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湘西遊記》

肖竹韻 1星期前 散文論文

24 0 0

湘西遊記

詩曰:

武陵山下覓仙蹤,峻嶺崇山景百重;

附壁攀崖尋佛跡,涉溪跳澗攝真容。

羊腸虎臂多艱險,巖洞深幽滿趣濃;

天地迴圈頻詭異,陰陽幻化永塵封。

在國慶的長假裡,徐霞客車友會組織了車友國慶自駕遊。為避開旅遊出行高峰,他們選定了10月2日出行,目的地是湘西。我有幸參與了這次難得的旅遊,尤其是湘西遊,是我多年的夢想。這次搭乘兒子夫婦的車輛,會同侄女婿和侄外孫女,一行五人剛好一滿車,準備徵西。預定2號早晨8點在常德白馬湖社群旁集合。天剛矇矇亮,老天開了一個玩笑,把城區弄得滿天霧障瀰漫。我當時猜想,今天這樣大的霧,預計最早也要到九點才能散開,發車時間可能推遲。

清早,自駕遊組織者弄來了一疊號牌,每個參與車發兩張,前後各貼一張以利辨認。對講機每車一個,以利相互通氣照應,尤其怕掉隊後找不到方向,以便聯絡。時針已超過8點,車友們也開始譟動。這時領隊開始喊話,“各位車友是否都準備好了,今天霧障較濃,不要急,我們現在準備出發。車稍微慢點開,出去右拐,進入柳葉大道,往西緩慢前行。跟在頭車後面,相互間不要超車”。車隊徐徐駛入大道,這時又傳來“請開啟雙閃燈,到河洑高速路口有加油站,請把油箱加滿,不加油的車輛在路口稍加等待,我們一同上高速,目前時速60碼”。8點30分,常德車友正式駛入常張高速路。可能是為了行車的安全,老天這時已將野外霧障緩緩撤出。在高速路上,一縷殘餘霧障已悄悄銷形匿跡。這時領隊傳來了口令,“請車友們開啟雙閃燈,時速80碼,勻速前進,相互不要超車。到張家界西下高速後,在路口稍等岳陽,益陽的車友,等到齊後一道前進。今天主要看湘西永順縣的土司城遺址,先到《遠方的家》吃中飯”。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飛馳,到達張家界西下高速,出高速路口處,岳陽與益陽車友捷足先登,早已恭候了。他們相互銜接後,一行三十多輛小車浩浩蕩蕩向西沿既定的方向,在芙蓉鎮東下高速後,宛轉盤旋,向“遠方的家”奔去。在離目的地約20多公里處一個岔道上,高懸著一個指示牌“遠方的家由此去”。下了國道進入鄉道,不過3米寬的水泥路,對面來車後要到會車臺才能錯過。我當時想,象這種小道應該不會行多遠,最多3至5公里,到遠方的家這個酒店吃飯吧,可吃中飯似乎早了一點兒。誰曾想到,我的臆想大錯特錯。車輛盤旋向西北前行十多公里後,一個路邊自然景點,10多米長,2米多高的醬紅淡黃相間的玉石上鐫刻著“萬馬歸朝”四個大字。兩米多寬的防腐木製棧道,塗抹著暗紅清漆的觀景臺,長約兩百多米,高懸在峭壁上。順欄柵看下去,令人膽顫心驚。在棧道上縱覽群山,猶如萬馬奔騰之狀,亦真亦幻的山景,與石刻寓意萬馬歸朝何其相似,美哉湘西,妙哉湘西,第一站把我給迷住了。良久才緩過神來,匆匆拍攝幾個鏡頭,要不是趕著隊伍前進,我還真有點捨不得離去。而且估摸著酒店應該就在眼前了。隨著盤山公路左一個急轉,右一個盤旋,又前進約十公里,方才看到了一個偌大的木結構牌坊。牌坊上橫額赫然刻著“遠方的家”四個草書黑漆大字。牌坊主樓高約8米,由8根直徑約40釐米的杉木柱組成。中間過道6米寬,兩邊各為4米,已圍成廂房,深度為4米。兩邊各為一層飛簷懸脊,中間為兩層飛簷懸脊帶斗拱蓮花亭閣式樣建築。據瞭解耗資一百多萬,旁邊還正在修建配套設施。我想應該到停車場了吧,誰知車輛又穿過了兩個山峪,越過了一個小山包約1公里多遠,在正前方500米處,看到一處荘院,車隊徐徐進入偌大的停車坪。在停車坪入口處,一塊高約4米,寬約1.5米自然形狀的黃色花崗岩上鐫刻著“遠方的家”四個豎向紅漆大字。終於到了,真的是遠方的家。豈止是吃中飯?原來這裡也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湘西民俗文化風情園。主樓長約80米,房屋幾十間,全部木結構。正中間沿著四十幾級踏步上去,正對著主廳,廳堂上懸掛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主席五位無產階級革命偉人的標準半身彩畫像。主樓大小相間的圓木柱,豐富多彩的吊腳樓,古樸古香的花格柵,玲瓏滿目的紅燈籠。各式各樣的梯級踏步,幾處休閒的蕩吊鞦韆椅,別具一格的冬餐烤火桌,各式餐廳的溫馨名。以及土家人用的古老生活農器具,和規模宏大的用餐廳。連同菜餚貼心的名字,如“兒時的滋味”“媽媽的味道”,“奶奶的秘笈”,“外婆的經典”等,共同揉合成一幅精美的長畫卷,一頓豐盛有味的免費午餐,一個新穎別緻的古老夢境,一個陶公未知的世外桃花源。

我們就餐的大餐廳長約40米,由兩組飛簷懸脊的長廊組成。構思奇特,端頭一個大鼓臺擺放兩面直徑約一米的兩面紅漆大鼓。大廳擺放20張大圓桌。長方排檔桌15張,規模的確是超前。此地還正在建設完善擴建景點。有兩棟三層的帶複式斗拱蓮花吊腳樓正在建設中,成群的工匠們忙得熱火朝天。據說是私人獨資建設此山荘,目前己耗資三千多萬。此景區現在還不需門票。

吃過午飯,由原路返回。剛出牌坊,路邊一匹小馬駒橫擋道中,逼近車輛,將頭伸在小車上面,任喇叭怎麼叫,它就是置之不理,似乎在留戀遠方的客人,好像在說“你們多呆一會幾吧,山峪中的自然景觀還沒看哪,來一趟挺不容易,匆匆走了怪可惜的”。我當時只好下車對它說“我們的行程還很緊,希望後會有期,下次再見吧”!於是將它請到路邊,車輛才得以順利透過,朝著下一目標飛馳而去。衝出小道上大道,馳完大道上高速,高速盡頭又轉小道,近四小時車程到達離土司城遺址約3公里處,因為車輛太多,車不能前行。只能將車停靠在公路邊,棄車步行至景區。到景區大門口,有一長約四米,高約2米的普通自然花崗岩上橫向草刻著“土司城遺址”五個大字。景區通道右邊是管理處和餐飲服務社,左邊是綠化帶,其中約百米長的竹園內,每十米一個小牌,上面闡明彭氏先祖某某,因何功績,受某朝皇帝嘉獎或敕封官職,因何功績被封為土司等等。通道前行300米至靈溪邊,據說是猛洞河的上游。清澈汩汩的流水,唱著歌兒奔向遠方。大大小小的卵石,無序鋪滿河床。若干艘小木船在此漂泊,船主人滿臉堆笑恭候遊客。每個小船隻能載人五個,在此乘船順水漂流約一公里,再上對岸進入景區。上一百多級麻石板臺階,參謁祖師廟,瞻仰藏經閣,會神祖師殿,領略湘西古老的工匠技藝,歎服完整的古蹟留存,傾聽導遊講述古老而神奇的傳說。殿柱均由直徑約45釐米的金絲楠木架立,縱橫樑系用杉木串聯,亭閣斗拱蓮花雕,有單式或複式。飛簷懸脊氣勢雄偉。它是湘西民族技藝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驕傲。沿著曲折的山間石板路,見識了擺手堂,民房遷址新區,老司城墓葬區。隨後到達老司城遺址殘垣。把思緒拉進了歷史的長河中。抬頭仰望著老司城遺址背靠的遠處,有如雙駝峰的青山鬱鬱蔥蔥。青松翠柏向遊人闡述著上千年的滄桑與塵封往事。回首夕陽剛好快落山了。不由得勾起了腦海中三國演義的開卷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此時此地此景再貼切不過了。青山依舊,斯人往矣。夕陽羞澀,談笑古今。

據簡介,《老土司城景區位於永順縣城東,19.5公里的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政權的故都。興建於南宋紹興五(1135)年,廢於清雍正二(1724)年,“改土歸流”(納入中央集權統一管理)。歷經元,明,清四個朝代。有近600餘年的鼎盛歷史。鼎盛時期“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最大的土司之一。老司城是以古遺址景觀為主的多型別景區。景區內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自然景觀獨特。2012年,老司城景區被評為“湘西最美景區之一”,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和“湖南省旅遊特色名村”。被考古學家譽為“西南少數民族邊區儲存最為完整的軍事城堡”和“全國儲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2001年6月,老司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離土司城約5公里的土司文化廣場正在建設中,其規模也較為宏大。從土司城遺址出來,已近下午6點鐘。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彎路盤旋車程,晚8點到達花垣縣城。在紅紅綠綠的街景中穿行,我完全沉浸在美麗湘西山城夜景之中,思量著這全都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村和邊遠山鄉地區,正在以快速發展的趨勢,儘快描繪著各民族共同的美夢,編織著通往中國夢的紅地毯。等我回過神來,車隊已進入早已聯絡好的酒店停車場。我們住的是乾薪國際大酒店,這個酒店舒適乾淨,設施齊全。把房間落實好以後,車友們都在就近飯店各自憑興趣安排晚餐。回到酒店已到十點多鐘,匆匆洗浴後,在床鋪上輾轉纏綿把白天的見聞過細地梳理一番,對古今的聯想,像一幅幅圖畫掠過腦海,如此閉塞的大山之中,還隱藏著如此神奇的城堡?在湘西的十萬大山中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神奇?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3號早上8點統一出發,朝著龍山縣的裡耶古鎮前進。領隊時刻提醒,“開啟雙閃燈,彎多坡陡,注意彎道處,對面有來車”。湘西的路,是處處盤旋,步步維艱。時而繞上高山,時而又滑到谷底,真不知道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們,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是怎麼與外界交流的。這裡的山路遠不止十八彎,這裡的溪水何止九連環?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盤旋顛簸,上午十一點多鐘穿過裡耶古鎮,跨過酉水裡耶大橋,到達裡耶古城遺址,“戰國秦簡博物館”。

據其簡介:《裡耶古城(秦簡)博物館,建於2006年,2010年開館。博物館佔地60餘畝。是中國唯一的秦王朝歷史文化專題博物館,譽為中國五大博物館之一。館藏戰國至秦漢時期的裡耶文物四千餘件。以“古城印象”,“酉水人家”“古井破迷““帝國縣政”等四大主題。詮釋了秦帝國文明。特別是主展區,首批陳展的兩百多枚,已被專家釋讀的秦簡牘,內容涉及秦代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郵政,法律,職官,算學,曆法,宗教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的展示了秦帝國行政運作及帝國邊陲縣邑的社會百態。館藏的“遷陵洞庭郡”“九九乘法口訣表”“遷陵以郵行洞庭”三枚簡牘,屬國寶級之精品。博物館集保管,研究,陳列於一身。設計先進,裝置一流,讓遊客身臨其境,真實感受到兩千年前的大秦帝國往事》。

因為一口破井挖出一個古朝代的縣邑往事,破井之謎是這樣敘說的:《一口古井,三萬七千餘枚秦簡,橫空出世。使裡耶猶如一塊魅力四射的磁石,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它完整地記載了從秦始皇二十六年到秦二世元年之間(共十三年),洞庭郡遷陵縣的行政治理與高效運轉的真實狀況。證實了中央政府推行的制度與各項統一政策,透過郡縣制和郵驛系統,在全國各地得到了行之有效的實施。是研究秦朝縣級行政管理的一個難得的史料。裡耶秦簡為現代打開了一部解讀秦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重要內容的百科全書》。

在館志前言裡說:《裡耶,在土家語中為“耕地”“拓土”之意。戰國時期,作為楚國扼守蜀楚通津的軍事重鎮。借酉水之便,而東抵荊湘。西通巴蜀,北距歸峽,南近辰陽,溝通洞庭與烏江,是經略西南的主要保障,秦掃六合,推行郡縣制,裡耶成為洞庭郡下轄的遷陵縣治。從官署行政到社會民生,維繫著政權的穩定。使大一統的帝國政令得以施行,“車同軌,書同文”。體現著秦王朝的文治武功延至兩漢。這裡一直作為鎮守當地的軍事要塞,和行政機構的所在。秦時明月猶在,秦關何處尋蹤?裡耶古城,幾經風雨,隨歷史的變遷而屢有廢興,惟酉水東流依舊。2002年秦簡的驚世發現,使塵封的往事漸漸露出神秘的面孔。讓我們一道,穿越時光隧道,去領悟古城佈局之巧,體驗民家之趣,解讀秦簡之謎,感受大秦帝國的氣息》。

在博物館內幾千件秦漢展品,複製的約1比0.5的馬車,約1比0.01的俯瞰郡邑與民家風情,藏簡井挖掘時的照片,青銅鑄劍,弓弩兵器,青銅祀鼎,匠具農具,陶製餐飲器具,錢幣,筮器,和各種精美的圖片,與詳細的解說,共同匯合成一幅完整的秦人世界。令遊客置身其中的確是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矣。

中午12點多,返程重跨酉水大橋,再入裡耶古鎮,下榻秦郡賓館,落實住宿間後,集體中餐,滿桌的土家風味菜餚,給每一位客人都增添了食慾。飲足飯飽稍作休息後,下午2點集合出發。朝著一處自然景觀燕子洞馳去。穿越過連環溪水,驚馳陡峭山彎,彎彎有驚險,處處有奇觀。稍有不慎,將導致車毀人亡。開車自不覺,乘坐獨驚心。每個乘坐者都把心提到嗓子口上。領隊在前面時刻提醒著“對面來了幾輛車,對面來了三輪車,大卡車,摩托車,向左又一個急轉,向右又急轉”。反反覆覆,急劇盤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盤上山頂,在一個平曠的地方把車停下來,準備實踐好奇心。燕子洞是在一處絕壁懸崖邊,有五處大小各異的巖洞,平行的洞口呈喇叭狀。最大的洞口外面約三十來米寬,高約十米,平行進去約二十米處,約五米寬,三米高。其中第五洞和第二洞口在巖山中透過多個曲折宛延而相通。洞口平行在絕壁上約二百餘米,從第二洞口往山中前行約50米,再繞來繞去數個折回。溶洞內漆黑一片,遊客自備手電筒或用手機照耀前行。沿一條高山頂內腹部的陰溪溝邊,聽著汩汩清響的流水,看準溪邊的石頭亦步亦趨,徐徐前行。約經過半小時,終於到達第五洞口。再沿懸崖絕壁邊,是遊客在附生荊棘上踏出了僅容一人攀扶而過的危險小道回到原點。按說如此危險的地方是不允許遊客至此的,因為現在此景還沒正式開放,沒有門票,所有遊客就只有以身涉險,一飽眼福。正如毛主席詩詞所描述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真是太刺激了。回到崖頂,縱覽群山,頓感心曠神怡。湘西的十萬大山盡收眼底,有的如駝峰高聳,有的如奔馬馳騁,有的如蛟龍起舞,有的如大鵬展翅,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如麒麟吐玉,百態千姿。近處層巒迭翠,遠山輕霧繚繞。詩人“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愜意心情油然而生。天色不早了,還要到返程的路邊有一處蹓馬場,還得稍作停留。在蹓馬場,有部分車友還真實體驗駿馬馳騁在草原上的醉心感受。下午5點半,車隊在蹓馬場啟程下山。下山當比上山快,盤過虎臂暢開懷。歷時90多分鐘,抵達裡耶古鎮,集體晚餐後自由活動。在裡耶古鎮玩了個夠,夜市,篝火舞會,領略土家人樸實的風土人情。尤其是敞篷電動觀光車,是古鎮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兩元一個客,既不多收,也不濫要,十幾座的車,就只一個客也把你送到目的地,既淳樸又熱情。她們是當地與外界連線的橋樑,是外界瞭解大山深處奧秘的視窗。當夜在秦郡賓館歇息,上床後,輾轉思緒萬千,奇思異想把靈魂帶進未知境界,俄傾夢入秦鄉遨遊。

次日,4號早晨8點集合出發,前往吉首市的矮寨鎮,一睹曠世經典矮寨大橋的風采。從芙蓉鎮西上高速後,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奔,到達矮寨大橋下面,從側面各個角度,飽覽了矮寨特大懸索橋的風彩。觀光廣場上矗立著大橋建設犧牲英雄紀念碑。據矮寨特大懸索橋簡介《它位於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境內,距吉首市約20公里。是國家重點規劃的8條高速公路之一的長沙至重慶通道,湖南段,吉(首)茶(峒)高速公路中的重點工程。工程為雙層公路,附帶觀光通道,兩用橋樑,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長1073.65m,懸索的全跨為1176m。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極大地改善了湘渝兩省市的交通現狀。對兩省市乃至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四項世界第一包含:一是大橋懸索主跨1176米跨峽谷懸索橋,創世界第一。二是首次採用塔梁完全分離的結構方案,創世界第一。三是首次採用“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架,創世界第一。四是首次採用巖錨吊索結構,並用碳纖維作預應力筋材,創世界第一》。矮寨大橋與峽谷底垂直高度330米,橋面寬24.5m。在觀光通道上鋪有矽pU軟質地毯,觀光道上可俯瞰矮寨全景。橋西的兩臺觀光電梯,不停地運轉,在透明的電梯裡可以領略遠山美景。矮寨特大懸索橋橫跨在德夯千米大峽谷之上,2012年3月31日上午,矮寨特大懸索橋順利通車執行。這標誌著800多公里的湘渝高速路全線貫通。矮寨大橋架設在天塹之上,穿越於雲海之中,凌空跨越,迎風起舞。它是人間天堂的一支奇葩,它是中國錦繡不可或缺的畫筆;它也是崇山峻嶺中便捷的天梯,它更是蠻荒邊陲處不謝的彩虹。

中午近12點,從矮寨大橋底下出發,穿過狹長的矮寨集市街道,沿溪溝東南約行10多公里,到達一處風景優美的溪灘大餐館吃午飯。這裡溪灘開闊,幾百上千米長的溪灘上卵石遍佈,可以停泊若干大小車輛。溪床也相當堅固,不愁沉陷。有些外地車友們,自帶的帳篷,廚具和食物,在溪灘上搞起了野炊。幾支釣竿伸在溪水裡,孩子們光著腳在溪水裡的卵石縫裡尋蟹,逮蝦,擊水快樂逍遙之極。我們一行就在規模宏大,設施新穎也是唯一的一家“鄉巴佬廚房”集體就餐。這地方是該鎮第六格第三組。

下午2點從“鄉巴佬廚房”出發,重新返回矮寨鎮,向峽谷西北又一景區德夯馳去。經過近1個半小時的盤旋山路,到達德夯土家族民俗風情園。透過導遊,穿越了德夯民俗風情園七彎八拐的商業小賣區,往飛紗瀑布而去。沿溪彎彎曲曲的小路,步行1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飛紗瀑布是個天然景區,瀑布下是一大汪深潭,綠波微動,象馬尾又像輕紗一樣的瀑布直瀉而下。走困了的遊客有的坐在小賣攤邊,品嚐民族風情小吃和烤肉串,烤魚串,烤蝦串,烤蟹串,還有各類不知名的烤蟲串。有的座在潭水的竹筏上戲水拍照。我們也匆忙留下幾張景照後快速返回。因為下午還要驅車近三百公里趕到沅陵縣城,參加那裡盛大的篝火晚會。由瀑布處返回四公里多的羊腸小道,兩邊山峰奇兀突出,有一叫佛指山的三塊石壁如柱沖天挺拔,簡直美極了。入口處一處石壁叫孔雀開屏,一處石壁叫佛掌迎賓,既形象又生動,忍不住又多拍了幾幅美景圖。回到停車場,剛好趕上土家民俗風情話劇演出,他們是每小時演出一場。 看完演出後,快速登上自駕車,在領隊的提示下“開啟雙閃,跟上頭車,尾車斷後,勻速前進” 。 到矮寨入口處上高速,鑽過一段隧道,進入矮寨特大懸索橋。車速都不由自主的放緩了。都在領略這一曠世經典的真容,感受這騰雲駕霧般的刺激。巨大的弧形碳纖懸索,猶如兩條倒掛的彩虹,牢牢嵌鉗在兩端特製而高大的橋頭柱架上。橋頭柱架像兩尊頂天的巨人,巍然屹立在天塹的兩邊,企望著如奔的群山起舞,注視著神州大地的昌盛繁榮。無數長短不一的拉桿,有如水晶宮般的殿柱光彩奪目。兩邊的橋欄別具一格,配置這人間仙境格外壯觀。平坦的橋面,中間兩條黃色的分道線和兩邊白色的輔道線,向前筆直延伸,通向遠方,通向中國夢的殿堂。車隊駛過大橋,懷惴著前途的新畫卷,懷著對中國夢的幢憬,沿著高速路飛奔。向著沅陵縣城方向高速疾馳,時速120碼。車隊一部分沿高速直奔沅陵縣城,約節省半小時路程。我們一部分跟領隊在瀘溪方向下了高速路,多領略了瀘溪縣城的夜景,也不若是燈火輝煌的夜花園。掠過古丈邊角,到達沅陵城郊已到晚上9點多鐘,由徐霞客舉辦的車友國慶自駕遊盛大的篝火晚會正步入正軌。現場烤全羊正烤得油漬漬,香噴噴。巨大的銀幕上“熱烈祝賀徐霞客車友會國慶自駕遊圓滿成功”兩行鮮紅的大字充滿銀幕。烤羊師將全羊在烤架上翻來覆去的烤,滿滿的蘸上調料盡情的刷。然後將烤好的烤全羊移出火堆,在案板上剁成若干小塊,陪襯著一大桶巖溪魚,一滿桶清蒸雞,夾雜著幾袋蘭花豆,幾袋殼花生,伴隨著清爽的啤酒一起,沿著幽深的喉管,鑽入人腸虎肚,探索人體隱藏的奧秘,滋潤著從不貧瘠的五臟六腑。三個長形炭烤爐,供車友們自烤的肉串,自烤的紅薯土豆芳香味美,真是太愜意了。一百四十人的隊伍,在有限的幾個桌間,把廣場的一隅,傾刻間搞得一片狼藉。隨後將幾百斤木棒,豎向棚放在烤過羊肉的火堆上,一會兒燃起熊熊大火,火苗呼呼作響,火焰竄上天空5米多高。車友們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大圈,蹦啊跳啊,伴隨著音響唱啊,那高興勁兒不可言表。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興猶未盡。由於時間悄悄溜走,車友們只好戀戀不捨的離去。車隊駛出迎賓大道,耗費二十多分鐘,跨過沅陵沅水大橋,到達縣城中心,下榻在蘭波華天大酒店,草草洗浴,快速入睡,夢中又返回篝火舞會現場。

5號早晨8點天空下起了小雨,車隊冒雨出發,沿著酉水向西北方向前進。途經酉水高灘水電站,它是在酉水的中游,一座攔河大壩恰似一條巨龍橫跨江上。把滾滾奔騰的江水,攔腰截成了兩半,氣勢雄偉壯觀。它是沅陵縣從加拿達和比利時引進的資金,興建的第一座涉外水電工程專案,並被評為優質工程的高灘水電站,是1990年經國家批准的水電專案。也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興建的五強溪水電站庫區開發性移民重點配套工程,裝機為3臺19Mw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稍作了解,繼續前行,途經酉水十里畫廊風景區作短暫瞭解。酉水畫廊是瀟湘山水文化八景之一。酉水風情畫廊是這樣敘說的:《湖南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酉水風情畫廊……它是沈從文筆下最後一段風景。有著湘西最美的河峽,湖南最古老的玩水方式,中國最具溼地文化體驗價值的景區。它是一條流淌著美麗的河,一條流淌著歌聲的河,一條流淌著民俗與文化的河,它是一條流淌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河。它就是“青山似畫,碧水如詩”。美得令人心痛的“山國水都,生態聖地”》。入口碼頭處有豪華遊輪侍候,等待採風的遊客光顧景區。在碼頭入口處有一木製簡陋的牌坊,正面橫額是“一水何奇”的草體,楹聯上首是“夜郎自大,土司興亡,無非尋根問底”。下聯是“書簡留人,世人醉醒,全是酉水餘波”。背面橫額是“四葉溪碼頭”,上聯是“白水當酒,成敗盡流一壺中”。下聯是“槢(迭)水煮茶,日月見浮半盞外”。在江邊沒有停車場,長長的車龍佔據一邊公路,的確影響交通。二酉山曾經是軟禁過張學良將軍之地,此景區我們也無行程安排,只好隔水拍攝二酉山景區後,快速集合前行。歷經兩小時的盤旋路進入鄉道,寬度不過3米,坡陡彎急,路窄,雞鴨時時佔道,對方有車來,他們都會自尋會車臺讓我們車隊先過。上午11點到達借母溪入口處陳家溪村。在簡陋自然的停車坪安頓好車輛後,徒步走往目的地借母溪山荘。

據借母溪的傳說:一說是古代有縣令偕家帶口到沅陵赴任,因舟車勞頓,其母耐不住顛簸,不肯前行。縣令準備將其母暫寄居山村裡,剛好有一個孝子喪母未久,因思念母親,茶飯不思,且縣令母親容貌與其母相近,被孝子看到了,以為是上天託母再現。當時就懇求縣令將母親借給他,讓他把縣令母親當親孃贍養孝敬她,以解思母之苦。因在溪邊借母,所以命名為借母溪。

另一說就是該條溪水上游水中有一種微量元素過重,喝了以後淨是生的兒子。所以上游村莊單身漢多,又地處閉塞,外邊女子又進不來。怎麼辦,借山外人家的妻子,生孩子後把妻子還給別人。孩子長大後問母親何在?大人告訴他母親是借來的。當然這傳說不怎麼地道,權當狼外婆的故事聽聽吧。但是離借母溪3公里處有一橋,叫狃花橋,上面簡介說“山外的姑娘過了狃花橋,就必須要在山裡生個孩子後,才能再出此橋。可見也有借妻的傳說。

據資料顯示:《借母溪佔地32平方公里,狹長20餘里。是一個神秘的原始次森林地帶,許多溝嶺人跡罕至。古木參天,溝谷縱橫,被譽為“湖南的九寨溝”》。沿著溪溝跨來繞去,共涉踏跨溪梅花樁11處,大小跨溪橋七座。其中一座為鐵索橋,兩座亭閣木結構橋,鋼筋混凝土橋四座。仿木混凝土棧橋13處,棧橋總長約為800多米。麻石板道,拼花卵石道,青石板道相間。盤旋於溪邊,依附於山岩下,百折千回,總長近6公里之遙。由於步程較遠,加上爬坡下嶺的,隊友們如大浪淘沙般的落下來了。有的走兩公里或三公里,亦或四公里,到五公里處,百分之九十幾的隊友們,都保重玉體打道回府了。無緣與借母溪相親,也將是永遠的遺憾。

但是,我那十歲的小外孫女伍潔瓊卻令我刮目相看。先天到德夯景區,徒步四公里山路的往返。今天又和我們一道徒步八公里多盤旋山路,沿途還在溪溝網魚。一百四十人的車隊,最後只剩下兩輛車共八個人到達借母溪山莊,大人猶之可,而她一個稚童是怎麼做到的呢?而且,還要原路返回。看她那一臉毫不在乎的樣子,我想,她長大後一定是個探奇高手,亦或是長征的旗手,也可能是最有耐力的運動員。

借母溪沿途山景,秀色可餐,這裡是天然的氧吧,神秘的仙境。是多種珍貴植物的滋生寶庫,許多稀有動物的繁衍天堂。到達借母溪村莊,有一座中國遠洋公司援建的一座木結構亭閣橋。橋長30米,每邊各8根杉木柱組成橋亭閣,四面吊腳柱,兩層飛簷飛脊加斗拱蓮花雕。沿橋兩邊護欄有供遊人休息的座板與靠背欄。亭閣美觀大方,閣樓名“中遠幸福橋”。閣聯是“雲蒸霞蔚,中遠幫扶情深;山疊水翠,沅陵生態淨美”。過橋後,離懸崖還有約1500米。離懸崖約1000米處就是借母溪山荘。有十多戶人家,屋舍儼然,新舊相間,柱頭落地,吊腳懸天。有酒店旅社,可同時供兩百多人歇息。山莊的食用物品,生產資料,往來貿易還停留在原始的交通方法上,全靠驢馬馱,人力背。摩托單車絲毫也派不上用場,反而是累贅。這裡集萬千閉塞於一身,在幾十里路外的集鎮購貨,一天一個來回,還累得氣喘噓噓。繞過山莊,再過一個木結構亭閣橋,再也沒有道路。長滿野草的小田埂,人跡罕至,彎彎曲曲,如果沒有好奇心,你怎麼也想像不到,懸崖景點是由此去的。

終於到達此行的終點,一堵大懸崖的斜壁上,由碳酸鈣質匯成的兩組鐘乳石,像對巨乳,又像兩個小牛的頭。離崖邊十米開外,一堆層形頁岩,像個大花盆,上面長滿小樹野花草。其實旅遊看自然景點,就是煥發遊客的想像力。有些遊客是在這山荘裡過夜,便於第二天在大山中進行穿越,當地有土嚮導可提供有償服務。

此時已到下午2點,考慮回程到陳家溪停車處還要兩個多小時,還要到山莊吃中飯,只好速急轉身,到山莊享用完預訂的午餐,迅速回程,沿先前走過的彎曲道路,重新認知山間的奇特,到達陳家溪已到下午5點。因山中手機訊號不通,對講機就更不用說了。這時領隊打來電話,先返程的車友已到達常德,他和後返程的車友也在沅陵上了杭瑞高速路。我們迅速上車,沿著鄉間小路,彎彎拐拐,上上下下,原路疾馳,到達沅陵縣城已是下午7點10分。天已經黑下來了,一場金秋的中雨如約而至,老天爺在為我們洗塵。一陣大雨襲來,把馬路上的灰塵沖洗得乾乾淨淨。車輛賓士在乾淨的路面上,顯得十分平穩,車輛與微風爭速相向行駛,空氣格外清新。因為馬上就要進入杭瑞高速公路了,一顆懸著的心才真正落下來。旅遊途中,既擔心彎道會車不慎,又擔心盤旋陡峭天黑出意外,更擔心機械區域性失靈。總之,旅遊雖然開心,但也擔心,苦辣酸甜,各自感受不同,因人而異,不可同語。在旅遊的途中,有的人是玩,佔百分之九十以上。有的人是看,只佔百分之幾。玩的人是真正的旅遊,看的人是附帶著考察。玩的人是在自然界裡,找回了自我的童真世界;看的人是在心靈深處,印證了艨朧的不盡人生。玩的人是一種現實的享受,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是一種樂以忘憂的境界,是一種揮霍後的自然平衡。看的人是一種古今的聯想,是一種對自然界的深思,是一種對知識的適當積累,是一種耗費後的微量補償。程度不一,各不相同。因賦詩一首以表達此行的感慨:

湘西探秘出家門,求證釋懷仙地奔;

山水自然瞭特色,遠方爭峭透迷屯。

土司遺址今猶在,秦簡精箋故事存;

矮寨橋懸天塹上,母溪多氧客銷魂。

2O15年1O月15日

(10738)

12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露營帶什麼?高性價比露營用品、揹包帳篷、桌椅、爐具牌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