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某天,兒子可能玩夠了他的各種工程車,忽然對書架感興趣了起來,抽出一本之前買過的繪本,拿到我的手上:

“媽媽,你給我讀圖畫書。”我看了看這本在書架上被遺忘很久的《小蝌蚪找媽媽》,無奈地翻起了第一頁,念道:“夏天的池塘裡,有一群小蝌蚪,”“啪”地一下,繪本被孩子用力合上了,緊接著小跑著跑回書架,把《小蝌蚪找媽媽》放回去,繼續抽出一本繪本朝我跑了過來,於是,接下來我讀出來的部分就成了以下的樣子:

有一天,小羊貝貝走到一片大森林中,

小紅帽打算去探望奶奶,

鴨媽媽生了一個醜孩子,

終於,在反覆換繪本的過程中,我爆發了:“你到底要讀哪一本啊?”“你要再讀一點就給我放回去我就不給你讀了。”本來看孩子終於有了閱讀的興趣挺高興的,又被他像是遊戲性的行為給氣到。

當然也有我自己好不容易讀了開頭對繪本產生了興趣,就被孩子拿走打斷我的好奇心而不高興。

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有我這樣的困擾,總覺得孩子對讀書這件事真的就是“三分鐘熱度”,但你不知道的是,孩子的興趣每天都在變化。

建議大家去讀一讀《當孩子遇見書》。

《當孩子遇見書》是日本童書作家中川李枝子寫的一本坦率真誠,溫柔動人的兒童閱讀啟蒙工具書。

這本書強調了十分關鍵的也容易被很多專家忽視的細節——兒童在閱讀時情緒的微妙變化,心靈的成長,以及閱讀之外的親子關係的塑造等,從而幫助許多父母緩解育兒焦慮,作者用親身經歷傳授給大家如何真正理解孩子,職場媽媽如何在有限時間裡高品質陪伴,最終讓孩子內心強大,獲得創造幸福的能力。

中川李枝子,1935年出生在北海道札幌,畢業於東京都立高等保育學院。從畢業後到1972 年的17年間一直在綠保育園工作。1962年出版的童話著作《不不園》獲得了厚生大臣獎、NHK兒童文學獎勵獎、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和野間兒童文藝獎推薦作品獎。

主要著作有繪本《古利和古拉》系列、《一起來吃好吃的》系列,其中《古利和古拉》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受到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喜愛。

《當孩子遇見書》中各種有趣的插畫為作者的妹妹——山脅百合子所繪。

中川李枝子,一輩子都在關注三件事:書、孩子和繪本。因為從小受喜愛讀書的父母的影響,即便經歷了戰爭的年代,中川李枝子和家中其他四個兄弟姐妹,都沒有放棄閱讀,加上一畢業就從事兒童保育工作,17年的時間,中川李枝子近距離的和孩子們接觸,為孩子們朗讀繪本,陪伴孩子們成長,讓她有機會長時間跟蹤觀察兒童閱讀狀態,揭示孩子們如何被繪本塑造的全部祕密。

全書很多關於孩子的觀點都是中川李枝子做保育員期間不斷觀察和總結出來的,其中包括:孩子怎樣和繪本結緣,讓孩子在玩耍中認識書中的世界,職場媽媽怎樣通過繪本和孩子建立起長期而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介紹了很多世界經典的繪本。

一、怎樣讓孩子和繪本結緣。

像文中開始,我因為兒子不斷的更換繪本而煩躁,覺得兒子可能真的不喜歡閱讀吧,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聽不完,這簡直就是討厭書本的前兆啊。

“怎樣才能教出安心看繪本的孩子?”許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

中川李枝子在做保育期間,也碰到過類似的事件,每當有媽媽問出這樣的疑問,她眼前就會浮現一個畫面:

一個嬰兒,一手拿著奶瓶,一手翻著書本,很認真地“讀書”。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也“噗嗤”一笑,感覺自己實在是操之過急了。

媽媽們也不要有“到底是兩歲還是三歲孩子才開始讀繪本呢?”這類的疑問,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父母們只要保持閱讀的習慣,創造適合閱讀的環境,就很容易影響孩子愛上繪本和書籍。

一個到處可以看見書的地方,孩子很難不去注意到書,即便拿著玩,也會被書中精美的圖畫吸引,這時候不需要大人去刻意引導,只要鼓勵並認同孩子的行為,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了。

想象一下,當孩子拿來一本繪本找到你,你笑著把他抱在膝蓋上,一起翻看有趣的故事,即便他喜歡來來回回地更換故事書,難道不是因為他對繪本產生了興趣嗎?只要把繪本常備在身邊,在孩子隨便就看得見的地方,總有一天他也能自己完整的看完一本書。

二、讓孩子在玩耍中體驗書中的故事。

每年過節的時候家中聚會,總是把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們和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們聚到一起,而不管是多大的孩子,總能通過做遊戲玩到一起。

在孩子的世界裡,書上的很多東西都是真實的,他們沒見過大海,通過閱讀有圖畫的繪本,能夠知道大海是一片藍色的水,空氣中有鹹鹹的味道;沒坐過火車的孩子們也知道“突突突”的火車的聲音;沒拔過蘿蔔也能找到替代品體驗一把拔蘿蔔的手感......

孩子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必拘泥於形式,也不必急於糾正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充分的發揮他們的想象。

就像小紅帽的遊戲,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一個人扮演小紅帽,一個人扮演奶奶,一個人扮演大灰狼,再有一個人扮演獵人就夠了,孩子們為了玩得高興,覺得小紅帽一個人去大森林看奶奶太害怕了,於是增加了小綠帽,小黃帽一起去,碰到了好幾只大灰狼,然後被大灰狼追殺的時候來了一群獵人也不是不可以的。

孩子因為喜歡繪本里的故事,才會在玩耍的時候去體驗,或者發揮想象力創造出一個新的故事來,也更加期待閱讀到更新、更有趣的故事,閱讀的積極性也就顯現了出來。

所以不必著急,讓孩子盡情地玩耍吧。

三、職場媽媽怎麼做。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很多孩子在比較小的年紀就去幼兒園了,所以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大多集中在晚上。

書中講到,中川李枝子曾經收到過一封小女孩A子的來信,A子是單親家庭,媽媽忙於生計要上班,但是她成長得Sunny又自信,而她的媽媽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

每天不管多忙碌,媽媽下班回到家都要和A子一起讀繪本,給她講書裡的故事,一天的壞心情在和媽媽一起讀書的過程中全部都消解了,雖然只有晚上才能和媽媽在一起,但是她每天都期待和媽媽一起讀故事的時刻。

孩子其實有他自己的世界,他的世界裡並不是滿是媽媽,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間。

去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能夠鍛鍊他的社交能力,有時候他也可能想自己安靜的呆一會兒,所以只要讓孩子明白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但到處都是媽媽愛他的樣子就可以。

曾經給兒子做的一個小東西被小姐姐弄壞了,他就能哭上半個小時,其實是隨處可見的東西,給他個新的東西代替他還會說:“那是我媽媽給我做的。”

因為是媽媽做的,充滿了愛的味道。

平時為孩子洗衣服,晒被子,拆洗枕頭,孩子都會在旁邊一遍一遍地問:“媽媽是給我洗的嗎?”“媽媽這乾淨的被子是給我蓋的嗎?”問到你不厭其煩,但當你聽到老師說他每次在幼兒園睡覺都用小臉蹭蹭小被子、小枕頭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孩子是多麼愛你。

讀繪本這事也不必限時限量,晚上為孩子洗衣服、整理家務之後,抽出半小時來陪伴孩子閱讀繪本就足夠了,因為一個晚上都陪著孩子不幹別的事自己也會累。

四、選擇那些優質內容的繪本,而不是根據價錢選擇繪本。

一本好的繪本不是根據價錢的高低來判斷,而是根據繪本的內容以及能否長久地被孩子閱讀來選擇。

現在市面上很多繪本都是以世界經典範本為藍本,將一本書的故事拆分為五十個、一百個故事,力圖讓兒童階段的孩子們更容易理解。

其實大可不必,經典就是經典,不要小看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就讓繪本以最初的面目與孩子們相見才是最好的。

中川李枝子在書中提及了很多經典的繪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本:

《小貓》,作為孩子最初接觸的繪本。

《三隻山羊嘎啦嘎啦》,做遊戲時候經常會被扮演。

《一隻藍眼睛的貓》,內心強大的範本。

......

總之,《當孩子遇見書》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們和書相遇的場景永遠是不可預測的,父母們只要多觀察,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常備幾本繪本,讓他們自由地想象和改編書中的故事,在玩耍中成長,才是“孩子遇見書”的最佳方式。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長不高以後討不到媳婦",兒科專家:看這兩個生長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