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以下為“興智教育”的真實案例 ,且內容以及照片已徵得使用者同意,為保護使用者隱私,已對人物進行化名處理。

大家都說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細膩的,母愛是溫柔的。說到母親,我們可以用無數詞語去歌頌、去讚美,但母親管的太細緻、抓孩子太緊,不但孩子的獨立性受到影響,母親也累病了。

今天的案例則來自這麼一位母親,一位曾經不肯放手,對孩子傾注無微不至的愛的母親。

家長自述:

我現在還記得,五一那次回老家,女兒因為哥哥開電腦太慢大發脾氣,跑到三樓使勁踹門,我去阻止,結果女兒走到露臺說要跳下去。回到家,又發脾氣,緊鎖房門說要跳樓。

女兒不高興時看我的眼神懷著憎恨,我都不敢直視。過了幾天,我問女兒怎麼啦?為什麼這段時間情緒這麼大。女兒說自己也不知道,情緒慢慢積累就爆發了,想去看心理醫生。我感覺到要出問題了,找了一位做青少年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士。她和女兒交流後說女兒沒有問題,推薦我看一些有關心理類的書籍,加強和孩子溝通就好。

後來,女兒又跟我說不敢一個人回家怕有人跟蹤,不敢一個人洗澡怕有人會從牆裡走出來。我想女兒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因為我自己就沒有安全感,心理充滿各種怕。於是我決定向領導請假每天提早下班等女兒回家或去學校接。

這期間我瘋狂的在網上搜各種資料想解決問題。六一那天在網上無意中看到興智教育的案例,我像是看到救星一樣。諮詢,了解,加入守護計劃,期中家裡人還不支援。可後來的的結果證明我的選擇是沒錯的。

女兒蛻變

放下愧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參與守護計劃後,我才發現女兒所謂的問題根源在我。我很愧疚,覺得對不起女兒。

當時我把兩歲不到的女兒送進幼兒園,接著老家、杭州來回折騰,每個學期換一個幼兒園,後來又把女兒送去全託。每每想起女兒說“媽媽,如果你有空,星期三來接我回家,好不好”就很傷心。

可這些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無奈的選擇,那時老公在外地工作,一兩個月回家一趟,杭州人生地不熟,也沒有親戚朋友幫忙,找個阿姨也不貼心,加上買房租房經濟壓力很大,剛好又有外加業務想多賺點錢減輕經濟壓力。如果不送女兒去全託,我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我用盡一切可能,傾注給孩子的愛沒想到竟成了負擔。

想清楚這些,放下自責、愧疚,和女兒相處輕鬆多了,不再小心翼翼生怕再傷害她。

開始關注女兒本身

跟教練老師溝通過程裡,老師一直強調了自己的孩子得自己愛。那會老師的話點醒了我,一直以來我關注的都是事,很少關注女兒本身。從這以後我經常會想女兒選擇的背後是什麼,更多關注女兒的內心感受。

是我跟孩子一起靜下心來聊天,一同簽訂一個小約定。讓孩子 和我都能以最好的情緒,面貌去面對彼此。現在女兒已經慢慢改變當初暴躁的情緒,做事也是有條不紊,當我放下對孩子的安排,其實就是最好的安排。

放下女兒的作業問題

我對女兒的成績不糾結,可卻放不下女兒的作業問題呢?我很少給女兒另外佈置作業,只要做完老師佈置的就行。可女兒就是這點作業經常拖到很晚做完,有時是凌晨,有時是早起再做。對女兒批評、說教、甚至是罵。

通過跟教練的溝通,我發現自己的“怕”是始終放不下女兒的作業,怕女兒不完成作業,老師找家長,我怕面對老師。

其實,女兒這麼多年,老師基本沒有因為女兒的作業問題來找我,只有一兩次提醒我讓我督促下,根本沒有說要見家長。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後,告訴自己不用擔心不用害怕,也就放下了女兒的作業問題。當我放下後,女兒反而完成作業的速度快了,很少熬夜。

自我突破

突破自己,晒出陰影,接受溫暖

其實我自己的成長經歷使我很自卑、敏感、膽小怕事,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從小我就特別乖:在家不給父母惹事,在學校不給老師惹事,工作了不給領導同事惹事。把自己的內心緊緊的包裹起來,從不透露。

在結營前不久時,我跟教練說我沒有閨蜜,感覺別人走不進我的心。可教練說“沒有閨蜜是件痛苦的事,不是別人走不進你的心,是你不想讓別人進來,你要學會控制情緒,慢慢接受自己,接受孩子和一切”。

於是教練讓我開始堅持寫改變日記、做情緒打卡。不斷和孩子在守護計劃裡相依改變。

而後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那點事算不了什麼事,是我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中,不斷放大自己的痛苦,認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每天喊口號、自拍、發照片,慢慢的眉頭舒展了,臉上的笑容多了,心態變了世界了也變了。

轉眼就來到了結營的時刻, 我很慶幸自己已經走在了自我修行的路上,也慶幸孩子與我都能收穫改變。

回顧這麼久的經歷來看,我發現我走過了漫長的三個階段:一是偏執的愛,傾注一切給孩子,阻斷了女兒的成長之路,帶給我無盡的痛苦;二是學習什麼是真愛,什麼是理性的愛,給孩子理性的愛,讓我們迴歸到正確的教育軌道上;三是讓自己成為自信的人,控制情緒,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

為此,我深深地感恩我的女兒,是她用行動教會了我反思自己曾經自以為是的種種,也感謝守護計劃能讓我與孩子一起蛻變。

寫在最後:

其實很多家庭,孩子離不開父母,都是父母自身的原因,父母緊緊地牽著孩子的手,管的太多,被無窮盡的焦慮籠罩。

可是,每個父母都會面臨這個令人心碎的事實:必須放手。

上述案例的媽媽在放手的過程中,雖然坎坷,可讓自己與孩子一起得到了蛻變 ,我想把這稱為教育的成長是不為過的。

也願每位家長能在放手過程,收穫孩子的蛻變,成為幸福家庭。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嬰兒需要睡頭嗎?看了下面這些,你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