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大足區位於重慶市西部,該區下轄21個鎮、6個街道,是一個沒有鄉的市轄區。今天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大足各鎮的名字由來。

(大足區行政區劃地圖)

龍水鎮:該鎮是大足區城鎮規模最大的鎮,即便放到重慶市,也是名列前茅的大鎮。龍水鎮據傳是取“龍溪河水源豐富”之義得名。

寶頂鎮:著名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其精華就位於寶頂鎮內的寶頂山。寶頂鎮舊稱香山,後因寶頂山而改名為寶頂鎮。

中敖鎮:因境內有“中店場”,以及一個名叫“鰲魚背”的小山,在兩地名各取一字得名,後將“鰲”簡化成“敖”,而得名中敖。

三驅鎮:清代宣統年間置三驅鎮,意為“祛除瘟疫、火災和蟲災”。

寶興鎮:因當地有寶蓋寺而得名,又說因場建於兩個大土丘之間,外形好似元寶。

玉龍鎮:清代建場時,以境內有玉峰寺,同時場口石巖上鑿有一龍頭,各取一字得名玉龍場。

石馬鎮:原名馬跑場,後來石門鄉併入,各取一字改名“石馬”。

拾萬鎮:清代乾隆年間建場,原名百千街,因百千等於拾萬,故名拾萬場。

回龍鎮:因境內毛家崗外形如一條龍,而龍頭有轉回之勢,故得名回龍。

金山鎮:境內有一大土堆形如堡壘狀,好似金山。

萬古鎮:有“萬古長存”之意。

國樑鎮:古名雲路,1949年為紀念出生於此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饒國樑烈士現名。

雍溪鎮:因境內有一土地廟叫“甕溪廟”,後簡化得名雍溪。

古龍鎮:和著名的武俠作家古龍同名,這個古龍鎮得名於境內的古龍廟。

珠溪鎮:據傳唐代有人在此地溪流中撈得一個大蚌,蚌內有珍珠,故得名珠溪。

龍石鎮:清代建場時,因境內的石龍廟得名石龍場,後成立石龍鄉。1981年因與其他縣地名雷同,改名為青山。1983年將原名“顛倒”,改稱龍石鎮。

郵亭鎮:歷史上此地是成都到重慶的交通要道,也是榮昌到永川之間的跑郵站口,故得名郵亭。現在的郵亭同樣是大足的交通重鎮,大足南站便位於該鎮。

鐵山鎮:因境內有鐵山坪而得名。

高升鎮:清代光緒年間建場,因附近有高家灣,而雅化成高升場。

季家鎮:得名於季家壩,傳說清初有季姓夫婦在此設旅食店,後逐步發展成村落。

高坪鎮:以境內高峰寺附近有一個大平壩,而得名高坪。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逆行者,感謝你!廈門景區免費開放再加碼,新增名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