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千軍臺,位於門頭溝區清水澗溝西端,史稱“千人臺”,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京西古道的主幹線“西山大路”穿村而過。村東口“紫氣東來”、“西園翰墨”的大影壁牆傲然屹立,迎接著遠方的來客。一株樹幹中空,卻是枝繁葉茂傲然屹立在主街東端的老槐樹,時時向人們訴說著千百年的風風雨雨。這裡就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古幡會”的傳承之地。山石墁砌的西山大路盤山而上,附帶甕城的大寒嶺關城仍然屹立在山口之上;其旁的毗盧寺早已不見蹤影,一些古井、文昌閣古碑、水槽遺蹟,還能勾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村東臺下公路旁那座已被淤埋半截的古橋,是當地“十里八橋”最西頭的一座,人稱老橋。千軍臺,早在宋朝以前就已建村。村西的大寒嶺,史稱“大漢嶺”,“摘星嶺”,俗稱“大和嶺”。(大:音代)曾經為漢朝與北方民族的交界。五代時期,在大安山當“土黃帝”的劉仁恭,多次越“摘星嶺”襲擾契丹,還曾與李克用軍隊發生過“木瓜澗”(今木城澗)之戰。千軍臺,早期是軍隊的駐地,後才慢慢發展成村莊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千軍臺的村民積極抗戰,英雄輩出,也正因為如此,全村的房子先後被日本鬼子和“還鄉團”燒了四次。現在,千軍臺仍有110多戶,200餘人廝守在這古老的山村裡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白雲山開放了!最新爬山時間,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