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說起給孩子輔導作業,估計很多父母都有一肚子的苦水。因為經常會看到很多關於輔導作業的事故發生:

有的家長因為輔導孩子作業,過於生氣,竟然把自己氣得進了醫院:

有的家長因為給孩子講題,孩子聽不明白,被氣得拍桌子,結果把自己的手掌拍骨折了;

有的家長因為輔導孩子一年,結果孩子依舊成績不及格,被孩子氣得默默流淚;

有的家長因為天天輔導孩子作業,導致心臟不好,安了支架、、、、、、

尤其是當家長們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吐槽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了”“那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了”“一個計算題也能算錯”“講了幾百遍了,都記不住”、、、、、、

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總是顯得很強勢,認為這麼簡單為什麼就做不對呢?孩子怎麼這麼笨呢?

所以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輔導孩子的作業就是一場戰鬥,要和孩子鬥智鬥勇;就是一場災難,稍不注意就要弄得雞飛狗跳;

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初中後,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方面,抱怨可就少了,對待孩子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家長還是那個家長,變化的就是微妙的親子關係。

面對孩子寫不完的作業,家長不再催了;面對孩子解不出來的題目,家長不再指手畫腳了;面對孩子頂嘴、叛逆的狀態,家長也不再發脾氣了。

家長這一切的變化,只是因為孩子上初中了。

為什麼一個初中就能夠讓家長髮生這麼大的變化呢?

首先是因為初中的知識難度加深了,家長輔導起來吃力了

小學的知識整體來說還算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大多數的家長都能夠輔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總是覺得題目簡單的原因,也總是對孩子擺出一副教育人的姿態。

但是等孩子上了初中後,家長會忽然發現,孩子的課本內容好像看不懂了,孩子做的題目我們也不會了。當孩子有問題想要問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再脫口而出地說出答案了。

我們需要耐心認真地思考,甚至還需要藉助一些工具來幫忙解答。有時候還會因為給孩子講錯了而被孩子訓。

因為我們沒有底氣輔導孩子的作業了,所以我們就沒有底氣教訓孩子了。畢竟我們已經初中畢業好多年了,很多的知識點都忘記了,想要再重新拾起來哪有那麼容易呢?

所以當孩子再做錯題目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訓孩子了,因為我們也可能做不出來。

其次孩子作業確實多了,學習壓力大了

孩子上了初中後,所學的科目增加了,由小學的三門科目增加到了7門,8門,9門。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加了。

以前一個小時能夠寫完的作業,現在三個小時也不一定能夠寫完。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吧,平時一般從晚上6點四十開始寫作業,一直要寫到晚上十點過。而週末幾乎是一天到晚的寫作業,無論哪一科都有作業要寫,都有內容要背誦。

尤其是我們孩子這一屆又面臨教育的改革,所學的科目都要在中考的時候進行考試,且分數算入總成績。

孩子每天早上5點55分起床,6點半出門上學,一直要到晚上十點過才能休息。可見孩子的學習壓力有多大了。

如果我們父母再給孩子施加壓力,恐怕孩子會受不了呀。

再次孩子進入青春期,變得更加叛逆了。

初中時期正是孩子的青春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變化,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孩子渴望自由、民主、獨立,卻又對父母依然存有依賴心理。這樣的矛盾讓孩子既不滿足父母的管教,又不能脫離父母。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心思,卻又管不住自己的行為,這個時候就容易和父母發生衝突。而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情緒化,做起事來不顧後果。

所以我們父母也學會了察言觀色,不再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出氣筒。

不得不說,孩子上了初中,無論是對孩子而言,還是對父母而言,都是一個新的改變。如何陪伴孩子順利地度過初中時期,是我們父母面臨的重要問題。

適度減壓

雖然說初中的學習壓力大,但是孩子也不能一直都處於一種高壓的狀態,這樣學習效率並不好。我們父母要學會幫助孩子減壓。

我們可以在吃飯的時候,睡前讓孩子適當的放鬆,比如讓孩子看一會電視,聽一聽有趣的故事或者孩子喜歡的音樂等。也可以利用週末的閒暇時間帶孩子到戶外運動一下,幫助孩子適當減壓。

畢竟鬆弛有度,才能保證學習質量。

調整情緒

當孩子和我們有情緒衝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狀態,給孩子一個適度的空間和時間去化解自己的情緒。

尤其要注意我們的語言措辭,不能用打擊性的語言和偏激的語言去刺激孩子,而要學會多用鼓勵的語言和肯定的語言,幫助孩子化解情緒上的煩躁不安,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積極調整心態。

保證營養和休息

孩子上了初中,也進入了身體的快速發育期,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營養和休息。

因為身體是孩子學習的基礎,一個好的身體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精力面對學習的挑戰。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口味安排飲食,同時在保證孩子作業完成的前提下,讓孩子儘量多休息,補充睡眠。

比如週末的時候,不用那麼早起,可以讓孩子多睡一會兒;比如叮囑孩子在午休的時候一定利用好時間休息等。

孩子上了初中,家長和孩子都不容易。而家長態度的變化,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呀。如果你家有初中生,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呀。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學霸之路:小學六年,優秀孩子培養,關鍵在於小學階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