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塔,在世界各地修築的目的大多都是祭祀神廟和宗教,如用來供奉收藏佛骨和供奉僧人遺體的塔叫做佛塔,源自佛教,又如埃及用來供奉太陽神教和法老王遺體而修築的金字塔,此類塔中數量數不勝數,僅中國就有雷峰塔、大雁塔、虎丘塔等,但同樣在中國有這麼一座塔,無關宗教信仰,反而與姑嫂關係有關且只用一天便修建完成如今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座塔的來源各種傳聞的數不勝數,但最具有歷史價值和真實性的還是那個姑嫂一日建成塔的故事。傳聞裡,姑姑和嫂嫂都是智慧過人、心靈手巧的手藝人,一日姑姑心血來潮,提出要與嫂嫂的蓋塔手藝一爭高低的想法,約定一人在對江南岸,一人在對江北岸修建白塔,約定時間為一天,而嫂嫂自然也是欣然應允,便請了啊媽作為裁判見證修建塔的過程,第二天天未明,更未打兩人便早早的起床開始動工,分外忙碌。

兩人各出奇招,姑姑選擇修建的是玲瓏寶塔,甚是好看。嫂嫂則另闢蹊徑,選擇修建了四四方方的走馬轉角方形塔,甚是威武。二人從日出修到日落,很快比賽的時間就要結束了,兩人的塔也都修建到了第七層,就只剩下房頂了,這時姑姑順手將手邊的芭矛蓋在了自己的玲瓏寶塔上,一個塔便完成了。反觀嫂嫂那邊因為方形塔的塔頂過寬需要大面積的材料而找不到可以做成房頂的東西,姑姑率先向媽媽要求評判誰修的塔更好,媽媽左右為難沒有開口,嫂嫂卻順坡下驢連連稱讚姑姑修的塔更快更好,成為一段家庭和睦的美談展示了中華民族和氣的一面。

雖然千百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般流逝,姑嫂的名字我們也不得而知,也許早就隕滅在了歷史的滾滾黃塵之中再也不可窺見,但是姑嫂和氣相處、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卻是會永遠的保存下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姑嫂雖不在,和氣永長存,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以和為貴,姑嫂的互相謙讓實實在在的給我們演示了家庭合睦是多麼的重要。

說完古代,我們再說說現在,首先我們從這座塔的身世和家世說起,這座塔名為丹山白塔方形塔始建於唐朝年間,具體建設時間因年代久遠已不得而知,其塔位於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建築風格是典型的中式坐北朝南派系,總計高約20m分七層,形成了層層壓層層、層層遞減的建築風格,而塔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其窗戶的設置共有84個,可真正可以打開眺望窗外的窗戶僅為28個,意味著不可以通風透氣的擺設窗居然有56個之多,實屬有趣,方塔的做工精細,紋路清楚,難以想象是一人蓋頂之作。

然而這座有著百年曆史的古塔在上世紀卻彷彿一塊年久失修早已風化的石頭一般破敗不堪,人跡罕至更是鮮有人知,而隨著國家對文化和文化的重視,這座百年老塔終於苦盡甘來在1982年的五月九日被資陽縣人民政府當作保護文物保護起來並進行重新修葺,這座古塔也終於重見天日,面向世人眼光之中。

對於這樣的文物級的景觀,鄙人粗淺地認為更應該去多多的參觀此類景觀,畢竟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魂魄,熟知歷史才更能更好的愛戴國家,同時也能讓這些建築不再偏僻和冷門,保護文物、銘記歷史,從你我做起。

4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黃陂能人以稻田作畫繪出家鄉致富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