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騎著摩托回家過年,今天僅用十幾分鍾就跨過三個省,還過了黃河,你信嗎?

開啟中國地圖,能看到黃河那道著名的65度灣,這裡是陝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交界處,黃河東西兩邊分別是山西和陝西,黃河南岸則是河南,這個地方也是中國西北、華北和華中三大地區的分界線。金代趙子貞在《題風陵渡》中寫道:“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黃河的這個位置自古有一個詩意的名字——風陵渡,我們都很熟悉,在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都見到過。金庸大俠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就有“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章節,寫的是郭襄第一次見到楊過的地方就是黃河的風陵渡。

傳說風陵渡的名字源於風后陵,風后是黃帝的賢臣,黃帝和蚩尤在涿鹿決戰,風后幫助黃帝戰勝了蚩尤,但是風后被殺,埋葬在此,後來建了風后陵。唐代聖曆元年(公元689年)在此設定關隘,稱風陵關,也叫風陵津,津就是渡口,所以後來這個地方就叫風陵渡。

現在黃河北岸有風陵渡鎮,屬於山西省芮城縣,古代人們渡黃河是靠船的,所以叫渡口,現在這裡已經建了兩座大橋連線兩岸,一座鐵路橋,一座公路橋,風陵渡鎮也成為全國唯一有兩座大型橋樑的鎮。由於橋的重要性,鐵路橋有武警戰士二十四小時守護。

風陵渡黃河公路大橋是這一帶最重要的過河通道,連線著多省的商貿往來,大橋南端是陝西渭南的潼關,也是中國的著名關隘,東邊是河南省三門峽市,大橋北端就是風陵渡鎮,開車過橋用不了十分鐘,大橋全長1409米。

明清時期政府曾在風陵渡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連線陝豫二省,現在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線和隴海線連線在一起,黃河天塹變通途。風陵渡成為通往中國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通,也是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被譽為“淘金之地”,倍受青睞,成為黃河金三角的一顆璀璨明珠。

在旅遊成為人們日程不可或缺的時代,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備受關注。風陵渡大拐彎和兩座大橋組成的獨特景觀成為黃河沿岸的著名旅遊景點,這裡還是渭河、洛河匯入黃河的三河交匯處,自然地理風貌獨一無二,是僅次於黃河壺口瀑布的景觀。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春節將至,玉門這些景區等你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