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24240562543

    榫卯和釘子都是用在兩個部件連線,要弄清楚它們的優劣,必須從受力分析入手。

    木材和鐵是兩種差異很大的物質,木材質地軟,顯微觀察是多孔結構,而鐵質地堅硬而且緻密。

    用釘子連線兩塊木製部件,一般情況下,釘子的強度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釘子和木材的接觸面,不管是直釘還是木螺絲釘,釘子在進入的時候都會擠壓木材內部,然後靠木材的反作用力夾緊釘子,保持釘子的穩固。也就是靠的是摩擦力,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溫度溼度等環境變化的影響,木材膨脹收縮,接觸面會有微微的蠕動,木材的夾緊力會逐步變小,導致木材的握釘力會逐漸變小。最終會出現釘子鬆動的現象,一旦釘子開始鬆動,這個鬆動的過程就會加速。如果你有使用過釘子連線的椅子,會發現前半年或者一兩年它都很穩固,如果某一天發現它有些晃動,如果不馬上維修,它會很快晃動到你無法使用了。

    釘子連線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釘子頭面積太小,在工廠時已經緊固到足夠力量。但是使用過程中釘頭會慢慢的把木頭壓變形,這個時候釘的圓頭就沒有足夠的壓力了,部件一樣開始出現鬆動,而且鬆動的程序也是越來越快。

    榫卯工藝的連線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純榫卯不用膠水,這種榫卯只有某些硬度特別高的木材可以採用,而且連線部位的結構尺寸還得足夠大,甚至直接影響到造型和使用功能,現代很少採用這種方式。

    現代實木傢俱一般都採用榫卯+膠水的模式,這種方式得益於現代膠水效能的顯著提升。中國古代使用魚漂膠,豬皮膠,後來使用蟲膠,成本高,而且使用非常不方便。現在榫卯連結基本都用木工組立黃膠,使用方便並且效能卓越。把兩塊木頭的平面用黃膠粘接,然後用力撕裂,膠接面完好無損,把木頭撕下來一塊。

    現代榫卯+膠水的連線方式,如果榫卯的精度足夠高,連線後兩個部件基本上可以視同為一個整體部件,如果超過受力限度,基本上都是榫從根部斷裂,而榫卯不會脫離。

    有人可能會擔心膠水的環保性,組立黃膠是水溶膠,也就是用水做溶劑,甲醛含量非常低,而且榫卯結構使用膠水量非常至少,我是專業生產Y椅的,根據我生產Y椅的資料統計,一桶20公斤黃膠,大約可以組裝800到1000把Y椅,計算後一把Y椅耗膠量為25克左右,Y椅共21個榫卯連線,每個榫卯連線用膠只有1克左右,去除被擠出榫卯外擦掉的膠量,估計實際椅子內每個榫卯只有0.5克左右的膠量。

    透過上邊的分析,釘子和榫卯在效能方面的優劣已經非常清楚了。

    在加工製造的過程中,榫卯連線付出的成本要遠遠高於釘子連線。這個很容易明白,不再贅述。

  • 2 # 使用者5821000183003

    樓上沒好好學基礎,釘子給牆和錘子的力是一樣大的,但接觸面積不一樣,導致給牆的壓強遠大於給錘子的壓強,而牆面收到破壞所需的壓強又比錘子(鐵)小,所以牆面受到破壞,釘子進去了。

    如果把釘子反過來使,不盡可能進不去,還可能在錘子上釘出小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語中常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