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宅在家裡的朋友們,是不是有些呆膩了?為了防範疫情,大家加油!偶然回想起去年此刻在臺灣旅行的經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鎮裡的垃圾傾倒和防疫防流感的宣傳,是不是會有所啟示?

​今天要說的是臺灣省最南端的恆春古鎮。說起到這個小鎮,要從去墾丁說起,墾丁是臺灣最著名的旅遊地,墾丁還被稱為是臺灣的天涯海角。這裡有鵝鑾鼻公園,貓鼻頭公園等,這裡是很多遊客必去之地。在訂房時,被墾丁大街上酒店客棧的昂貴价格嚇到了,偶然發現距離墾丁大街不到十公里的恆春古鎮的房價僅有墾丁大街的三分之一,而且交通方便。度假勝地墾丁全稱應該是臺灣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裡,大家會有印象了吧。圖為恆春古鎮的小廣場。

​墾丁快線的站點就在小廣場旁,這裡還有個標誌性的711便利店。墾丁快線是高雄和墾丁之間最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高雄左營高鐵站有售票櫃檯,墾丁大街沿途有站。售票櫃檯的工作人員告訴我,用現金買墾丁和高雄之間的往返票最優惠。

​​恆春鎮原名“琅橋”,是高山族同胞聚居的“琅橋社”。清同治十三年(1874),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欽差大臣沈葆楨督辦軍務,到此巡視時,發現此地未設防,考慮到此地位於臺灣島最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四時如春,故取名恆春。

​​喜歡上了這個安靜的小鎮,就住在一條小巷子裡的腳踏車客棧,漂亮的女老闆看我獨自旅行,還特意升級了房間。一日傍晚,在客棧的前臺和老闆閒聊,忽然街上傳來一陣柔和悅耳的音樂聲,像極了我們街道上灑水車來了的聲音,好像是世界名曲“致愛麗絲”,客棧老闆的二女兒拎著幾個大包匆匆向門外走去,我很好奇地問了下老闆,老闆淡淡地說,倒垃圾的時間到了。

​對了,這個小鎮裡還有著名的“海角七號”。我大感好奇,到了恆春古鎮後,很有感觸,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鎮,街道建築稍顯老舊,但乾乾靜靜​、井然有序,最有意思的是,中國臺灣的城鄉差別極小。舉個例子吧,就像遍佈全島的“711”便利店,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鎮,在顯著位置都可以看到,裡面售賣的商品種類和價格幾乎一樣。

​最方便的是每間便利店裡都有一個通用的自動提款機,使用我們的銀聯卡取用新臺幣特別方便。便利店的前臺功能更全,充值悠遊卡、一卡通等很方便。圖為悠遊卡,這個卡太方便了,除購物外,還可以在整個臺灣省乘火車、地鐵(捷運)和公車,在排隊結賬的時候,悠遊卡由於不依賴網路,不需操作,非常節省結賬的時間,這也是臺灣移動支付並不吃香的緣故。

​說著說著,就說遠了,趕緊回到倒垃圾的話題。出門後看到的垃圾車,垃圾車上有防流感和防疫的宣傳語,要做到“咳嗽口罩不能少,肥皂洗手落實做”,很切親的標語。在臺灣省各地的公共場合,經常會看到很多人戴口罩,我一直以為是年輕女孩懶得化妝,又不肯以素面示人,戴口罩就解決了問題。其實我猜錯了,這是自己有流感症狀,而採取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是負責任的做法,現今的我們最知道戴口罩的必要性。

​我好奇地向客棧老闆二女兒問起,這裡的倒垃圾有什麼制度?曾在加拿大留學的二女兒給我簡單介紹了一下,原來,這裡的垃圾要簡單地分成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回收垃圾需要清洗乾淨,如果廢棄的瓶瓶罐罐裡有殘渣和糖分等,還是會招來蚊蠅和螞蟻,對環境有汙染。

​這樣的垃圾分類,我們也開始熟悉起來了,很多城市率先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希望不要一時熱,前功盡棄。我在問起,什麼時候開始執行的垃圾分類?老闆女兒茫然了,記得一直就是這樣扔垃圾的。這時,老闆淡淡地說,差不多20年了,我有點震驚了。

​恆春古鎮的傍晚,兩臺垃圾車就開始工作了。一輛生活垃圾車和一輛可回收垃圾車,就開始緩緩按照固定線路穿過小鎮的大街小巷,每家每戶都大概知道到自己家的時間,早早在外面等候,成為我眼中的一道風景。據了解,臺灣從2000年嘗試“垃圾不落地”開始,臺灣垃圾分類已經走過20個年頭了。

​少見多怪的我,舉著相機一路跟隨緩緩行駛的垃圾車,真是醉了。這位老伯在等待即將到來的垃圾車。在臺灣旅行,你會發現臺灣各地的垃圾箱少得可憐,居民區看不到垃圾箱,街上也是隔很遠才能見到一個垃圾桶,那是專門供路人隨手丟棄小件垃圾的。如果誰往裡面丟家庭垃圾,會被監控拍到,收到高額罰單這樣看來,臺灣大街小巷如此乾淨整潔,就不奇怪了。大家有機會來臺灣省,看看是不是很難找到垃圾箱?

​客棧老闆還介紹說,這裡開垃圾車和垃圾車上的工人收入還不錯,編制屬於公務人員,工作穩定,受人尊重,大家都很嚮往。

​中國臺灣省的小鄉鎮,與我們的是不是不太一樣?

最新評論
  • 1 #

    臺灣素質教育,做的好的還是要學習。

  • 2 #

    臺灣人乾淨,大陸很多人特別是城市人也乾淨,但是農村還不行,主要是水不方便

  • 3 #

    臺灣逐漸向經濟發達地區靠攏!

  • 4 #

    喜歡臺灣這種乾淨衛生的人文環境

  • 5 #

    取長補短,我們大陸逐步趕上去的。

  • 6 #

    我們山東這種扔拉機已二十幾年了

  • 7 #

    臺灣的衛生環境和人民的愛好素質大陸人民需五十年才趕得上。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趙建新:鼓浪嶼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