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河南省,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國保單位僅次於山西省,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省。

唐恭陵位於洛陽偃師市緱氏鎮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巔。南依嵩山,北臨洛河,東南群山環抱,西北崗巒疊起,山川如畫,景色宜人。該陵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武則天長子李弘的陵墓,俗稱“太子冢”。

遊人一直說唐恭陵的文物保護有許多潛在的風險,鄉間道路穿插其間,有的道路緊鄰石像生,對文物的潛在危害非常大,且周圍沒有圍欄保護。唐恭陵處於野外,面積也比較大,周邊都是農田,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請政府多向文物保護開發方向傾斜,建立旅遊保護區,一者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發展旅遊經濟,更重要的是利於保護文化遺產。

看著唐恭陵神道兩邊精美的石雕,大家討論著,如果真的能把宋陵那些石雕全部做成拓片,那應該是多麼震撼的場景。繼續容我神遊,我在想,如果能把唐十八陵的石雕碑額甚至把全國所有帝王陵的石雕碑額都做成拓片,那應該將會是震驚世界的創舉吧。看看哪個偉大的人有魄力、有能力、有條件、有機會去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

陵的四周原有神牆圍護,神牆四角有角樓建築,四面神牆中部各置神門。現在神門、角樓等已不存,惟有土闕猶在。恭陵石刻雕琢精美,彌足珍貴,時代早於乾陵,是河南僅存的一組盛唐時代的陵墓雕刻。建此陵功費巨億,奴役百姓無數,致使發生兩次役夫逃亡事件。

1998年1 月30 日夜,盜墓賊闖入唐恭陵陵園,用*藥將哀皇后墓炸開,盜走國寶級珍貴文物60 餘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2·15”恭陵文物被盜大案。所幸案件很快破獲,文物被追回,11 名盜墓賊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大概與恭陵神道不對稱有關,去往恭陵的路也是莫名奇妙的走到了陵西一段土路而來。唐恭陵尚屬儲存較好的陵墓,但除去巨大的墳丘也只是神道的石刻像生了。同屬於河南大地,若非是歷史久遠真的沒法與明代潞王陵相比。

最新評論
  • 1 #

    洛陽總是以神都自居,可是沒一個皇帝埋在神都

  • 2 #

    唐朝東都洛陽,盛唐神都洛陽。

  • 3 #

    應該是北臨伊河,不是洛河

  • 4 #

    都是些聽都沒聽過的人

  • 5 #

    不是唯一,恭陵西邊還有一個和陵

  • 6 #

    河南省不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更不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的省份!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國家城市簡介之海南省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