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道碼

    拆遷後手裡有幾百萬,怎麼錢生錢呢?

    這個問題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法,有人激進投資獲取更大的財富增值,也有人選擇保守的方式將錢全存入銀行。

    幾百萬看起來錢不少,但是真經不起折騰,所以我自己更趨於穩健保值的理念。

    以下方案僅代表我個人的理念,或許不適合所有人,但可以給你提供一些思路參考:

    (1)最穩妥的基礎,將一半的錢大額存單存銀行裡吃利息,按照年息4%計算,這筆收入足夠普通日常生活了。

    (2)每星期拿5000元做基金定投,掌握技巧,長期堅持,綜合年收益一般8%~15%之間。

    (3)買保險,首先把保障類保險買全,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適當買一些年金險作為養老的現金流。

    (4)在現有的工作和生意上追加投資,但不會投資固定資產類,只會投資人脈、技能創新、模式更新…

    最後的重點,也建議大家:

    堅決不投資自己不熟悉的實體行業;

    堅決不投資加槓桿的金融資產;

    堅決不投資任何資金盤。

    身邊有很多拆遷戶的例子,不少人毀於“賭和毒” ,所以即使“飛來橫財”也得過好當下生活。

    猥瑣發育,別浪!

  • 2 # 諾哥哥和晏小妮子

    首先不建議去做生意,我們普通人沒那個頭腦的。我是建議你存在銀行,外面的理財平臺都有跑路的風險,股票之類的很可能虧的你血本無歸。

    如果你有三百萬,我個人給你的建議是存國有銀行的短期理財。

    兩百萬存期限性的短期理財,現在180天和90天的理財收益都有4.1 左右。這個收益資金不算低了,一年下來,你就有八萬多塊錢的利息。這個理財的缺點是,在封閉期內,是不允許提前贖回來的。

    另外一百萬存靈活性隨時可以支取按天記息的活期理財。只要是工作日,隨時都可以取出來,而且是按天記息,每天都可以看見利息。這種活期理財現在得收益在3.5左右,你每天的利息有將近100塊錢。省點花,夠你一天的生活費了。

  • 3 # 知識創造價值

    手裡有幾百萬閒錢,不投資理財就只能被動貶值,購買力越來越低。為了保住自己的財富價值,給題主一些投資理財的建議。

    基於保值目的的投資配置

    如果題主傾向於低風險投資下實現財富的保值,建議投資以下品種:

    銀行大額存單。銀行大額存單實際上還是定期存款,與放在銀行卡上的錢一樣安全。鑑於中國2015年推出了存款保險制度,如果銀行倒閉破產,對50萬以內的存款予以賠償。我們在選擇銀行大額存單時,可以分出50萬以內的資金存在利率較高的小銀行,剩下的則存入工行、建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大行,這樣既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益,又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選擇存入哪家銀行主要就看利率,哪家高就存哪家。目前,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在4%出頭,還是很不錯的。購買國債。國債是絕對安全的投資品種,因為它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債券。2019年最新一期發行的國債,3年期利率為4%,5年期利率為4.27%。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各國紛紛推出零利率、負利率的時代,中國利率可能也將慢慢下降,因此,在購買國債時可以長短期國債搭配,這樣既保持流動性又可以提高收益率。購買國債逆回購。國債逆回購是將錢借給用國債抵押的借款人,安全性等同於國債。有了國債,為什麼還介紹國債逆回購呢?因為國債逆回購相對於國債具有期限短、流動性好、購買方便的優勢。國債逆回購按期限分,有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共9個品種。購買也很方便,通過股票賬戶賣出不同期限的國債逆回購程式碼,就買入了國債逆回購。例如,要買入深市1天期限的國債逆回購,在股票賬戶中賣出131810就可以了,操作跟賣出股票一樣。不過,國債逆回購的收益是不斷變化的,因為期限短收益率相對國債會低一點,一般節假日、月末、季度末和年末國債逆回購利率會階段性衝高。可轉債打新。可轉債打新是小資金低風險獲取較高收益的利器。據估計,2019年每隻可轉債都申購,單賬戶收益接近5000元,而每個賬戶準備10000元至15000元就可以了,操作也很簡單,在股票賬戶點選申購可轉債,如果中籤了,等可轉債上市首日集合競價賣出就好了。提高可轉債打新收益的途徑就是充分利用家人的賬戶,將資金分倉到家人的賬戶,賬戶越多獲取的收益越大。可轉債的缺點就是要記得每日申購,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保值的前提下,獲取一定增值收益的投資配置

    在保值的前提下,要獲取一定的增值收益,那麼就不能只配置上面介紹的幾個投資品種了。投資組合中,就需要加上入雖然有一定風險,但長期來看風險大於收益的投資品行。

  • 4 # 無極龍虎榜

    [祈禱]如果沒有生意頭腦,不建議隨便做生意,另外,高額理財陷阱多。一定要擦亮眼睛!如果頭期真想做生意或做理財,一定要先學習,先熟悉。有經驗才能掙錢!

    1,我們普通人沒那個頭腦的。我是建議你存在銀行,外面的理財平臺都有跑路的風險,股票之類的很可能虧的你血本無歸。

    2,如果你有三百萬,我個人給你的建議是存國有銀行的短期理財。

    3,兩百萬存期限性的短期理財,現在180天和90天的理財收益都有4.1 左右。這個收益資金不算低了,一年下來,你就有八萬多塊錢的利息。這個理財的缺點是,在封閉期內,是不允許提前贖回來的。

    4,另外一百萬存靈活性隨時可以支取按天記息的活期理財。只要是工作日,隨時都可以取出來,而且是按天記息,每天都可以看見利息。這種活期理財現在得收益在3.5左右,你每天的利息有將近100塊錢。省點花,夠你一天的生活費了。

    5,如果在銀行理財,可以去找收益高的大銀行!

  • 5 # 孫大聖歷險記

    感謝邀請!

    首先說結論:先放著,彆著急做理財!

    1. 看得懂,才可能賺錢

    之前在網上很流行一句話:賺錢的能力和認知的能力密切相光,認知不到,憑運氣賺到的錢,都得憑實力虧回去。

    這裡的 認知說的就是看得懂。

    10年前,我們對於10%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不屑一顧,那時候市場上15%的理財產品都是能找到的,而且風險是在可承受範圍之內的。

    今天,宣稱10%的理財產品,如果我們入手,大概率就是當做韭菜被割掉了,就好像去年開始的P2P暴雷大潮,讓多少人的資產一夜清零。

    2. 一步一步的看懂

    看得懂什麼?

    看得懂目前的總體的情況。當我們逛商場向上樓的時候,走向上的扶梯會很快,但是如果走向下的扶梯,如果自己跑得快也是能上樓,但是要費盡很多。這和賺錢一個道理,我們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即便站著,也能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值而獲益,如果環境不好,那如果盲目的亂投資,大概率的事情就是虧損。

    看得懂自己。自己對於虧損這件事兒怎麼看?如果覺得完全可以忍受虧損50%以上,那麼您就是一個激進型的投資者,如果只能忍受10%的虧損,那麼大概率您是一個平衡性的投資者,如果完全不能忍受虧損,那您可能是一個極度保守型的投資者。不同的投資者,對應的產品型別是不同的,理財除了順勢,也是要順心,為了理財整天提心吊膽,那就不好了。

    看得懂產品。市場上的產品很多,不同的產品特性也不一樣,總體來說金融產品離不開三個特性,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很多時候大家過分強調了收益性,其實不同產品在這三個特性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比如炒股,收益性很高,流動性也還不錯,但是安全性非常低,而定期存款,收益性一般,流動性一般,安全性非常的高。我們家庭做理財就是通過搭配,實現資金保值、增值。

    3. 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放著

    看懂了以上的這些,說明我們可以開始理財了。

    剛才也說了,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財富的保值增值,那麼搭配就是很重要的了。

    一般分為三部分:

    1)偏重於流動性:畢竟平常要花錢,這部分主要是保證家裡平常需要花的錢不至於沒有。這部分資產包括貨幣基金,銀行定期存款等;

    2)偏重於收益性:這部分主要是讓資產增值,但是安全性就會欠缺,就好像衝鋒隊,是有可能損失的,但是也是必要的。這不包括信託、股權、股票、房產等。

    3)偏重於安全性:這部分是整個資產的穩定器,也是家庭資產的資金池,可以對於流動性和收益性的資產進行補充。這部分包括保險、固定收益類債券等

    對於您來說,需要判斷目前自己看懂到哪部分了,如果沒有任何頭緒,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放著,哪怕是存一個定期,也比盲目進行投資要好。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計分錄必須遵守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原則,不可多借多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