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聖潔得不食人間煙火的青海茶卡鹽湖上了微博熱搜。

這個有“天空之鏡”美稱的青海四大景之一,過去是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的↓

然而昨天熱搜上的茶卡鹽湖卻是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的↓

通往湖心的泊橋堆滿各種顏色的塑料鞋套

餐巾紙、包裝袋等垃圾在發臭

泊橋角落成了骯髒的死角

原本澄澈如鏡的湖水變得渾黃汙濁

儘管景區公共廣播迴圈呼籲保護環境

仍有大批遊客不聽勸阻

隨意下湖戲水,輕易上岸拋物

這個被評為“人一生必去55個地方”之一的天堂

就這樣被玷汙!

目前茶卡鹽湖日遊客量最高可達4萬人次

景區內明明裝置了垃圾桶

不少遊客仍熟視無睹,將鞋套隨地亂扔

景區安排了180位保潔員,他們為了清潔遊客留下的垃圾

每天要從早上6點開園工作到晚上10點半

一天工作16個小時,最多清理出12噸垃圾!

青藏高原紫外線強,遊客來去匆匆沒有大礙

但對景區保潔工作而言,長期暴露在外

強烈刺眼的紫外線對面板和雙眼都是極大的傷害

而對於藏族人民來說,茶卡鹽湖不僅僅是供人欣賞的景色

更是供養周圍百姓千百年的“生命之湖”

茶卡鹽湖鹽含量極高,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當地百姓就已經在鹽湖開採食鹽

鹽為百味之首,而茶卡鹽湖更是藏區人民心中的聖湖

亂扔一次性鞋套等垃圾,不僅破壞了湖泊生態

加重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更汙染了鹽湖的神聖

而這些年,“天堂秒變垃圾場”的事件太多太多

其中淨土藏區是重災區

在雲南梅里雪山觀景沿線,塑料垃圾隨處可見

揹包客們在途中喝紅牛解乏,易拉罐就順手一扔

梅里雪山腳下就是瀾滄江,垃圾順著陡坡滑下

難以清理更汙染水源,在藏民的牛棚邊,牲畜正拱著垃圾找草吃

牛羊們舔水時,瓶瓶罐罐也赫然在目

志願者們帶著當地小學生到雪山下的然烏湖撿垃圾

不到一天的功夫,撿到的垃圾就能堆積成山

而這些垃圾分佈均勻,往往都是登山客拋棄在雪山上

隨著積雪融化沖刷堆積出來的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西藏詩人倉央嘉措的這句詩悠遠浪漫

觸發人們對藏區轉山的崇敬與嚮往

但事實上,隨著旅遊大軍加入轉山隊伍

轉山變成了轉垃圾

在西藏阿里岡仁波齊神山腳下

各種垃圾成堆散落,觸目驚心

轉山者帶著信仰與虔誠磕長頭

一些旅遊者則是帶著垃圾與褻瀆湊熱鬧

熱門景點——雲南麗江玉龍雪山也不能倖免

大量被廢棄的氧氣瓶遺落在雪山

保潔人員要冒著風雪爬上4000多米的雪山

每天彎腰成百上千次

在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北坡

登山者拋擲的垃圾也相當辣眼睛

珠峰也成為“世界最高的垃圾堆”

專業的高山清潔員要在海拔6500米以上“高空”作業

還要經受雪崩、塌方等各種風險

境內的淨土糟蹋完了,境外甚至是南極的淨土

部分中國遊客都不放過

2015年,雲南一位姓杞的大爺到臺灣玩

因為捨不得在珊瑚博物館買紀念品

就跑到海邊摘下4種珍貴珊瑚,被保育員逮了個正著

爺爺愛孫子的心日月可鑑,可珊瑚1年就長3、4釐米

對保護海岸和維護生物多樣性都意義重大,非常珍稀

說摘就摘,珊瑚同意了嗎?!

保育員還說,幾乎每天都有大陸游客到那片海域,幾乎人手一顆……

泰國、馬爾地夫、帛琉的珊瑚

也慘遭中國遊客毒手,壽終正寢

而到了南極,一小撮中國遊客連一隻企鵝都不放過

隨著南極遊的火熱,不少新婚夫妻跑南極挨凍拍照

一些遊客為了拍出“冰山共長天一色 人類與企鵝齊飛”的壯景

“呼”得一下衝進企鵝群,嚇得小企鵝四散落跑……

我們總在幻想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最牛辭職信天天刷屏

去藏區是淨化靈魂,去南極是滌盪心靈

去馬爾地夫是去看將要消失的島嶼

可帶著身體而不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去旅行

扔起垃圾來左手右手一個快動作

還有多少片淨土經得起折騰?

良心不會痛嗎?

旅遊一時爽,美景火葬場

對在地居民而言,旅遊地不只是一個“一輩子必去的地方”

而是休慼與共的家園

對珍稀動植物與生態環境來說

景區不只是一個“全球最美的地方”

而是最後的伊甸園

真心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陪伴ta

真心愛一個地方,最好的方法是

別毀了它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長壽山一日遊:趁時光未老,秋色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