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隨著孩子長大,家長們會發現他們變得“不聽話”,開始叛逆,家長不允許做的事,孩子偏要做,有些家長可能就會在一氣之下開始棍棒教育。

但是打孩子也是講求方法的,不然家長打完,不僅不服氣,之後依舊該犯錯還犯錯,這樣的懲罰孩子是沒有意義的。

那麼,到底該如何懲罰孩子,才會讓他吸取教訓,還不傷害他的心理健康呢?一起來看看吧!

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先不要生氣,也不要急著打罵,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比如孩子挑食不吃飯,家長就不要再強迫他繼續吃,只需要等他餓的時候,告訴他這是挑食造成的後果,同時在孩子想要吃東西的時候,不要給孩子零食,一直餓到下一餐。

這樣就能讓孩子知道他的錯誤會帶來的後果,並且自己需要承擔這個後果,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只是犯一些小的過錯,家長們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懲罰他。比如當孩子看動畫片超時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使一個眼色、一個伸手的動作、或者是減少他下一次看動畫片的時間等,作為懲罰他的手段。

當然有懲罰就會有獎勵,如果寶寶下次做對了,家長們也可以獎勵他,比如適當延長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等,賞罰分明,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打孩子時不要情緒化

當孩子犯錯時,希望家長不要帶著自己個人的情緒去打罵他,尤其是要剋制住自己的情緒。

就比如當孩子在商場打著滾,非要買某個玩具時,家長這時候一定要冷靜,不能覺得跌面子而同意他的要求,更不能當著眾人的面打孩子,前者助長孩子囂張的氣焰,後者卻容易給他留下心理陰影。

家長可以站在旁邊,安靜等待孩子結束哭鬧,然後帶孩子回家仔細教導他,讓孩子意識到公眾場合不能這樣做。

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家長每一次懲罰孩子都要有理有據,也要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這樣才會讓他記住並且改正。可以在事先就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

如果他犯了錯誤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做對事情會有什麼樣的獎勵等等,還可以列舉一個賞罰表,讓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犯錯被打的原因。

當然在此期間,家長們也需以身作則,地位平等,犯了錯誤同樣會有懲罰,樹立孩子人人的平等觀念。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打孩子只是一種教育方式,而不是武器,要讓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每個家長的追求。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種顏值逆襲是包貝爾女兒,現在5歲越長越像媽媽,網友:真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