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近日,一段“撒嬌”視頻引發巨大爭議。

在畫面中,一名男子從外面回來。

剛打開家門,身穿JK的女孩立刻就撲了上去,緊緊抱住他。

或許是闊別已久,女孩不時親親男子的臉蛋和嘴,以解相思之情。

為了方便互動,女孩嘗試著跳起來,想用腿環住男子的腰。

眼見試了一兩次後還是跳不上去,女孩很是著急。

只見她迫不及待地抬起一條腿,示意男子用手將她抱起來。

而男子對女孩也是言聽計從。

最終,倆人通過默契配合,圓滿完成了一次“親密互動”。

如果單從視頻來看,這對男女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一對“情侶”。

“親親抱抱舉高高”,像極了情侶間的小情趣。

但事實是,這是一對父女,而且視頻的拍攝者是女孩母親。

可能母親的本意是為了展示家庭幸福、關係和諧。

但對很多旁觀者來說,這尺度已經超越了父女感情。

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過度親密了。

因為從視頻裡面看,裡面這個姑娘年紀也不小了。

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互動。

“不就是玩兒嗎,孩子的思想沒大人那麼複雜!不要小題大做!”

其實這件事最大的爭議就是:

那些類似情人間的親密舉動,能否出現在父女之間?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在很多家庭關係中,父女關係往往都比較和諧。

甚至有時候爸爸對女兒的寵溺,好到連媽媽都會吃醋的地步。

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調侃:

“媽媽就是一個送貨的,人家父女倆才是本家”。

雖說是一句玩笑話,但真不難看出,對於父女間的親密很多人都習以為常。

的確,這不是一件壞事。

父女關係的和諧有助於家庭和諧,也有利於女兒健全人格的養成。

但女兒終究是女兒,一旦被賦予另一重身份,就會導致混亂。

特別是“情人論”的出現,更會將家庭關係推向畸形。

甚者衍生出“生女兒=造情敵”的荒謬言論。

如果你在某音搜索關鍵詞“母女爭寵”,就能看到上千條顛覆你認知的短視頻。

劇情基本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女兒和爸爸才是真愛,媽媽只配當個電燈泡。

在某個視頻裡,媽媽叫女兒吃菜,女兒不耐煩地說:

“不,我不吃。”

爸爸讓女兒吃青菜,“要吃點菜,怎麼能不吃菜呢?”

女兒撒嬌“我不~”

爸爸說“好吧寶貝不吃,媽媽吃”,結果女兒迅速截住了爸爸遞過去的菜。

然後用防賊一樣的眼神看了眼媽媽,說“我要吃”。

被爸爸餵了一口之後,女兒看媽媽的眼神更加得意洋洋。

可見,阻止了爸媽互動,孩子真的非常開心。

除了想“獨佔”爸爸,女兒還喜歡挑釁媽媽:

媽媽越吃醋,女兒就越得意。

比如女兒霸佔了媽媽的床位,依偎在老爹懷裡,嘲笑媽媽今晚只能獨眠。

甚至還攻擊媽媽是隻會下蛋的母雞。

在這些“爭寵”視頻裡,女兒不再是父母的小棉襖,而是老爸的擁護者、老媽的競爭者。

當媽媽喊爸爸“老公”的時候,女兒會情緒激動地反駁:

“這不是你老公,這是我老公!”

而媽媽呢,也不甘示弱。

直接和小姑娘鬥起嘴來,一口一個“我老公”,叫的不亦樂乎。

當然,這些“爭寵”還算比較溫和,還有更激烈的。

老爸跟老媽拌嘴時落了下風,女兒上去就是一腳把老媽踹飛。

出腳之迅猛,令人震驚。

但媽媽們也不是好惹的。

她們為此專門制定了“奪愛攻略”,要給女兒點顏色看看。

有一位媽媽,在老公從廁所出來的瞬間撲進他懷抱。

利用體能優勢,在女兒面前狠狠秀了一波昂愛。

連路都走不穩的女兒,獨自跌倒在地。

不過,大家不是在為摔倒的小姑娘擔心,而是為正宮娘娘終於扳回一局而大聲叫好。

這些魔幻的“爭寵”場面,不排除是大人在背後編撰臺詞,利用孩子謀取流量的可能。

但這種視頻能夠在互聯網上贏得大量的受眾,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已經不再是母女間的小打小鬧,而是赤裸裸的“爭寵”戲碼。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種劇情“很搞笑”,沒必要去深究。

但俗話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價值觀的崩塌,同樣如此。

當所有人都默認這種價值取向的存在,未來等到它真的佔領道德高地,改變公序良俗時,也許就來不及了。

事實上,“崩塌”已經開始了。

綠茶婊、狐狸精……這些不堪入目的詞彙,被媽媽們用在親生女兒身上。

覺得被女兒“搶”了老公,她們憤怒至極。

還有人揚言,自己寧願生十個兒子,也絕不要一個女兒。

如果“不幸”生出一個跟自己搶老公的女兒,就要把她扔進垃圾桶、送進孤兒院。

“母女爭寵”不僅僅是一個惡俗的流行梗這麼簡單,它極有可能是原生家庭傷害的一種縮影。

也許,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某些人正在與親生女兒成為天敵。

電視劇《重案六組》曾根據真實案例,改編了一個故事情節。

趙紅和張志華是一對夫妻。

妻子趙紅是家庭主婦,全身心依賴丈夫張志華。

原本甜蜜的二人世界,突然被女兒打破了。

在女兒出生後,丈夫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女兒身上,對妻子趙紅多有忽視。

這一切讓趙紅無所適從,甚至逐漸對女兒產生了恨意。

趁丈夫張志華出差時,她在家中引發了火災,把年僅2歲的女兒活活燒死。

更喪心病狂的是,她並沒有覺得自己有錯。

在警方審訊下,趙紅很理所當然地承認:

“對,兇手就是我,就是我把女兒燒死的。”

原因很簡單。

趙紅嫉妒女兒分享了丈夫對她的愛,於是趁丈夫張志華出差時,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

一個母親為了和2歲的女兒“爭寵”,不惜痛下殺手。

我們都知道電影還是含蓄的,現實中的殘酷可能不止於此。

其中最為常見的,應該就是糟糕原生家庭帶來的精神傷害。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糟糕的母女關係。

“從我13歲、14歲開始,媽媽就愛和我競爭。她常說我的衣服要是換她穿上會更好看,她煮的飯菜更好吃。”

“媽媽得知我過得不好,老公家暴我,竟然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

母親是一個特別偉大的身份。

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母親。

正如那句話所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我無法想象,當一個孩子在一個“默許孩子與母親對抗”的家庭裡成長,她們長大後到底又會變成什麼樣。

是在未來的家庭中重蹈覆轍,亦或是親子間爭風吃醋的代際循環?

如此看來,又如何能否認,“母女爭寵”短視頻所帶來的危害?

實際上,一些不合格的母親,往往也是深受同類價值觀的荼毒。

過去雖然沒有短視頻,但還存在一個類似的東西——電視劇。

大家似乎總是對諸如“原配手撕小三”的情節津津樂道;

總是熱衷於看三宮六院的妃嬪為皇帝爭風吃醋;

總是對理不清剪還亂的婆媳關係耿耿於懷......

大環境如此,人性皆是如此。

娛樂業是以調動人的慾望,並因此而產生快感為內容的一項事業。

從精神學的角度來說,所涉及的內容越是低級,就越是容易調動快感。

這就是一些往往並不那麼精緻,甚至三觀有些扭曲的短視頻,卻能異常火爆的原因。

“爭寵”類視頻就是如此。但它充其量也不過是那無數腌臢內容中的冰山一角。

所以很難說到底是觀眾的選擇決定了大環境,還是大環境創造了觀眾的選擇。

唯一能確定的是,放任其野蠻生長,就一定會成為惡性循環。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圖片流動特效的軟件有哪些?這些工具,總有一個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