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李之洛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夢華錄》中趙盼兒是我們的心頭愛,不僅美得如天仙,而且非常聰穎,常常是眼珠子一轉點子就想出來了,這樣的女主誰能不愛呢。

可就是如此聰穎的趙盼兒,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導致她之後差點被歐陽旭掐死。

那這個錯是什麼呢?竟然會這麼嚴重。

那就是她在問歐陽旭要夜宴圖時,多說了一句話,點明瞭夜宴圖的重要性。正是這一句話導致歐陽旭在黑化之後,回東京找她報復。

有人會說,一句話的威力就如此之大嗎?正如這句話說:一言可以成事,一言可以敗事。趙盼兒正是沒有看懂這一點,才會導致後來的險境。

01

《鬼谷子》中說:“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意思就是說的話多了,必定會出現失誤,暴露短處。

這句話放在盼兒身上一樣適用,她當時為了幫顧千帆急要夜宴圖,但這幅圖盼兒讓歐陽旭幫忙裝裱。誰知歐陽旭悔婚不認賬,連夜宴圖也被送走,他根本給不了盼兒。

所以,他才一不做二不休找官吏把盼兒她們給趕出東京,就是因為盼兒提的要求他都做不到。可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盼兒她們遇到了顧千帆,又被重新激起鬥志重回東京。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盼兒又再次找上歐陽旭問他要夜宴圖,盼兒說:“我是希望你還有點良心,那幅夜宴圖事關江南的潑天大案。”

當盼兒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網友都紛紛講不要說原因,直接要畫就行,不然肯定會出事。果然彈幕出人才,大家都是預言家,後來可不就出事了。

盼兒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她沒有把歐陽旭想得那麼壞。即便他悔婚了,盼兒也只是認為是富貴迷人眼,歐陽旭還有良知在,她不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這麼差,誰知就打臉了。

第二層意思是,盼兒以為自己說出這幅畫的重要性,歐陽旭就會立馬雙手奉上夜宴圖。可她又料錯了,歐陽旭把畫送給柯相了,他根本不敢也不能去要,因此他自毀前程離開東京,就是給不了盼兒夜宴圖。

並且,盼兒的那句話在歐陽旭心中種下了一粒種子,就是夜宴圖非常重要,這也是後來他拿到夜宴圖時得意的原因。

一個人做事首先不能寄希望於別人的良心,更重要的是有些關鍵性的話不必要說出來,要不然怎麼會有“反派死於話多”這句話呢。雖然盼兒不是反派,是大女主,但這句話也同樣適用。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領導說話通常會點到為止,他們不會多說一句話。因為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話說到了就行,沒有必要再多說,不然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02

這一點,《知否》中的明蘭很早就懂得這一點。

明蘭幾經波折終於為衛小娘報仇後,林小娘被盛紘打了板子,送到了郊外的莊子上。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情節,明蘭偷偷地帶著小桃去莊子上見林小娘。

最初我以為,明蘭因為大仇終於得報,是要對林小娘諷刺一番,發洩一下內心的恨意。可是這些都沒有,明蘭只是把墨蘭和林小娘送給她的畫放在桌子上,並只說了一句話:我根本就沒想嫁入伯爵府。

然後再無二話,起初我很不理解,按照我的想法怎麼著也得嘲諷幾句,以勝利的姿態炫耀一番。

可是再看的時候,我就明白了。明蘭不多說才是最高明的做法,她說得多了倒是心裡痛快了,可估計還得受林小娘的嘲笑,但這樣不多說就把林小娘給鎮住了,讓她在心裡無限猜測為何明蘭不願嫁到伯爵府。

如果明蘭多說一句,不想嫁是因為伯爵府有受寵的小妾,那林小娘根本不當回事。因為在她的觀念裡,這根本都不是事。

可就是因為沒有多說,才造成林小娘的驚慌,果然沒等幾天林小娘就死了。

明蘭真的很懂言多必失的道理,這一點她一直做得很好。

回到盼兒身上,她正是因為太想要夜宴圖,也因為顧千帆成為她的靠山她才有底氣說出那句話。要不之前要夜宴圖的時候,僅僅也就是說夜宴圖是她自己的,歐陽旭只是代為裝裱,他需要物歸原主。

要不人不能著急,一著急就容易出錯。因為按照盼兒平常的行事來看,她說話是很講究分寸的,不會無的放矢。

這也給我們啟示,我們和人溝通時,一定不要太急於暴露自己的目的。不然越著急,一句話就會露底,越容易被拿捏。

03

古語云:“知人不必言盡,留人三分餘地。”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盼兒就是因此受到反噬。

當夜宴圖兜兜轉轉又回到歐陽旭手上時,他想到了盼兒給他說的話。於是他在山窮水盡之時,找到了夜宴圖的秘密,他的眼神盡是掌控一切,嘚瑟地給身邊的道童說我們能回東京了,可把他給張狂壞了。

可能有人會說,因為歐陽旭身邊的道童聰明,這才解開了夜宴圖的秘密,他才會黑化回到東京。確實是,這也是一個因,但他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正是因為盼兒說夜宴圖牽扯進江南潑天大案,歐陽旭才知道畫的重要性,才會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有夜宴圖時才會想著去破解秘密。

如果他不知道這幅畫的重要性,估計畫落灰了他都不會看一眼,這就是區別,也是人性。當歐陽旭回到東京,他無所不及地進行打擊報復,他與盼兒見面時甚至差一點掐死盼兒。

可以說如果歐陽旭回不來東京,盼兒所遭遇的一系列禍患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就是夜宴圖帶著歐陽旭回到東京,明明是盼兒的畫,卻被它所傷,說起來也是諷刺。

生活中,我們不要小看多說的一句話。我們日常生活中,和人鬧矛盾吵架,多數都是因為一句話火上澆油,然後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04

《治家格言》裡寫道: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不是不讓我們說話,而是說話的時候要在腦子裡過一遍,明白我們說出的話可能造成的影響。特別是當我們想要達成事情的目的時,這個時候更不能輕易說太多的話,因為過多的話更容易暴露你的目的。

當對方明瞭你的想法時,你通常就會有些利益損失。

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我們逐漸訓練的,誰都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到。但最起碼我們要知道多說就會導致禍從口出,只有心裡意識到它的危害,我們才能在語言和行為上逐漸注重這一點。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正念寫文,用文字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6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金瓶梅:幫閒這口飯不是一般人能吃,臉要厚,嘴要巧,心要夠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