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夕談

    感謝邀約。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感謝指正。說到民國女子,很多人都會想到林徽因,陸小曼,阮玲玉,胡蝶,周璇等等,她們或是有才或是美豔,個個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他們有的留下了不朽的著作,有的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們當然值得被人們所銘記,但是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那個最不美麗,最不出名,卻活出最好自己的張幼儀。說到張幼儀,所有人最先想到的不是她本身,而是改變她一生命運的那個男人,那個寫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浪漫主義詩人,那個一輩子都在追求真愛的才子詩人。因為他狠心的拋棄,因為那個在她懷孕期間逼她打掉親生孩子的男人,張幼儀不得不作為最痛苦的決定,同意徐志摩的離婚,也因為這個男人的決絕,她才活出了精彩的一生。“你們總是問我愛不愛徐志摩,可你要曉得,我是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稱為‘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在和徐離婚後,挺著大肚子,張幼儀在兄長的幫助下去了德國柏林,並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徐志摩又來了,不是看望虛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帶著一份離婚協議書,讓張幼儀在上面簽字。她知道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她不得不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了字,離婚後不久,她就生下了次子彼得。異國他鄉,張幼儀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努力學習德國,甚至還考上了德國裴斯塔洛齊學院。然而,精心照料的兒子卻因病夭折,張幼儀決定回國了。離婚後的張幼儀成為了女強人,擔任服裝公司總經理、女子銀行總裁,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如此,離婚後的張幼儀還一直照顧徐志摩的雙親,把徐家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在徐志摩飛機失事後,她也盡心竭力的去處理徐志摩的後事,“她是極有風度的一位少婦,樸實而幹練,給人極好的印象。”這是梁實秋對她的評價。晚年的她活出了自己,擁有了幸福的家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這樣的一位歷經磨難卻依舊大放異彩的女性,不得不叫人欽佩。

    讓你們最記憶深刻的是哪位傳奇女性,歡迎一起來討論。

  • 2 # 惪州元良1978

    林徽因不但長得美,而且還有才,追求她的人太多。一次,林徽因閒著無聊,看到了眼前追求自己的這些人,就跟他們打賭,誰要是能把城內剛上市的橘子買給他,誰就對她最真心。梁思成一聽有戲,騎著摩托車飛一般地去買橘子,結果在東安市場外跟章宗祥的汽車撞了,差點兒掛了,因禍得福,把林徽因追到手。

    林徽因是當時的大眾情人,許多人都想和她結識。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後,梁思成不太喜歡做家務。林徽因在給別人寫的信中這樣寫道:“讓思成做家務,刷個碗也能刷七八個小時。各種雜事他都不管,就跟火車站一樣,那麼多車開來,我是站長,累死都喘不過氣兒來,他卻當火車站,跟沒事的人一樣,杵那就行了。

  • 3 # 五月早晨

    林徽因,人間四月天。

    設計了新中國的國徽,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東北大學的建築系,還設計了東北大學“白山黑水”的校徽。

    抗戰期間考察中國古建築,手繪古建結構圖。

    她為自己的人生結語是:建築師林徽因。

  • 4 # 天刑17

    既然是說記憶最深刻的,那就自然只能憑記憶來寫。

    我腦海裡第一個出來的,居然是民國北大校花:馬鈺。

    不為別的,就為她不和老男人搞事情,不破壞人家家庭,嫁給追求自己年貌相當的普通海關官員,然後恩恩愛愛的過了一生,一生一世一雙人,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合適的年齡,有了合適的追求者,談了正常的戀愛,正常的結婚,平平淡淡的相守一生,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其餘的絕大多數所謂民國知名女性,多數都是各種或跌宕起伏,或顛沛流離的生活,淨搞些你愛我我不愛你,你不愛我我偏愛你,我愛你同時也愛他,渣男蕩女一堆堆,也就個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算是另一個好的,可惜結局一般,所以也不推薦。

    然後,那個完顏童記,前半生保守清高,後半生倒追,最後清清白白的來,清清白白的走,活的自我,也算是個人物。

    印象好些的,也就這三了。

  • 5 # 墨影心雲

    林微因

    富有才情,

    長像靈動美麗,

    又是著名建築學家。

    且另才子徐志摩、哲學家金嶽霖、建築學家梁思成為之動容愛慕

  • 6 # 老先生8899

    宋美齡,她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她在美國遊說愛國人士和美國政府支援中國人民抗戰,為中國抗戰在美募捐!

  • 7 # 老西百科

    如果說記憶深刻,民國女人各有各的精緻,那是一個博大的時代,但如果說再過一百年,民國女人裡還能被拿出來說的,除了宋家三姐妹。恐怕也只有張愛玲和陸小曼算得上一代風流。張愛玲靠的是文才。靠得是對於戀愛的突破。

    談民國,戀愛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民國的戀愛具有反封建的性質。儘管現在很多人認為陸小曼出軌徐志摩,那是姦夫淫婦,罪無可恕,但在當時,陸和徐具有先鋒作用,陸小曼和離婚,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都是開天闢地的事情。儘管最後兩人的戀愛是失敗了,因為婚姻和戀愛畢竟不同,但對於後世的垂範作用,依舊不可忽視。

    看過關於陸小曼的一本傳記叫《半生素衣》。素衣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夫君別我應惆悵,十五年來識素衣。” 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歸來應被青山笑,可惜緇塵染素衣。”這是作家伊北“民國傳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全書從不同角度為切入點,敘寫了陸小曼的一生傳奇。素衣比喻清白的操守。有趣的是,陸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之後,卻和翁瑞午在一起,肉體上談不上清白,但在精神上,她卻始終堅持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徐志摩的前妻。她和翁瑞午也說明過這一點。

    在放浪與單純之間,陸小曼沒有選擇中間道路,而是走在兩個極端,她的信仰,曾經是愛情。這是她偉大的地方。她的痛苦,恰恰因為信仰的破滅——愛情的失落。伊北的這部陸小曼的傳記《半生素衣》,可貴就可貴在有態度,是一個文人寫的傳記。他後來寫《蚤滿華袍》,寫張愛玲的後半生,避開了前半生,也是著力於張愛玲對於文學的執著,立意巧妙。

    更值得探究的,是陸小曼和翁瑞午的私生女的關係。這個私生女是翁瑞午和一個跟他學戲曲的女學生生的,生下來之後,沒有名分,最後是陸小曼撫養她,一直到陸小曼去世。這個私生女現在應該還在世,她的故事,又是一段傳奇。所以說伊北寫的民國故事都有趣,因為你可以從中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民國,不一樣的民國女性。他只寫過一本虛構題材的民國故事,叫《素手紅塵》,題記很有意思,叫“最美不過,憑一雙素手,劈開那紅塵”。素手劈紅塵,多麼有趣的比擬。

    民國,真是一個混沌的時代。紅塵的提法也特別好,旖旎有味道,人間如果有情,就應該是紅色的煙塵。

  • 8 # 天道酬勤66

    林微因,偉大的女性,偉大的建築學家,為我國古代建築的保護和傳承嘔心瀝血,曾經和丈夫梁思成為保留北京古城牆躺在城牆下,來阻止和保護古建築,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古建築遺產。

  • 9 # Au30

    非林徽因不可!此弱女子成就了三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庸。沒有她我們讀不到《再別康橋》、看不到現存80%的中國古建築、看不到《神鵰俠侶》的尹志平、《天龍八部》的慕容復和雲中鶴。林徽因在康橋和徐志摩的一面之緣,催生了一個拋妻棄子的世紀渣男;後面有了正確選擇跟了梁思成,才成就了中國古建築史;有個渣男表哥,金庸老爺子不好當面罵,只好寫進小說裡。"小龍女”是老爺子單相思的蝴蝶不假,”尹志平”至少有一半是影射他表哥;"慕容復”就不用說了;”王語嫣""說不定就是指林徽因;淫魔大盜:"雲中鶴”更是徐志摩的筆名之一!

  • 10 # 美好一六八

    民國時期女子中記憶的很多,有犧牲的,也有生存的,她們以參天大樹和鷹擊九天般的胸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鬥終身。很多身為人母和剛入花季的女子拋頭顱,灑熱血,為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獻出寶貴而年輕的生命。

    巾幗英雄趙一曼,寧死不屈,同敵人作不屈不撓的鬥爭。烈士向警予,至生命於度外,和敵人作殊死搏鬥。“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年僅十六歲於反動派作針鋒相對的鬥爭。不畏強暴的楊開慧,在白色恐怖下帶領婦女砸破枷鎖。革命烈士舉不勝舉,她們的事蹟一直在我們的腦海裡縈迴,她們的名字永遠成為我們乃至千秋萬代的記憶。她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中華兒女的民族魂。

  • 11 # 夜雪憶文

    林徽因女士。她是中國現代有影響的建築學家和作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僅51歲。

    作為男性,我還是很崇拜她的。

  • 12 # 活的要有個樣1

    說起民國女子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張愛玲、林徽因等。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民國女子是張幼儀,能夠讓大家認識她也是因為她的先生徐志摩。我喜歡的是從被拋棄到自強自立,她讓生命散發出了光。在那樣的年代離婚是一個很不光彩的事,能夠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並活出自己的光彩不是每個女人可以做的到的。現在的女人遇到這種情況也會為了孩子忍下去吧。畢竟愛情可以任性,婚姻卻不能兒戲。

    在那個沒有美顏的年代,張幼儀一眼就這樣決定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和終生幸福的寄託。徐志摩一開始就對這個土包子打扮的張幼儀沒有好感,只是因為是父母包辦自己無法決定才答應了這門親事。婚後,張幼儀也是本分的做好一個妻子該做的事情。有了孩子也是把自己的全部給了孩子和愛人。怎然,生活給了她重重的打擊,徐志摩居然要做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張幼儀肯定是不願的,可是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能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已。

    也是離婚後的她才活出了自己人生的光彩。對於大部分的女人來說,婚姻就意味著選擇了未知的餘生,前方旅途遙遠並不能一眼望穿。未來有趣的地方總有我們看不到的,就像手裡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顏色。

    一個懂得生活的女人不會把自己的幸福交給別人,因為沒有人能夠許諾你美好的未來。希望我們都會像張幼儀一樣,許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甚至給別人一個美好的未來。

  • 13 # 不沉的經遠

    提到民國女性,第一個想起來的是宋慶齡先生。

    在古代“先生”並非特指男性,而是指對方值得自己學習,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而如果被很多人以“先生”稱呼,則表明這個德高望重。當然,以前因為對女性有相當的歧視,女性極少在外面拋頭露面,因此“先生”這個稱呼往往侷限於男性。

    在民國時期,隨著女性地位的提到,一些接受過教育的女性,因為她們的在不同的領域做取得了突出的貢獻,因此也被稱為“先生”,而宋慶齡就是其中之一。

    宋慶齡是孫中山好友宋嘉樹的次女,1913年大學畢業後就擔任了孫中山的秘書。兩年後,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和孫中山結婚。婚後宋慶齡依然積極支援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協助起草、整理檔案、電文、宣言,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宋慶齡為了革命事業可以說是奮不顧身。1922年陳炯明發動叛變,炮轟總統府時,宋慶齡為了掩護孫中山撤退,自己留下來吸引叛軍,最後才在衛隊的保護下離開。

    在412以後,宋慶齡拒絕了蔣介石、汪精衛等人的拉攏,積極支援革命事業,在革命最困難時期給予了很多幫助。抗戰時期,宋慶齡也積極支援抗戰。

    1949年以後,宋慶齡先生又積極投身婦女、兒童事業,為婦女、兒童謀求福利。她雖然自己沒有子女,卻造福了千千萬萬的兒童。

    宋慶齡先生一片公心,她為中國所做的一切將永載史冊。

  • 14 # zj史海拾貝

    何香凝是民國曆史上的一位奇女子,也是偉大的婦女運動傑出領袖,她愛國報國,剛正不阿,敢於當面頂撞、羞辱蔣介石,又積極支援幫助共產黨,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何香凝(1878.06.27-1972.09.01),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 ,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1905年,她參加了孫中山創立的同盟會,成為同盟會最早的女會員之一,她和丈夫廖仲凱都是孫中山堅定的支持者,積極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她丈夫廖仲凱是黃埔軍校第一任黨代表。1924年1月,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她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婦女部部長,兼管廣東省的婦女工作。 1925年2月,孫中山病重,何香凝赴北京照看。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何香凝是遺囑見證人之一併在遺囑上簽字。

    在漫長的中國革命程序中,她始終與共產黨人站在一起,堅定地支援中國革命。她堅決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曾給蔣介石寄去了一套自己的衣服,還有一首詩:“枉自稱男兒,甘受倭奴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儕婦女們,願赴沙場死。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在抗戰中,她和宋慶齡一起四處奔走,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之中。創辦了傷兵醫院,成立了慰勞隊、救護隊、難民救濟隊,在上海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婦女抗日團體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自任主席兼總務組長,號召全國婦女組織起來,“為了中華的自由解放,奮鬥到底。

    她的兒子廖承志,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參加過長征,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曾任中央政府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等職。

    她的孫子廖暉,曾擔任過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跟奶奶、父親一樣都是副國級。

  • 15 # 弓長囚牛

    有一句形容張愛玲話我印象深刻-一身才華,一生不幸,可憐,可悲,可嘆,可痛,可慘!

    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緻卻除此之外別無第二人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

    張愛玲的才情在於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讓你自己感覺到!她告訴你,但是她不炫耀!

    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最後的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一度又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裡,母親不久就又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爭,只得去讀香港大學,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只得回到上海來。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本來在文壇成名是件好事,可是這在解放後居然成了罪狀,最後只得遠走它鄉!

    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

    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標孤高。她在文章裡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著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一時無二,然而幾十年後,她在美國又深居淺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說:“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 16 # 王二講史

    民國是一個作家輩出的時代,除了魯迅、胡適,沈從文這些男性作家,還有眾多名流後世的女性作家。說起民國女作家,可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林徽因和張愛玲,但也有人說印象最深刻的是蕭紅,想必讀者們除了對她的《呼蘭河傳》愛不釋手,對她的三段失敗的感情也印象頗深。

    有人說“遇人不淑”是蕭紅一生的主旋律,也有人說蕭紅是被毀在渣男手裡的民國才女,她一生錯嫁三個男人,兩次孕中分手,半生遭遇冷眼,僅31歲就病重逝世,連她自己都說:“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那麼蕭紅到底遭遇了怎樣的感情挫折呢?未婚先孕,遭第一任丈夫拋棄

    1911年,蕭紅出身在東北一家地主家庭,原名張秀環,蕭紅,是最為讀者熟知的筆名。蕭紅幼年喪母,父親再娶後,繼母和蕭紅姐弟關係極為糟糕。

    蕭紅在讀初中時,家裡給她找了一份“門當戶對”的親事,男方叫汪恩甲,出身商人家庭。1929年,最疼愛蕭紅的祖父去世,第二年蕭紅初中畢業。蕭紅對家庭已經沒有感情,再加上對婚事不滿,於是她不顧家人反對孤身前往北平求學。

    1931年,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中旬,二人回到哈爾濱,並且共同居住在了一起。不久之後蕭紅懷孕,汪家卻拒絕接納蕭紅,汪恩甲的哥哥拒絕相信曾經逃婚的蕭紅懷的是汪家的孩子。於是蕭紅將汪恩甲告上公堂,不料汪恩甲卻站在了家人一邊,並將懷孕的蕭紅拋棄在了一家旅館,留給她的只有拖欠旅館的400多塊錢房租。

    這是蕭紅第一次孕中分手,孩子出生後因無力撫養被送人,這成了蕭紅一生的痛,她臨終前還在牽掛這個孩子,可惜母子再未相見。

    遭遇出軌和家暴,和第二任丈夫離婚

    被拋棄的蕭紅在走投無路中結識了青年作家蕭軍,二人一見鍾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並且受蕭軍的影響,蕭紅開始走上了寫作之路,1933年5月,蕭紅用筆名“悄吟”發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說《王阿嫂的死》,之後就在文學創作上一發不可收拾,《兩個集》、《跋涉》、《看風箏》等作品陸續發表。

    1934年兩人應好友之邀前往青島,分別做了兩家報刊的編輯,並且在此期間,蕭紅開始給魯迅寫信。

    後來二人因為報刊停發而失去工作,於是前往上海投奔魯迅,魯迅非常欣賞蕭紅的才華,為她四處聯絡出版社,在被數家出版社拒絕後,1935年12月,蕭紅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生死場》發表,並引起文壇轟動,蕭紅一舉成名,蕭紅這個筆名也正是在這部作品首次使用。

    但這時蕭紅卻再次遭遇了感情挫折,蕭軍背叛了他們的愛情,有了出軌行為,他這樣評價自己和蕭紅的婚姻:

    她單純、淳厚、倔強,有才能,我愛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而且伴隨著婚內出軌,蕭軍還曾有過家暴行為,這一點,在蕭紅去世很多年後,蕭軍在青島故地重遊,親口承認自己“打過蕭紅”。

    後來蕭紅在已經再次懷有身孕的情況下,不顧朋友們反對,結束了這段愛與痛交織的婚姻。這是蕭紅第二次孕中分手,此時正值日軍侵華,民國文人大多向西南大後方撤離,蕭紅在轉移途中生下孩子,不過這個孩子很快就夭折了。第三次婚姻,蕭紅:我對他沒什麼要求

    在與蕭軍分手後不久,蕭紅就嫁給了作家端木蕻良。不過二人並不是“閃婚”,七七事變爆發後,蕭紅和蕭軍前往武漢,在武漢就認識了東北作家端木蕻良。

    蕭紅在孕中堅持和蕭軍分手,這幾乎遭到了他們所有朋友的一致反對,甚至連蕭紅和端木蕻良的婚禮證婚人胡風都不認同蕭紅的做法。在婚禮上,胡風請蕭紅談談和端木蕻良的戀愛。

    蕭紅卻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對端木蕻良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這話說是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但是你品,你仔細品,前一句話沒毛病,後一句話還叫沒要求嗎?這樣的婚姻期待是充滿理想化的,再加上端木蕻良的文人個性,由此帶來的婚後落差,註定了蕭紅的第三段感情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蕭紅第三段感情的波折在婚後不久就開始了,1938年日軍轟炸武漢,端木蕻良獨自去往重慶,留下懷有身孕的蕭紅一個人處在危城之中。儘管後端木蕻良對於自己的離開有著這樣那樣的說辭,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在最危險的時候拋棄過蕭紅。後來蕭紅歷經千辛也去了武漢,但是夫妻的重聚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少欣慰,丈夫的自私懶惰充分暴露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家務歸由蕭紅操持。

    1940年蕭紅和丈夫同往香港,後來疾病纏身入院,1942年1月22日,蕭紅病逝於一所臨時醫院,年僅31歲。

    她在病重中曾留下遺言:“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其實,如果蕭紅一生一帆風順,沒有遭遇那麼多感情波折的話,倒未必能在作品中洞穿人性,看破生死場,自古國家不幸詩家幸,於生活和作家,大抵也是相同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有哪些明星將一手爛牌打成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