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近幾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迅猛,無論是國內遊還是境外遊,都颳起了不小的浪潮,根據《2019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數報告》中的調查資料,中國出境遊的人數在2018年達到了1.5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4.7%。但與此同時,由於缺乏對國外人文習俗的了解,部分遊客的言行舉止,也越來越容易被當地人關注和吐槽,從而留下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其實,由於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越來越多的中老年遊客加入到境外遊的大軍中,但他們學習吸收新事物的能力不如從前,所以也更容易會讓自己陷入這種尷尬的局面當中,而且除了一小部分素質不太高的人,大部分遊客被吐槽的原因,主要還是中外文化習慣上的差異導致的,比如下面這3類被吐槽得最多的言行,就是典型的代表。

中氣十足被誤解為太吵鬧

這一點大多就是針對的中老年遊客,這些大叔大媽們在國外陌生的環境中,看到了漂亮的風景或者新鮮的事物,都會比較激動,而且喜歡在一起合影並感慨一番,這樣說笑聲就會顯得更加喧鬧。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樣的印象,我們父母這一輩,他們平日說話的時候一直就中氣十足,正常聲音也會比年輕人要大一些,但到了國外,尤其是像歐美以及日韓等比較發達的國家,整體氛圍比較安靜,人們會盡量避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只是我們的叔叔阿姨似乎並沒發現這一特點,仍然能在遠處就能聽到那洪亮的嗓門兒,卻被當地人誤解為太吵鬧了。

關於這個吐槽,我還是挺為叔叔阿姨們抱不平的,他們真的是天生嗓門兒就這麼大,再加上難得出國旅遊,精力旺盛,卻又不清楚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才被貼上了吵鬧的標籤。不過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在國外旅遊,還是要稍微了解下當地習俗,儘量融入,這也算是旅遊的一種體驗。

“好吃狗”被迫亂丟垃圾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美食文化享譽世界,在美食麵前,我們都是一隻“好吃狗”,但在國外旅遊時,卻也因為管不住嘴而做出一些讓人臉紅的事。在很多發達國家,由於人口較少,當地人也沒有在街上邊走邊吃東西的習慣,所以街道上很少看到垃圾桶,這跟中國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喜歡小吃的遊客往往會比較痛苦。

很多吃不慣西餐的中老年遊客,通常都會自備一些小吃零食,在路上邊逛邊吃,但吃完後卻發現路邊沒有垃圾桶,有時候可能要走好幾個路口才能看到一個。這時候,由於以前的陋習沒有徹底改掉,有的人雖然知道不好意思,但還是會偷偷把它們丟到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在我看來,這樣的尷尬其實很容易化解,只需要提前準備一些垃圾袋放在包裡,將吃完剩下的垃圾先放進垃圾袋中,等到了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一起扔掉就可以了。當然,最好還是不要在路上吃東西,有時候我們在國內屬於正常的行為,在國外可能就會變得不可思議。

“1張照片”10分鐘

在這個網紅打卡滿天下的時代,很多女性遊客,無論是青春洋溢的美女,還是熱情似火的阿姨,都熱衷於在網紅地來回反覆地拍照留念,結果發到朋友圈一看,除了表情姿勢不一樣,身後的背景幾乎沒什麼區別,拍了這麼多,最後等於只拍了“1張照片”。

而且有的網紅景點,由於最佳拍攝點有限,可能會出現排隊的情況,這時有的人為了拍一張最漂亮的,往往會逗留好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讓後面的人等得心煩氣躁,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雖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不能因此給別人增添不便。

我平時在網紅地想要拍照時,都會提前想好怎麼取景,需要哪些表情和姿勢,等輪到我拍時,就只需要十幾秒就拍好了,這樣也為後面的遊客提供了方便,自己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其他景點了。

​不得不說,中國十幾年的國民素質教育和社會宣傳,讓遊客的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出遊之前,需要對當地的人文風情做一些了解,尤其是在生活習慣上有所衝突的地方需要格外注意,學會尊重當地的風俗,才能發現更美好的風景。不知道大家在國外旅遊的時候,是不是也存在這些被吐槽的言行呢?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蘇州口碑最好的景點,免費有文化,為何遊客稱暫時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