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武漢的市花梅花盛開,東湖梅園的梅花奼紫嫣紅爭奇鬥豔,但卻沒有一個人前來賞花。

武漢東湖梅花盛開

(一)

冬去春又來,

武漢梅花開。

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華夏最大的梅花研究中心,為神州聞名遐邇的賞梅之所,中國4大梅園之一。梅園裡佈局妙香國、江南第一枝、花溪、放鶴亭、梅友雕像、冷豔亭等眾多景點,妙香國是華夏梅文化館所在地。東湖梅園始修於1956年,現在佔地達到800多畝,定植梅樹2萬多棵。

往年春天來得早,春節之前就已經立春,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正是東湖梅園賞梅的季節。今年春天來得遲,春節後的連續低溫,推遲了梅花綻放期。時至正月二十日以後,武漢東湖的梅花才姍姍來遲。然而卻開得很燦爛奪目。

東湖梅園蠟梅開

東湖梅園梅花綻放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風光

(二)

梅花正爭春,

未有賞花人。

今年武漢的春天姍姍來遲,武漢的冬天又特別陰冷特別漫長,一連串的陰雨天攪得人非常煩躁。

更令人心痛的是,新冠病毒突襲江城,黑雲壓城,鋪天蓋地,把華中重鎮武漢從一派祥和瞬間帶入戰時狀態,人們從一連串的封城封路封小區中,倏忽陷入和平年代從未有過的至暗日子。

武漢地處長江中游,兩江交匯,湖山相映,美景眾多,是中外聞名的旅遊目的地。自元月23日封城以來,這個繁華熱鬧的大都市,瞬間按下了暫停鍵,平日裡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城區,一下子安靜下來,安靜得令人窒息。

街道上沒人,商場裡沒人,景區景點更沒有遊人。美麗的大東湖停止了平日裡的躁動,坐落東湖磨山南麓的梅園,靜靜的沐浴著雪後溫暖的Sunny,靜靜的綻放著千姿百態的美麗梅花,卻沒有迎來一個遊人。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

東湖梅園風光

(三)

迎寒獨自開,

唯有暗香來。

你知道武漢的市花是什麼花嗎?你可能會說是櫻花,因為武漢大學的櫻花太有名了,還有東湖的櫻園,美得無法用語言形容。人們一直在等待疫情快點過去,好去武大看櫻花。

但我告訴你,武漢的市花並不是網紅櫻花,而是迎春怒放的梅花。1984年梅花當選為武漢市市花。梅花之所以能被選為市花,一是梅花具有傲霜鬥雪、凌寒綻開的風骨;二是武漢的梅園在規模和研究上都在全國名列前茅;三是湖北自古就是梅花的故鄉。

秦漢時,野生梅就散見於大江兩岸,並用於醫藥。隋唐時,其食用藥用價值就受到人們重視。南宋時期,武漢一帶居民栽培梅花已很盛行。明清時,武漢黃鶴樓、卓刀泉、梅子山都是賞梅的佳處。以前洪山一帶一直有種植梅花的民間習俗,稱為“瓶插梅花迎新春”。

東湖梅園白梅綻放

東湖梅園別樣紅

東湖梅園

(四)

詩仙聞玉笛,

江城落梅花。

詩仙李白謫居荊楚,多次遊歷江城。他的著名詩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反映了詩人放逐江湖的憤慨,同時也表現詩人對江城梅花的憐惜。

李白所說的“江城五月落梅花”,並不是說梅花凋謝於五月,而是借用“落梅花”來表現當時的一種失落幽怨的心境。其實,武漢的梅花開在冬春之交,迎寒怒放,只報春來,令人敬仰。

自古至今,吟詠梅花的詩詞浩如煙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些詩句,都是點贊梅花的傲視冰雪品質。

在百花凋謝,飛雪飄零的季節,梅花能夠獨自盛開,其傲視冰雪的氣質,與文人自身的清高與堅韌品質相類似,於是文人墨客自然而然地將梅花比作了自己。

事實上,江城武漢把梅花作為市花,恰好映襯了武漢人敢作敢為、迎難而上的性格,承載了大武漢篳路藍縷、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梅花盛開

武漢東湖梅園奼紫嫣紅

(五)

梅園花盛開,

東湖盼客來。

梅花是武漢的市花,東湖梅園是武漢梅花的代表作。目前武漢的嚴寒即將退盡,璀璨的春天就要到來。東湖梅園翹首以盼,怒放梅花希望在世人面前綻放美麗。

梅園地處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磨山景區南麓,周邊山水資源非常豐富。該園三面臨水,迴環錯落,自成一體。旁邊由青松翠竹環繞,巧妙地組合成“歲寒三友”意境,成為絕妙的梅花觀賞勝地。

東湖梅園圍繞一個“梅”字做足了文章。在大東湖的懷抱中,山環水繞,風景秀麗。每至早春二月,梅花綻放,繁花似錦,暗香四溢。這時節,到梅園賞梅、詠梅、畫梅、攝梅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

東湖梅園的園林景緻,可謂“天然去雕飾”,她依山環水,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獨厚。徜徉在梅園裡,既能夠眺望那煙波浩渺、水鷗點點之東湖景色,又可以欣賞那巍峨熊峻的磨山楚天台,以及磨山朱碑亭之楚風楚韻。

梅園不愧為中國的梅花勝地。這裡面積達一千二百多畝,有地栽梅花兩萬多棵,梅花種類共三百二十個,包括進行了國際登陸之品種就有一百五十多種。因此,這裡不僅是梅花觀賞樂園,更是梅花研究勝地。

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東湖梅園

武漢紅梅爭豔

東湖梅園

報春梅花

老樹梅花盛開

(六)

吾與梅有緣,

年年蒞梅園。

我喜歡梅花,不僅因為梅花的傲骨精神,更是因為梅花的爭春與報春。一年一度梅花綻放,預示著冬去春來,春暖花開的季節就要到了。就因為此,我每年的這個季節,都要陪人到東湖梅園賞梅。

陪親人賞梅。好多年的元宵節,我都要陪同妻子兒子去梅園,賞梅攝影看節目。節日的梅園遊人非常多,本地人外地人都有,人們攜家帶口,一邊閒逛,一邊照相,偌大的梅花園充滿了天倫之樂。

陪友人賞梅。梅花盛開,呼朋喚友,相聚梅園,不亦樂乎。邀約一個或數個好友,共賞梅花。那一年兩位朋友到東湖梅園聚會,當時他們倆分別在武漢以外的城市工作,後來不期然調到一個單位共事,當時我們都很年輕,豪情滿懷,激揚文字,謂之松竹梅歲寒三友,至現在還是文字好友。

陪客人賞梅。由於傳媒工作性質,我的工作與私人客戶很多,如果這些客戶剛好來訪剛好遭遇梅花盛開,我必定會陪同他們去東湖梅園賞梅。那年初春一位黑龍江的美女客人來漢,我與她同遊梅園,還跟她在梅苑合影,不知道是我們當時的遊興所致,還是我身邊的人拍攝水平之高,合影照片很美很融洽,弄得同事們調笑了好長時間。

陪同仁賞梅。東湖梅園新春賞梅,大多在元宵節前後,此時正值新年伊始,組織單位同仁一起到梅園賞梅,活躍氣氛,振奮精神,吸取營養,以利再戰。單位同事一起賞梅,生龍活虎,興致勃勃,成為一次企業文化活動,對工作對生活都有積極意義。

武漢梅園賞梅

武漢梅花報春

武漢東湖梅園風光

武漢東湖梅園寒梅花開

武漢高校梅花爭奇鬥豔

(七)

冬去春又回,

陪你來賞梅。

“春到江城,梅舞東湖”。過去每年冬去春來,賞梅即成了江城人們重大節慶之事。一年一度的梅園賞梅,都是一次熱鬧無比的文化廟會。人們攜家帶口前來賞梅,收穫快樂,留下浪漫,也留下來很多美照。

現在疫情之下,整座城市彷彿按下了暫停鍵。市民無法出門踏春,而東湖風景區磨山梅園的“梅景大片”已經悄然上新。為了讓人們在疫情嚴峻的日子裡也能夠賞梅,特邀請大家線上“雲”賞花海,用特別的方式為武漢加油。

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已開,春日將至,一切都會過去的。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不能去東湖梅園實地賞梅,讓我們一起等待春暖花開,等待來年冬去春來,陪你一起來東湖賞梅。

武漢高校紅梅爭豔

武漢高校梅花綻放

東湖梅花奼紫嫣紅

東湖梅園遠眺

梅綻一枝春

武漢東湖中國梅花研究中心

最新評論
  • 1 #

    寒梅獨自開,只為報春來。待到春日融,江城皆康泰。

  • 2 #

    等待春暖花開,等待冬去春來,再到東湖梅園看梅花。

  • 3 #

    梅香溢江城卻無聞醉人但求花盛時滿園賞花者

  • 4 #

    今春花開無人賞,寂寞枝頭減容光。待到瘟神送走日,滿天盡飛梅花香。

  • 5 #

    我自梅花意不悔,幾番寒冬笑開顏!大武漢加油!一定可以渡過難關的!

  • 6 #

    江城梅園別樣紅遊客寥寥無幾中嬌花蕊蕊怒春放點點暗香漫花叢

  • 7 #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梅

  • 8 #

    梅園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 9 #

    等解禁了估計荷花都要開了

  • 10 #

    不差這一次。來年還有

  • 11 #

    江城二月風飛雪朵朵梅花帶淚開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繼草鞋街後,肇慶呢條路又出名了,從鮮為人知的角度帶你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