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圓明園是清代皇家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再現・圓明園”工程運用數字化技術對圓明園面貌進行虛擬再現,展現圓明園面貌。

圓明園遺址 網路圖片

彩繪絹本四十景之“九洲清晏”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九洲清晏遺址現狀分析圖  劉川繪

圓明園“九洲清晏”為帝后在園內的寢居區。

歷史資料反映了景區的變遷歷程。其中景區在清中後期建造改建情況如下: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端午節凌晨,因宮女看管鐺火不慎致使奉三無私殿失火,清暉閣前九鬆被焚燬。災後不久,重建工程即已啟動。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路圖片

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排架011-1號,表現了本次重建後的格局,也是現存繪製年代最早的九洲清晏景區總平面圖。災後新建南樓、高臺房、一間房、遊廊,後得名鬆雲樓、露香齋、涵德書屋、茹古堂,合稱“清暉閣四景”。

九洲清晏景區總平面圖 原中國營造學社藏

道光前期,景區西路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原樂安和、怡情書史及後院魚池改建為一座寢殿“慎德堂”。樂安和南原玉照亭改建為昭吟鏡、得心虛妙、峭碧三亭齋。鳶飛魚躍、清暉閣及四景改建為穿堂殿、湛靜齋和後殿。

樣1704號所顯示的九洲清晏改建  故宮博物院藏

慎德堂之工始於道光十年八月,原估價13萬300餘兩;次年落成,實耗銀達25.5萬兩。慎德堂建成後,道光帝以此為主要寢宮。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奕詝(後來的咸豐帝)在湛靜齋內誕生。

道光中後期,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九月二十六日九洲清晏中路再次失火,圓明園三殿等因此焚燬。災後重建工作於道光十七年完成。

樣式雷排架010-2號所示 九洲清晏一區在火災前的格局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樣式雷排架010-3號所示 九洲清晏一區在火災後重建方案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樣010-2、010-3等圖集中反映了九洲清晏中路在火災後重建前後的對比,可以清晰了解到本次改建工程的狀況:

重建後的圓明園殿、九洲清晏殿均為不帶抱廈的五開間殿宇;奉三無私殿也將稍間壓縮,左右迴廊併入室內,變成僅僅出前後廊的建築;三殿臺階由原來的雲步踏跺改為垂帶踏跺。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九洲清晏殿之間院落以圍牆代替遊廊來圍合;並且將後院面寬向內縮至與前院相等。

清宣宗道光皇帝朝服像 網路圖片

九洲清晏殿兩側採用“東西六座”的佈局——殿東(原皇后殿一帶)建東院、中院,每院二座(前殿、後殿);殿西(九洲清晏殿與慎德堂之間)建西院二座。

原中路兩側的東、西佛堂撤去,改為三進值房(庫房)。

景區西北角島體向外墊填擴大,慎德堂、湛靜齋後殿北各添建院牆;並將湛靜齋與慎德堂院落之間的遊廊改建為院牆。

國家圖書館藏樣005-34、009-18-1、007-8-2等圖,表現的都是以上方案的區域性。

樣式雷排架005-34號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但據樣010-3圖上貼樣顯示,後來東西六座中的西院後殿被“拆去”,在其北另建“同道堂”。同道堂東經套殿與九洲清晏殿相連,西面前接遊廊與慎德堂相通。

為了便於從九洲清晏殿不出室外就到達同道堂,將九洲清晏殿西稍間後廊封入室內(後簷砌磚牆,側面封板牆),原外牆(後金柱位置)上方窗挪到一側後增開門洞,西山牆上也開門直通套殿。同時在東稍間外簷也做了同樣處理以保持外立面的對稱,但由於東稍間後廊內設有炕坑,所以廊內空間依然獨立於正殿室內(保留了後金柱位置的原外牆做法),並在側面板牆上開板門兩扇供僕役出入。

此外,在湛靜齋後殿西側添蓋轉角樓一座四間。樣011-2-2即為根據010-3改定稿謄清後的呈樣;《慎德堂九洲清晏全寸樣一分》(樣042-4)採用百分之一的比例表現了建築室內裝修、院落內植物配植和陳設小品,資訊更為豐富。

內容整編自:賀豔 《再現·圓明園—九洲清晏(上)&(中)》,《紫禁城》2011年10月刊。感謝《紫禁城》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疑問請私信聯絡。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這個距離北京市區不到2小時的小眾景點,夢幻的冰瀑奇觀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