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大清早,看到朋友發了個視頻鏈接在群裡,因為對“金韻蓉”這個名字很熟悉,我也便點開看了起來。

視頻來自此念文化,主要講的是人的情緒。

關於情緒,視頻中的金韻蓉老師說:

“有情緒是一件好事,它代表著你的感受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在家裡頭有情緒是完全可以的。因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聽到金韻蓉老師的這段話,不禁勾起了我與大兒子之間那段“相愛相殺”,近乎崩潰的日子。

那時候孩子正上初中,大約從初三開始,孩子開始頻繁地夜不歸宿,白天在學校上課打瞌睡,晚上在網吧熬夜玩遊戲。

為了將孩子拉回現實,讓他好好學習,我和孩子爸常常在凌晨的街頭每個網吧裡翻找,接送他上下學,說教,甚至打罵全都用上了,但這些所謂的“努力”最終都化為了泡影。

雖說如此吧!但不幸中的萬幸是孩子居然考上了高中。

原本以為考上了高中,孩子也長大了些,他會有所懂事或改變,結果同樣是一地雞毛。

直到最後,連孩子爸都認為孩子沒救了。

孩子爸索性不管了,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不甘心,不願意放棄,苦苦堅持。

然後,經過三年多的努力與堅持,我們親子間的關係才稍稍好點。

現在回過頭去看,我家孩子在初高中出現的叛逆問題,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早有端倪。

因為我一直都不曾重視過孩子的情緒,在乎過孩子的感受,更多的時候,我還會把自己的不好感受和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

他是老大,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我的不懂不會,我的恣意妄為,加之孩子的調皮搗蛋,以及家人的不管不顧,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極其叛逆的結果。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對金韻蓉老師的話深有感觸的原因。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話的力量為何如此強大?

這是因為人們在聽他人說話的時候,聽的往往是他人與自我背後的感受和情緒,尤其是孩子。

對上初高中的孩子來說,他們正處於青春期。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與主見,他們不再需要父母的事無鉅細,也不再需要父母的各種說教與管束。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能夠理解孩子,看不見孩子內在對尊重和認可的迫切需要,還一如既往地用從前的養育方式教育著孩子,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當孩子叛逆、有情緒時,它恰恰是一件好事,父母要做的是“疏”,而不是堵。

正因為我在養育第一個孩子的過程中,踩過很多坑,犯了很多錯,尤其是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這塊,所以我無比地認同金韻蓉老師對於情緒的表達。

以至於生了二胎,那些在大孩子身上犯過的錯,踩過的坑,我全都一一避免了。

如今,我家小兒子也進入了青春期,慌張、害怕已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胸有成竹,心有力量。

在危機中看到機會,在錯誤中挖掘寶藏。

其實,每一種經歷,每一次犯錯,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都是寶貴的實戰經驗。

在此順便分享一個專欄課程,該專欄課程是我一路學習與成長的經歷,以及在與青春期兒子的叛逆對抗中深入省思,還有家庭關係各個方面,全是扎心又走心的真言實語。

其中,針對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可能會遇到的養育問題,我做了深入地思考與總結,相信對陷入孩子抑鬱、不上學、沉迷遊戲的家庭會有啟發和借鑑之處。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磨牙千萬別亂吃“打蟲藥”,知道原因後,你就不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