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離交訂金已經過去兩個月了,在這期間,我每天都會進入官網的個人介面看我的車輛詳情,眼看已經超過了銷售跟我口頭承諾的交付日期,但介面依舊顯示等待車輛交付。後來,我看網上有車友相繼提到松下電池和LG電池的版本,而且車輛對應的自動駕駛硬體也不同(2.5和3.0)。那一刻,我開始默默祈禱,願花光我所以運氣,提到一臺松下+3.0的中國產特斯拉Model3!”

——來自中國產特斯拉準車主的心聲

時下,買中國產版特斯拉Model3,與買彩票沒什麼區別。

截止3月17日,特斯拉股價大跌至445.07美元,較2月4日創出的最高價968.99美元已下跌超過50%,市值縮水至800億美元。急轉直下的,還有“減配門”事件之後,消費者對特斯拉的信任。

以心換“芯”?

中國需要特斯拉,特斯拉更需要中國。

特斯拉上海工廠是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的汽車工廠,打破了中國長達三十餘年的汽車企業合資時代。這意味著,在上海工廠裡誕生的每一臺特斯拉,都將享受和中國本土品牌一樣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同時,中國產化更是讓特斯拉徹底免受貿易摩擦的影響,得以更低的售價來提升市場競爭力。

對於中國產特斯拉車型在2020年的銷量目標,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王淏曾表示:“工廠能生產多少,我們就能交付多少”。話語間,無不透露出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志在必得。這份自信,離不開中國政府的鼎力支援。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破土動工。當年6月,廠房基本建成,生產裝置進廠安裝,10月便開始試生產,首臺試裝車成功下線。而在這之前,特斯拉以9.7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功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Q01-05地塊,面積為1297.32畝。建廠需要大量的資金,若要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建廠,對資金的消耗量就更大了。隨後,特斯拉宣佈與中國多家銀行(包括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簽署協議,共計貸款35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特斯拉又接連從多家銀行以“最優質的國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累計貸款150億元。

2020年1月7日,在開工一整年之際,特斯拉宣佈正式對外交付中國製造的Model 3。在交付演講中,特斯拉CEO馬斯克數度哽咽,他表示非常感激中國政府和消費者對特斯拉的大力支援,並說道:“沒有你們的支援就沒有特斯拉的今天”。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興奮和感動的氛圍之中時,劇情卻沒有按照想象中那樣發展。

2月29日,有特斯拉車主在社交媒體上曝出,自己的Model 3配備的是自動駕駛硬體Hardware2.5,而“電動車環保資訊隨車清單”上,卻顯示配備的是自動駕駛硬體Hardware3.0。無獨有偶,隨後多名車主在網路上表示自己提到的車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3月3日,特斯拉官方回覆稱,造成硬體程式碼與《清單》不一致的原因是2月10日特斯拉上海工廠復工後, 3.0硬體的供應鏈出現了狀況,因此特斯拉決定為一部分中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安裝2.5硬體。同時特斯拉還指出,如果車主沒有選裝FSD(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價格5.6萬元)功能,那麼2.5硬體和3.0硬體的Model 3在駕乘體驗和安全基本不存在區別。

3月5日,一位國外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對於特斯拉配置降級事件的觀點。他表示:“在交付的新車上採用自動駕駛Hardware硬體2.5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馬斯克在該網友的言論下面留了言,他表示:“很奇怪,那些抱怨的人實際上並未選裝FSD(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或許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即便買了車以後選裝FSD(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依然可以免費升級成自動駕駛硬體3.0。”

3月10日,工信部針對特斯拉Model 3車型部分車輛違規裝配自動駕駛硬體Hardware2.5元件問題約談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責令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按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立即整改,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確保生產一致性和產品品質安全。

整個事件,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

1 自動駕駛硬體Hardware2.5和3.0,真如官方所說沒區別嗎?

官方表示在沒有選擇FSD(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的情況下,兩者駕乘體驗和安全基本不存在區別。從目前的功能來看,區分2.5和3.0硬體的方法主要是看其能否識別“交通隔離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雪糕筒。從硬體本身來看,2.5硬體採用的是從英偉達定製的Drive PX2計算平臺,而3.0硬體採用的是特斯拉自主研發的完全自動駕駛晶片,由於3.0晶片在影象運算的效率方面大幅提升,後者的算力效能是前者的21倍,就像4G網路和3G網路之間的速度差也是20倍一樣。

儘管當下兩者在國內體驗的區別不大,但特斯拉在美國已經可以通過硬體3.0識別紅綠燈、地面標線、甚至還有垃圾桶了。當中國的道路法規逐漸開放以後,通過不斷的OTA升級,兩者的區別會逐漸明顯,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

2 未來的中國產特斯拉車型是否還會擁有最新的硬體和軟體支援?

其實早在2019年4月,馬斯克就在推特上聲稱在後面的Model3車型上都會裝配自動駕駛硬體Hardware3.0,但直到現在,沒有選裝FSD的進口版車型依舊採用硬體混裝的形式。以此推斷,如果這次中國產版車型不是因為有《電動車環保資訊隨車清單》的法律約束,特斯拉大概率也不會為車主免費更換。

同時在此次事件爆出後,特斯拉也在官網的車輛資訊中做出了更改,在FSD的選裝配置下面加入了“配置完全自動駕駛車載電腦”的字樣,這也意味著,從嚴格意義上說,只有花費5萬6選裝全自動駕駛能力的車輛才會配備3.0硬體。特斯拉接下來還要在上海超級工廠投產長續航Model3和Model Y等車型,如果屆時特斯拉在《清單》上“做文章”,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減配門”事件發生。

中國產特斯拉值得買嗎?需要理性

特斯拉車型在迎來中國產後擁有諸多優勢,其加速效能、自動駕駛輔助能力、車機智慧化以及用車成本等都是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但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現在可能並不是購買的最好時機。

1月3日,特斯拉官網將中國產版特斯拉Model3的價格調整為補貼後299050元,再加上免交購置稅政策,30萬以內落地一臺特斯拉看似非常有吸引力。1月12日,筆者的一位朋友下訂了一臺選配19寸輪轂和冷光銀車漆的車型。前幾天,這位朋友提到了一臺3.0硬體+LG電池的車型,但在交流中,他直言想退車,主要原因就是實際續航不如預期,里程焦慮依舊存在。

當下官網在售的中國產版Model3只有一款車型,就是標準續航升級版,這臺車顯示在國標工況法下的續航里程為445KM。筆者朋友在提車後質疑為什麼這車開不到400KM以上?相信很多消費者都將NEDC工況續航和實際續航相混淆。當下中國產版車型採用松下電池和LG電池混裝隨機發貨的方式,從實車顯示續航來看,松下版車型在滿電後的表顯里程為380KM左右,而LG對應的里程為360KM。近日特斯拉通過OTA升級將兩者的表顯都設定為380KM左右,至於實際體驗中兩者是否存在差異?這一點存疑。

實際續航需要結合氣溫、路面情況、駕駛方式和負載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同一臺車,每個人開出的續航是不同的,其365天的續航表現也是不同的,需要看實際電耗。如果我們按照最理想的情況來計算,這臺車能夠跑出表顯的里程,那麼在實際用車情況下,我們按照每次衝到90%上路行駛,再用到10%去充電(官方建議)來算:

380KM X (100%—10%—10%)=304KM(以實際為準)

不能忽略的是,電動車每天晚上還會存在駐車掉電的情況。如果開啟Model3的哨兵模式(車載攝像頭和感測器會繼續運作),筆者朋友反應在南方一晚會掉電20KM左右。如果在一星期不充電的情況下,其實際續航僅為:

304KM—6X20KM=184KM(以實際為準)

在關閉哨兵模式之後,車輛每晚的掉電大概在1%左右(以實際為準),如果遇到寒冷雨雪天氣或者高速工況,上述計算後的續航將進一步降低,需要消費者具備良好的充電條件。除續航之外,車輛裝配工藝和後排座椅體驗也是讓很多車主感到不滿意的地方。至於保值率方面,一臺落地價約90萬的2015款 Model S 85D在行駛5萬公里後,其中古車價值僅為38萬元左右,較低的保值率也是準電動車買家需要考量的。

而後這位朋友表示,他打算通過特斯拉官網7天退車政策來退掉這臺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3,轉而等一等後續的長續航版本。

日前,工信部公佈了2020年第三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其中中國產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後驅版的NEDC工況下續航里程公佈為668KM。相比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3,長續航車型在續航里程上將有大幅度提升。

對於家裡沒有充電條件、糾結於要不要購買中國產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3的消費者而言,其實應該充分將官方充電建議(10%—90%)、車輛晚上停放掉電、電池損耗等隱性因素考慮在內,再結合實際用車環境來綜合考量。對於充電條件有限的消費者,筆者都不建議購買這臺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當下續航仍舊是大部分電動車需要面對的問題,特斯拉中國產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3也不例外。

此外,特斯拉快速的產品迭代也是一把雙刃劍,例如傳統車企的一款車型,從誕生到生命週期末端,往往能做一次迭代,也就是通常意義的中期改款,但是特斯拉憑藉著對軟體的執著、硬體的堅持,能在新車上市沒多久就開始對產品進行升級,又如“擠牙膏”般開始更新軟硬體技術,從技術角度看,這既是品牌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深度的體現,同時也側面反應出特斯拉的“新”。

然而當剝離技術的外衣,從消費者的維度看,這種快速的技術迭代讓人難以接受,不免會有“憑什麼我掏幾十萬買的是“擠牙膏”以前的車?我這車幾年之後就被淘汰了”這類聲音。汽車是大型消費產品,不是手機或IT類產品,福斯消費者可以一年換一次手機,但動輒幾十萬的車,其實很難讓消費者為技術的更迭買單,眼下電動車的保值率就是佐證。反觀發展已經非常成熟的傳統車企,往往5、6年的換代時間能給市場足夠的時間去消化,也讓消費者不會那麼迅速就“落伍”。時下消費者對待電動車,需要足夠的理性。

小結

3月10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宣佈,特斯拉第100萬輛電動汽車正式下線。至此,特斯拉成為全球第一家實現電動汽車產量達100萬輛的企業。2019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營收為29.79億美元,比2018年的17.57億美元增長了69.55%。此外,特斯拉預計2020年在華銷量將翻倍,全球交付量將超過50萬輛。

如果特斯拉想達到預計的銷量,那麼對中國市場持以誠懇的態度只是前提。

截止發稿時間,特斯拉官方依舊沒有對這次“減配門”發表道歉。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定了!一南一北,豐田巨資投建兩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