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倉山古鎮位於特級英雄黃繼光烈士故里,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倉山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扼川東、川東南至成都古道要衝,據說三國時蜀漢名將姜維就曾經在這裡屯兵。

滅蜀國後,在原來的古郪王國領土上建立郪縣,縣治在原來的郪王城(今天四川三臺縣郪王古鎮)。漢代,倉山屬於郪縣管轄。

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改郪縣飛烏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飛烏縣治飛烏鎮倉山最早的名字就叫做飛烏壩

(有人說古鎮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01-205年,說這裡是古郪王國的王城所在地。個人認為古郪縣遺址沒有爭議,古郪國王城的說法存疑。)

宋末蒙元南下,不僅飛烏縣城毀於戰火,當地百姓也大多喪生於爭戰之中,逃生者百不存一。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飛烏縣,併入銅山縣至元二十年銅山縣併入中江縣

明代這裡叫做胖子店。據說有個姓胖大娘在這裡開么(yao)店子(四川話,路邊小店的意思),生意非常紅火,時間久了,當地人就把這裡喊做胖子店。直到民國時,這裡還叫做胖鎮

具體是什麼時間查不到資料,大概是解放前後,因為場鎮東北方向的牛尾山看上去跟糧倉很像,胖鎮改名叫做倉山

《中江縣誌》記載,古倉山鎮(王胖坊)有“八廟一寺”,可以想象倉山昔日的繁盛,滄海桑田,歲月總是會改變一切,會有那麼多的人,事,物沉寂在歷史裡,慢慢地被我們遺忘。

隨著個人旅遊的興起,當地著力打造了倉山,修繕一些古蹟,新建了一些仿古建築,在倉山鎮上打造了一條古街,豎起倉山古鎮的牌坊,算是鎮中有鎮。但主打的文化旅遊,推崇的節目是倉山大樂太婆龍燈

古鎮最為久遠的建築應該是位於和平路禹王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為坐東向西的複合四合院,佔地有2000多平方米。裡面的孝子殿觀音殿都是清代修建的。

前面院落裡是武聖大殿,殿內供奉的是武聖關羽,後面院落裡才是供奉禹王禹王大殿

禹王宮帝主廟是相連的,可以從禹王宮裡面直接進入到帝主廟裡面。但帝主廟正門在解放路,門楣上方三個篆體大字,有很多人認成了帝王廟。

帝主廟坐北朝南,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當地人說是倉山所有廟宇裡修得最好的,佔地面積大,顯得很有氣勢。牌坊式的山門,是用磚塊和石頭混砌的,上面全是精美的雕刻,動物、人物,花紋等圖案。

帝主廟準確地說,應該叫做麻城會館。跟川渝大多數古鎮一樣,倉山現在的居民,大多是當年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後代,帝主廟就是湖北麻城籍移民修建的會館。

朝代更替,歲月滄桑,帝主廟一度被作為學校使用,還駐紮過軍隊,後來又改做糧庫使用。現在的邊樓,還能看到當初做為糧庫的痕跡。

帝主廟最值得觀看的,是那幾根巨大的柱子,上面雕刻精美的圖案,龍盤,龍舒,龍展,龍戲.....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當地稱為小布達拉宮朝龍寺,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1988年批准後重新修建的。

寺廟後面的山上草木茂盛,蒼翠碧綠,卻叫做火焰山。當地傳說幾萬年前,這座山長期噴火冒煙,後來從西面飛來一條白龍才將火焰撲滅,然後鑽入山體內,從此後這座山就沒有再噴過火焰。

3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可可西里被稱“人類禁區”,卻很少人能夠進去,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