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今天學到一個新概念,叫“機票超售”,原來很多票都是超售的呀

給你舉個例子

春節馬上到來,馮大輝提前請了年假、買了機票,興沖沖的準備回東北老家過年!

但是當他到了機場,卻發現自己登不了機。

這是為什麼?

「我既沒有遲到,機票也是真的,為什麼不能上飛機?」

「先生,您的機票超售了,現在航班已經滿員了。」

「超售?」

馮大輝不明白:「怎麼機票也超售?上次我朋友去住酒店,酒店也說他們超售,沒房住!而且我們都是在旅行網站上買的票,莫非旅行網站為了多賣錢,就多賣票了?」

什麼叫「機票超售」?

通俗來說,就是賣出的機票數量,超過了飛機的座位數量。

「超售」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總有消費者在奔赴目的地的時候反悔、取消,各種放鴿子,而企業出於營收考慮,不想虧錢。

我就有一次,從西安回來,結果剛到機場告知無法進入,已經檢票準備起飛啦

像我這種「爽約」的情況,航空公司就有損失了,空出來的位置只能空著。

以前,由於資訊化程度不高,航空公司要確定乘客是否出行,只能通過電話等形式與乘客聯絡確認。

但在「打電話」和「起飛」中間的時間裡,乘客如果退票、臨時不來,航空公司是不能時時掌握的。

這就意味著,只有在完成值機之後,航空公司才能真正確定來了多少人……然而,飛機馬上要飛了,空出來的位子基本就只能空著了。

那有人說了,沒來就沒來唄,你航空公司錢也收到了,不虧啊。

但你想想啊,乘客臨時退票,航空公司白白損失了一個座位的收益。如果,還有那種土豪乘客,沒有退票,也沒有來,航空公司更是損失了二次售賣的機會和收益。

所以,買的沒有賣的精啊,全球航空公司為了對衝損耗,不約而同的做了同一件事:「多賣些機票,來抵消座位虛空的機率。」

那超售違法嗎?

「超售」並不違法,

你別想著能告倒航空公司,「超售機制」已經成為國際慣例,行業法規也給予了明確認可。

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謂的「收益管理」。酒店也是同理啊。一家酒店有90間房,但以往總有10個人預訂又取消,於是,酒店會提供100間房接受預訂,以平衡取消的比例。

聽起來,「超售」有它的合理性,可就是讓你的出行看起來像是「薛定諤的貓」。

以機票為例:

1、當售賣的總票數不到座位總數的時候,買了票都可以順利登機。

2、當超售票數剛好抵消退票、不來的數量時,按時抵達機場的人也可以順利登機,甚至不會察覺到有“超售”這件事。

3、當所有買了票的人都按時抵達機場時,「超售」就變成了「實超」,一部分人就無法登機了。

所以,看明白沒?劃重點,敲黑板了:

「超售」的制定者是企業、企業、企業,是那些航空公司和酒店,而不是OTA(OTA,Online Travel Agency,即線上旅遊服務提供商)等旅行網站。

那遇到了超售怎麼辦?

商家會給你免費升艙,或者協調安排其他航班,酒店休息等補償措施

你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我和曲江的故事 | 她在西安“最美書店”書寫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