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漠刀客

    太平天國早期朝廷腐敗,官員頃扎,有些地方官暗助太平軍,趁火打劫,魚肉百姓,曾在湖南招團練也破地方官刁難,還破趕的居無定所,最後是湖北胡林翼把他收留,早期多戰敗不足為奇

  • 2 # 和螺螄

    曾國藩本來就不是什麼軍事人才。這個是有定論的。但是當時太平軍對鄉村社會結構的破壞造成了知識分子,士紳群體,西方買辦的痛恨。所以,老曾越輸越強,中間幾次失敗,都只是軍事上的,只能說過程很曲折。

  • 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曾國藩早期兩次“跳水”自殺的經歷,結合他自己作的總結,看看我們能否得到什麼啟發。

    靖港之敗,丟人的初陣

    太平軍西征一路勢如破竹,攻下武昌後開始進攻湖南。

    曾國藩該出場了。任你之前和咸豐吹噓什麼方法論,什麼牛逼見解,現在醜媳婦、俊媳婦,都得出來見見公婆了!

    在太平軍接近長沙時,林紹璋領大隊取道湘潭,攻破長沙。

    曾國藩以塔齊布等人領軍往湘潭作戰。塔齊布深知太平軍善於反客為主,以守為攻,因此,迅速發起進攻,初戰得利。

    曾國藩在得知塔齊布初戰順利時,意識到,如果他領軍攻下靖港,就可以抄襲湘潭太平軍後路,令湖南太平軍收尾不能兼顧。而此時,湖南太平軍多已經在湘潭方向作戰了,靖港太平軍只有數百人!因此,老曾意氣風發地親自領軍攻打靖港了。

    曾國藩攻取靖港,可以使湖南太平軍首尾不能兼顧,完全被動。曾國藩打仗雖臨陣不足,但戰略頭腦還是很清晰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曾國藩軍到達靖港後,南風驟起,河流迅急!水戰中,順風可是很大的優勢!於是,湘軍水師立刻趁勢進攻太平軍。

    可是,此時的太平軍也是身經百戰的部隊,讓你這一衝就掛了還混個屁!立刻組織火力炮擊湘軍。湘軍順風而進,易進難退,進攻不利,只得降帆往對岸暫避。

    太平軍迅速組織小船開始圍攻湘軍水師,或奪船,或燒船。湘軍水師只得棄船登岸而逃。

    曾國藩立刻組織陸軍前往解救。可是,這些陸軍的表現更是大跌眼鏡!先是搭浮橋搭了個豆腐渣,橋塌了,淹死湘軍無數。隨後,湘軍接戰時,陸軍兵勇看到水師兄弟奔跑的慘狀,也都開始潰散了!

    曾國藩奮力制止逃散,卻制止不住!

    眼看著自己苦心操練的軍隊如此不堪,羞愧難當的曾國藩想跳河自盡。其實```也許曾國藩後來想通了,換個領軍將領,湘軍士兵並非這麼不堪。

    可以想象曾國藩的心情。他效仿戚繼光,苦心打造的軍隊,花費朝廷餉銀巨大,開著高出綠營數倍的軍餉打造出來的軍隊,居然如此不堪!2000多人去進攻只有數百人的太平軍,居然打成了個笑話!

    幸虧,他這邊以多打少被打成了笑話,湘潭方向的塔齊布以少打多把林紹璋打成了笑話!

    因此,靖港之敗丟人是丟人,但曾國藩的湘軍保住了湖南,太平軍撤出湖南了。

    湖口之戰,佔盡優勢被石達開反殺

    湘潭靖港戰役,儘管曾國藩本人丟人丟到家了,不過起碼證明了湘軍的戰力不賴!朝廷加大了對曾國藩的支援!

    在得到更多資源和支援後,湘軍出省作戰,一路收復武昌等地,又在田家鎮大破秦日綱,進逼九江,氣勢如虹。

    為了扭轉局面,太平天國石達開抵達九江前線,開始組織防禦;而曾國藩也親自抵達了戰場;雙方主帥臨陣,大戰一觸即發。

    雖然都是主帥,但要說臨陣指揮,曾國藩跟石達開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曾國藩先是連番發起進攻,九江、湖口,轉來轉去,一處也沒有進展。

    接戰中,石達開等人發現了湘軍水師的命門:大小船配合起來威力確實大,但分開作戰則弱點明顯!

    隨後,石達開、羅大綱將計就計,搞出了一個僅能透過小船的“薄弱口”,湘軍水師的小船立刻湧入,一路“追擊”得很爽,結果```發現“薄弱口”被太平軍重新封好了!無敵於長江的湘軍水師此時被一分為二了!

    羅大綱迅速組織對滯留在外的湘軍大船的攻擊,利用大船笨重調頭慢的弱點猛攻,湘軍水師損失慘重!

    此戰後,躲到羅澤南軍中的曾國藩又一次“羞愧難當”了!又跳河了!

    這次的羞愧難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佔據優勢卻中計,實在太丟人,太屈辱了!

    湘軍各部早期對太平軍戰績很不錯

    很多朋友認為,天京事變前的湘軍完全不是太平軍的對手,這是誤會。

    事實是:曾國藩老爺子親自指揮的戰鬥確實都很慘,但湘軍各部對太平軍的戰績很不錯!

    湘軍從一開始就是太平軍的勁敵。整體戰績比曾國藩親自指揮要好得多。

    前面說了,曾國藩自己在靖港大敗,可是塔齊布在湘潭的勝利替老曾遮了羞。

    隨後,湘軍一路進擊,連續擊敗太平軍,尤其是重創了太平軍水營,使得湘軍此後一直佔據了制水權,取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在石達開湖口、九江大捷後,湘軍水師被分割成兩部,石達開、韋俊再次攻下武昌,氣勢如虹。

    但他們在試圖進擊湖南時,又為湘軍“平江勇”所敗,被迫在武昌方向暫取守勢,轉兵江西,繼續找老曾去了。

    若非楊秀清調石達開參加東征,老曾掛在南昌的機率還是不小的。

    而在東征取得階段性勝利後,石達開、韋昌輝又繼續回到西面作戰。

    可是,3萬石達開軍配合武昌城內的2萬韋俊軍卻完全奈何不了李續賓的1萬7千湘軍。

    而江西方面,韋昌輝甚至被打得黃蓋(北王的儀仗傘,不是被周瑜打屁股那哥們)都被奪取,自己“走鄉間小道”而逃。

    可見,湘軍始終是太平軍的勁敵。曾國藩屢次丟人,真不是湘軍不行,實在是曾國藩自己臨陣指揮不行!

    曾國藩的反省

    鑑於此,曾國藩作了深刻的反省。

    曾國藩認識到“臨陣指揮,非我所長”,他所長在於戰略規劃、練兵、統籌。因此,此後,曾國藩幾乎沒有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了。

    曾國藩,就這樣以一個不擅臨陣指揮的自我認知率領湘軍贏下了19世紀中國最大的一場戰爭。曾國藩的功業,毛澤東欽佩不已:“餘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

    曾國藩,不擅長臨陣指揮的軍事家。我們也許可以得到的啟發是:做好一個事情,方法很多種,只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好!

    我們常常聽說:銷售,一定要能說會道;管理一定要有威嚴;研發,一定要靜心沉思```等等。於是,有的人自感自己沒有類似的性格特質,就過早地選擇放棄某一個事情,四處轉悠卻始終不得要領。

    果真如此嗎?

    至少我看到的似乎不是這樣。許多頂尖銷售,都不是傳統形象中的口若懸河之人,甚至有些平時看起來有點“傻乎乎”的,可是,他們卻能和客戶建立信賴感,取得更大的戰果;很多優秀的管理者,也並非什麼城府深厚之人,他們以獨特的親和力或強悍的業務能力獲取下屬的尊敬```

    一個事情,有很多做法,當你感覺到工作起來很吃力時,也許不是你不適合這個職業,而是隻是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法。

    也許,您可以再堅持找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不必放棄得太早!

    願您能找到(或最佳化)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順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可以養出一條漂亮的紅龍魚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