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世界很大,都想出去走走。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的心聲,即便被現實百般禁錮。

而摩旅,正是這種心聲能得以聆聽的最好方式,幾乎沒有之一!

沒錢就買輛破摩托,

背箇舊的掉色的牛仔包,

穿雙掉皮馬丁靴,

頭不頭盔的不要緊了,

有個爛護目鏡就行,

揣上加油估計都不夠的渣渣錢,

管他呢,

聽著炮仗似的排氣聲,

屁股下那玩意兒總能帶你去詩和遠方。

我想,西部片兒裡總有類似的情節,早年騎馬,現在騎車罷了。人,摩托,戈壁,蚯蚓似的公路,加上不羈的靈魂,似乎就是對自由的最好詮釋!

然而,現實總會在你臉上留下五個手指印。摩旅,還真不是能說走就走的。

然而,現在摩旅已經成為了追逐自由,放飛夢想的代名詞。至於火到什麼程度呢?摩旅幾乎快成為了全民運動,四處都在掀起摩旅浪潮,男女老少,無不動心。但有時火熱的東西容易一窩蜂,規則原則就無從體現。久而久之,摩旅似乎成了腦門兒一熱的活動。

而準備不夠充分的旅行,遲早會讓你後悔。

沒有充足的旅行資金,一路上可能只有緊緊巴巴地過日子,沿途的物價是變化多端的,就拿川藏線來說,路上的油價都有低至5元高至9元的,而同樣的一碗麵,在四川境內沒有什麼價格起伏,而進入西藏界,卻要面臨價格翻一倍的現實,至於水果什麼的,20元/斤幾乎成了起步價。並不是說沿途的商家有多坑,只是山高路遠,運輸費用,人工,等成本疊加在一起,物價高也就再正常不過了。因此,沒做好充足的預算,興許沒到半路,錢就只剩個位數了,彈盡糧絕,

除了money,開始旅途前還有很多要準備的。首先,money是保證你能出去,而齊全的護具則是保證你能完整的旅行回來。所謂的護具可不僅僅是合適的頭盔手套而已,

包括全套騎行服,騎行靴,防雨裝備。這是最基本的護具。

小編也曾摩旅過西藏,也因為護具未準備齊全而被折磨成傻逼過。手套用的夏季的,上了高原便凍的手指僵硬,

騎行褲不防水,突如其來的暴雨弄得自己手足無措。鏡片是透明鏡片,青海的烈日差點把眼睛射瞎。過於齊全護具的現實意義我就不再贅述。

而其實除了客觀條件,例如金錢,護具,一輛好(耐用)車,甚至保險,我們有時更缺乏主觀條件。

是什麼呢?那就是真正要遠行的決心以及足夠的技術經驗。

說走就走的主觀前提就是這兩樣東西。

然而,不是腦門兒一熱,國內的摩旅風潮實在太火熱,誰都按耐不住。

無數小青年都想奮不顧身地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摩旅,然而,等待他們的是遠超他們想象的巨大風險,拍腦門就做遠行的決定,暴露出的是對危險的無知,而這又常被當事人自認為是勇敢,真正上路之後,又因為面臨過多始料不及的問題而放棄。

同時,國內的摩托車駕照本身含金量非常低,駕駛者掌握基本騎行技能就行,也就是說,只要騎的走就能拿到駕駛證!

這麼容易就取得駕駛資格,你真的敢騎摩托車遠行嗎?能騎車跟會騎車有著天壤之別,旅途中未知複雜的路況可不是你考駕照時那樣的水平就能應付的。

可由於駕照的官方屬性,讓太多的人對自己的駕駛技術深信不疑,如此自欺欺人,換來的可能只會是危及生命的境況。

我看過太多太多因為上述的無知行為而導致的事故,也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的人在面臨摩旅的熱潮時也能冷靜下來思考。

摩旅是一種鍛鍊,也是人們對自由的一種追求方式,但絕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最新評論
  • 1 #

    摩旅真的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只要你有一棵想去的心就行了,其它的一切都可以克服。

  • 2 #

    摩旅是件很愜意的事本人深有體會!

  • 3 #

    這也怕那也怕,在家呆著吧!

  • 4 #

    是的糾結很久了好多事也放不下怎麼走?

  • 5 #

    四個輪的可以兩個輪的的確是要準備的。

  • 6 #

    像你這樣講,那都別去了……

  • 7 #

    有錢有假,起來就走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芭提雅各方嚴陣以待 準備迎接旅遊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