起義,大家揭竿而起,項伯才回到哥哥軍中,開始跟隨哥哥的部隊一起反秦。

    之後,為了讓起義軍名正言順,項梁拉來了楚懷王孫子熊心為楚王,自封為武信君,而將項伯封為左尹,相當於副丞相。

    而此時,看到楚國復國的張良也很心動,於是,也找來韓王的後人,韓王成,將其立為新的韓王,自己做司徒,也算是接了爺爺和爸爸的班。

    這個時候,項梁是很支援張良了,畢竟兩人的理想和志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回復秦以前的秩序,讓各國從新鼎力起來。

    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一年時間,項梁就在定陶被秦軍幹掉了,兵權交接到了項羽手上。

    項羽和張良的關係並不好,不對,可以說項羽和所有謀士的關係都不是很好,所以,在繼續征討秦軍的道路上,張良和劉邦也就越走越近了。

    項伯三次幫忙,助劉邦定天下

    此後,劉邦用張良的計,先入關中,攻入咸陽,雖然身體不由自主地放縱了一把,但是,在張良的規勸下,還是管住了下半身,將咸陽城封起來,秋毫不犯。

    只是,不知道是聽了誰的爛主意,居然讓人封了函谷關,不讓項羽進來。

    項羽一路和秦軍硬剛,打到函谷關時,才知道劉邦已經在裡面了,正是一肚子的 火氣呢。

    加上亞父范增說劉邦心懷不軌,而劉邦手下的曹無傷還密電項羽,說劉邦要稱王。

    於是,項羽準備點齊兵馬,直接要將劉邦給削了。

    項伯一聽項羽和范增的這個計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好兄弟張良。

    張良是被韓王成借給劉邦的,他不算是劉邦的人,但是,此時張良就在劉邦軍中,兩軍交戰,刀劍無眼,萬一誤傷了自己好兄弟怎麼辦?

    於是,他連夜奔入劉邦軍中,要勸張良和自己一起離開。

    腦子是個好東西,很多時候,沒腦子的人做事,結果總是和自己想象的南轅北轍。

    在見到張良後,項伯給張良簡單說了項羽他們的計劃,拉著張良就要跑路。

    可張良卻說,自己要去給劉邦說拜拜。

    等張良回啦,他不但不走了,還帶項伯去見了劉邦。

    一頓吃喝下來,劉邦居然還和項伯扯上了兒女親家。

    這結局,在項伯從楚軍營出來的時候,可是萬萬沒想到的啊!

    於是,按照張良的安排,項伯回去幫劉邦解釋,劉邦之所以封關封城,秋毫不犯,全是在等著項羽啊!

    並且在第二天,劉邦還帶著張良樊噲親自來和項羽解釋。

    這誠意也是剛剛的。

    有人說,為啥劉邦知道項羽要殺自己還去鴻門宴,直接在家裡蹲著不就行了嗎?

    哎,那是因為劉邦太瞭解自己的實力了。

    項羽屯兵40萬,劉邦才10萬軍,就算給劉邦40萬,項羽不要十萬都能把他給打趴下,何況現在現在項羽比自己多這麼多的兵了。

    與其等著殺紅眼的項羽來削自己,不如事先過來賣乖服軟,看能否博一次生機。

    當然,大家都知道,鴻門宴啊,劉邦險象環生,范增一次次明示暗示項羽要殺劉邦,項羽抹不開面子,下不了手。

    最後,范增讓項莊上來舞劍,意在沛公啊。

    此時,我們本集的主人公項伯就要發揮他的大作用了。

    他看到項莊的劍離劉邦越來越近,乾脆自己拔出佩劍,擋在了劉邦面前,和項莊來了個雙人舞劍。

    你說,一男一女雙人舞好看,你這一老一少兩男的舞起來有啥好看的?

    面對項伯這樣的黃金人肉盾牌,項莊也是無從下手,最後,張良把樊噲叫進來,才結束了這場意在沛公的舞劍表演。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劉邦乘上廁所的時機跑回了自己軍營,而因為劉邦直接開門將項羽迎進了咸陽,所以,項羽也沒有再要他的命。

    在封王的時候,還給他封了個漢王,地方還不小,只是都是巴蜀地區的荒蕪之地。

    劉邦保住了性命,還得到這個漢王的封號,慶幸之餘,也給了一部分錢給張良表示感謝。

    張良轉手,將這些錢又都給了項伯。

    所以,在劉邦想要漢中之地的時候,項伯也在項羽跟前說好話,最後,讓劉邦如願,拿到了漢中這塊寶地。

    漢中這個地方呢,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可以說是劉邦想要從巴蜀再出來的必經之地。

    如果這一個地方被別人守住了,那麼他的暗渡陳倉就沒有辦法實現。

    所以,在入蜀之前,張良建議讓他問項羽要來了漢中這塊地方。

    項羽是要榮歸故里的,他不喜歡中原這點地方,所以,這邊邊角角地,給誰都一樣,加上項伯地遊說,便將漢中劃給了劉邦。

    而在劉邦入蜀後,張良也回到了韓王成身邊輔佐。

    但好死不死,項羽把韓王成給剁了,加上劉邦終於從巴蜀這邊爬出來了,於是,張良正式投到了劉邦的麾下。

    等項伯和劉邦再次遙遙相見,已經到了成皋之戰的後期,楚漢兩軍的決戰在即,項羽要和劉邦單挑,劉邦卻閉門不見。

    都知道,項羽是出了名的閃電戰高手,給他3萬兵,能把劉邦50萬軍打得四下潰散。

    而如今,劉邦不管怎麼樣,就是不出來和項羽正面剛,讓項羽空有一身力氣沒處使。

    最後,項羽直接上鍋,對著劉邦喊:你要是再不退兵,我就燒水煮了你老爹!

    劉邦一聽,笑道:“當初在楚懷王面前,我們可是拜把子的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你爹,待會順便給我送碗湯喝!”

    項羽貴族出生,哪裡見過竟然有這樣無賴的人,對自己父親老婆的生死都可以置之不理。

    被氣壞了的項羽拔出劍,準備乾脆將劉太公給剁了。

    一旁的項伯趕忙拉住他說:“對面那位顯然是有心天下的,做大事的人,他才不會管自己親人的死活呢。你現在殺了這些人,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反而讓自己的名聲不好啊!”

    項伯曰:“天下大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項王從之。《史記。項羽本紀》

    經過項伯的勸說,項羽最終沒有殺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呂雉。並在之後,將二人放回了漢軍營。

    結局

    再之後,項羽被劉邦逼到烏江,含恨自刎,四體被漢軍哄搶,以求軍功。

    項伯帶著族人投降劉邦,劉邦大方地封他為射陽侯,並賜姓劉。

    項氏的其他族人也一併得到豁免,封侯者共有4人。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史記。項羽本紀》

    又過了14年,在漢惠帝三年,項伯才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以72歲的高齡去世。

    去世後,原本的侯爵因為嫡子劉睢犯了罪所以不能繼承,國除。

    後記

    總觀項伯的一生,說他大義滅親也好,說他通敵叛國也罷,我們站在歷史的背後,不由得感嘆一句,正是項伯一次次地出手,才成就了我們如今的華夏漢文化。

    如果沒有項伯,劉邦會死,呂后會死,那麼,大漢有可能不復存在。

    或許,項伯早就看出,劉邦才是那個天選之人,所以才一路守護。

    也或許,他只是單純地按照自己喜好行事。

    但不管怎麼樣,他都有意無意地為今天漢族的存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 12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項羽死後,劉邦對待項伯還算不錯,沒有加害項伯,還封項伯射陽侯。

    項伯是有恩於劉邦的,劉邦先入關中,並阻擋項羽大軍入關,項羽聽從范增的建議,打算攻擊霸上的劉邦軍隊,項伯得到訊息,趕緊來到劉邦軍營,來見劉邦的謀士張良。原來項伯落難的時候,張良曾經救過項伯,項伯此來是來報恩的,他要張良趕緊逃跑,天一亮項羽就要發動進攻了。

    張良得到訊息,對項伯表示感謝,但他堅持要告訴劉邦,項伯只好等張良,張良見到劉邦後,建議劉邦向項羽示弱,避免開戰,劉邦也知道和項羽實力懸殊太大,開戰無異於送死,就把項伯請進來,在項伯面前訴苦,說自己如何對項羽忠誠,讓項伯在項羽面前給自己說好話,而且和項伯結成兒女親家,兩人成了親戚關係,項伯也對得起劉邦,在項羽面前為劉邦開脫,項羽取消了攻打劉邦的計劃,這是項伯第一次背叛項羽,救劉邦一命。

    項羽打算在鴻門設宴,讓劉邦來見,解釋誤會,酒席宴上,劉邦充分發揮了忽悠的本領,讓項羽放棄了殺劉邦的念頭,劉邦過了項羽這一關,但項羽謀士范增可不好糊弄,他認定以後和項羽爭天下的就是劉邦,所以屢次暗示項羽殺劉邦,但項羽沒反應,范增決定先殺了劉邦在說。

    范增提議,讓項莊在酒席宴上舞劍助興,其實暗地告訴項莊,殺了劉邦。這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來歷。都是武將出身,以武助興也很正常,項羽沒有多想,就答應了。項伯比項羽腦瓜子好使,他見項莊舞劍,眼瞟著劉邦,心裡就明白了,暗暗得罵道:小兔崽子,你想殺害我的親家嗎,於是項伯拔出寶劍,擋在劉邦跟前說:“一人舞劍沒意思,我來和你對舞吧、”項伯是項莊的叔叔,有項伯擋著,項莊也不敢造次,就這樣項伯又救了劉邦一命。

    劉邦逃了性命,和項羽打了四年楚漢戰爭,最終劉邦取得了勝利,劉邦建立漢朝後,也沒有忘記項伯,他賜項伯劉姓,封項伯射陽侯,但親家的事再也沒有提起。

    總結:項伯是項羽的叔叔,因為在鴻門宴保護劉邦,項羽敗亡後,劉邦沒有處置他,還給項伯封了官,項伯的結局還是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