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沙魚湧,是深圳最古老的客家村落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位於深圳大鵬葵湧街道辦土洋社群。

沙魚湧村兩面臨山,一面臨海,村莊坐落在山腳的一方平地上。沙魚湧河環村流過,直通大海。 葵湧河流入大鵬灣的一段,口大肚圓尾小,像沙魚一樣,故叫沙魚湧,這個村子也叫沙魚湧村。

沙魚湧海灘不算大,細膩柔軟,原生態的海景,自然、純樸的風光。海水純淨,吊腳樓憑水而建。水清沙白,人少景美。被譽為“世外桃源”。

村裡的民宿,安靜,不那麼商業。斑駁的老房子、曲折的小街,悠閒的慢生活。

這是個有故事的小漁村,有故事的美麗海灘。

明清時期,沙魚湧曾是粵東地區最大的港口。最繁華的時候,應是上個世紀初至30年代,當時的沙魚湧是惠州、東莞、寶安三地最大、最熱鬧的口岸。境外、內地的商船每天都有貨物到港,是繁華的商品集散地。當時的沙魚湧設有海關、銀行、典當行、煙館、賭場等。經商、搬運等人員多達上萬人。

這是個有故事的小漁村。1941年香港淪陷後,東江縱隊祕密營救了矛盾、鄒韜奮等文化名人的登陸點,並將文化名人轉移到安全的內地。

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東江縱隊在黨中央和廣東黨組織領導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到擁有1.1萬人的部隊。在敵、偽、頑夾擊的情況下,轉戰東江兩岸,深入港九敵後,挺進粵北山區,英勇打擊敵人,積極配合全國抗日戰場和盟軍的對日作戰、控制了數百里海岸線和通往香港的交通要道,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抗戰結束後,根據國共兩黨談判簽署的協定,東江縱隊2583人在沙魚湧登上美軍三艘登陸艇開赴山東煙臺。

原寶安縣人民政府在沙魚湧原址建亭立碑,紀念東江縱隊北撤這一歷史事件,成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4年沙魚湧啟動了改造,改建後的沙魚湧,再現了民國時期的海關、碼頭,客家風格民居、民宿,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濱海生態旅遊的一個悠閒、寧靜的好去處。

海風習習,心曠神怡。您可抽空去這有故事的美麗海灘散散步哦!

溫馨提示:沙魚湧因道路較窄,節假日請謹慎前往,以免堵塞。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不是平遙和麗江古城,地處北方卻是最美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