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雅不凡青山w3

    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年味是過年時家裡壓粉條,度過了這麼多年,吃過了酸辣粉、螺螄粉等等,留在記憶裡的還是童年的家壓粉條。

    吃一碗酸鹹菜湯搗蒜拌粉條,唇齒留香,餘味縈繞到今天。

    粉面是土豆粉。每年秋收後,家裡會把大的土豆下窖作為一年的蔬菜,小的土豆就洗淨準備加工土豆粉。

    那個時候,村裡家家的大人孩子都足不出戶,坐在炕上,把山藥擦擦架在大瓷盆裡擦土豆,把土豆擦成一大盆一大盆的細靡狀,家裡炕上地下基本擺滿。

    擦土豆不是技術活也不是力氣活,但是卻是熬煎人的活。

    大人擦的時候因為心裡想事:大孩子缺鞋,小孩子少襪子,家裡還需要添置什麼而不小心擦破手。

    小孩子擦的時候因為心裡想著玩,手也不小心擦破了。

    大人孩子手上都貼滿了白膠布。

    土豆本身含的澱粉從土豆靡裡滲透出來,沉澱到盆底。講究的人家多澄幾次水,每過一次水就把盆子上部的雜質清除出去,直至剩下半盆硬硬的雪白的澱粉。

    晾曬土豆粉的時候,在火炕上鋪一塊白粗布,大人們小心翼翼地把盆子裡的溼澱粉,一勺勺地鋪到白布上,一鋪小半炕。

    幹了的土豆澱粉,顏色銀白,質地細膩,握到手裡那種咯吱咯吱的聲響,猶如勞動交響曲,格外悅耳動聽。

    幹一塊收一點。因為土豆澱粉幹了容易外撲,女人們像對待新生嬰兒一樣,把它仔細地收裝到細白洋布口袋裡,單等過年時,做成家人享用的菜餚。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餃子年年有”,當過年謠在小兒的口中響起的時候,大人們也應著景行動起來了。

    壓粉條是一個技術難度很高的活,其中放白礬是技術,放多了,壓出來的粉條硬的如干牛筋,煮不軟、嚼不斷;放少了,壓出來的粉條看似完整,一下鍋裡全成了糊糊。

    我們村裡只有幾個人會幹這活,我母親是第一個,所以每到臘月就有好幾家請我母親去壓粉條。

    我那時候歲數小,母親就帶著我,作為勞動的回報,給我吃一碗。

    壓好的粉條,從開水鍋裡剛撈出來,鮮滑Q彈,澆上早已準備好了的酸鹹菜湯搗蒜,入口還沒有來的及嚼就滑下嗓子眼,唇齒留香,感覺天下美食美味就是這個樣子吧。

    現在物質豐盈,生活水平提高了,享用的美食美味應有盡有。但小時候享用的不多的美食連同親人、鄉村、年味一同留在記憶裡,歷久彌新,永留心中。

  • 2 # 藍菊54

    我記憶中最深刻的年味是,到了臘月初十左右,鄰居們家家泡糯米,排隊用院子唯一的大石磨磨米漿,晾乾後家家初一早飯吃湯圓。還有就是大年三十晚上放鞭炮,一條街都放,全城都放,那個鞭炮爆炸聲此起彼伏,響不絕耳,跨年時刻,聲音震天響。初一吃了甜糯的團圓後逛街,滿地鋪滿了厚厚的碎紅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華畢業做家政是人才浪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