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你想好了要過現在的生活嗎?

你想好了不去多看看這個世界嗎?

你想好了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嗎?

也許你已經想好了,但是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一直在尋找答案。

他們走過大漠,又走過冰川,在高空俯瞰大地,在江面書寫波瀾。

2020年12月20日,知名的冰川探索保護者、民間環保人士、網名“西藏冒險王”的冰川探險者王相軍在探索西藏的冰川時,不幸落入冰河,永遠留在了他最愛的冰川瀑布中。

“西藏冒險王”王相軍

王相軍常年在野外探險,風吹日曬加雨淋使得他不僅有一顆熱烈的心,更擁有了“狂野”的面孔。

其實他是1990年出生,是個標準的“90後”。

2012年,年僅22歲的王相軍帶著一架破相機,領著一隻流浪狗,開啟了他對西藏無人區冰川的探索。

這一探就是8年。在這8年裡,一人一狗先後用腳步丈量過大小冰川70餘座。

在2019年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王相軍受邀代表中國民間環保人士站在了聯合國的講臺上,他的發言受到了熱烈掌聲。他拍攝的大量資料,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認可。

王相軍在聯合國的講臺上發言

2017年看到冰川在不斷消融、 冰川垮塌,深感冰川融化給生物所帶來的災難性毀滅的他決定讓更多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於是就有了 “西藏冒險王”的抖音和快手賬號。

“西藏冒險王”抖音賬號有156萬粉絲,快手賬號有147萬粉絲。獲得過八百多萬個贊。

雖然粉絲不如那些明星多,影響力不如那些明星們大。但是他從一點一滴做起,每一條影片都在傳遞著環保的理念。

正所謂“不以善小而不為”, 2018年,王相軍被評為快手十大科普號之一。

王相軍和他深愛著的冰川

如今王相軍走了。

追夢者走了不遺憾,遺憾的是沒有夢的人還留在原地!

1996年6月11日上午9點,餘純順揹著裝著帳篷,防潮墊,筆記本,睡袋和一盒西洋參切片的揹包大步流星地走進了羅布泊。

“我要打破6月不能穿越羅布泊的神話!”

餘純順是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穿過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極”壯舉的人。

當年一本 《餘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更是感動了無數人。他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英雄。

《餘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

1988年7月1日,38歲的餘純順孤身徒步中國,開始自己的探險之旅。

這一走就是8年。他先從太倉進入江陰,然後一路北上,去往江蘇,山東,河北,遼寧……

80年代的徒步可不像現在,推個小車,車上架個手機,手機後面藏著一輛汽車,就這麼一路喊著“666”,一路乞討著“遊艇、飛機”地奔向小康。

當年的條件要差很多,別的不說,據說當年公路覆蓋率連現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到處都是泥濘的土路。

餘純順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一邊徒步全中國,一邊寫作。

行程達4萬多公里,足跡踏遍24個省市自治區,訪問33個少數民族,演講“壯心獻給父母之邦”150餘場,拍攝照片6000餘張,發表遊記50餘萬字。穿破了57雙鞋,41碼的腳也走成了43碼……

餘純順在沙漠

1996年,餘純順把這一年命名為自己的“沙漠年”。他決定要一氣呵成地走完6個沙漠,其中就包括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

這一年的6月12日傍晚,沙漠上颳起了沙塵暴, 這場強烈的沙塵暴,從12日晚上9點45分起,直到13號早上都沒有停歇的跡象。

而這一天,是等在大本營的人員和餘純順約定會師的日子。晚上8點,沙塵暴終於停下來了。餘純順沒有如約而至。

6月14日早上7點,大本營的幾個人揹著一些食物和水,帶著GPS和望遠鏡沿著餘純順過來的方向前進。可一直到12點,都依然沒有發現餘純順的身影。

隨後經過大規模的搜救, 直升機找到了餘純順的屍體,他頭朝東腳朝西仰面躺著 裸露的身上佈滿了水泡。他的右臂朝上略微彎曲,肘下壓著草帽,捆紮成一卷的藍色睡墊放在胯部。

搜救隊找到餘純順時,他已遭受不幸

餘純順曾經說過:“我死在哪裡,就葬在哪裡。只要我死之前有意識,一定要頭朝東方,因為那裡是我的家鄉上海的方向。”

餘純順之墓

餘純順永遠的留在了塔克拉瑪干。

追夢者留下來不遺憾,遺憾的是那些把夢丟擲了九霄雲外之人。

1985年7月24日,35歲的堯茂書進入了金沙江。

那個曾說:“ 漂流長江的先鋒應該是中國人!征服中國第一大河的第一人,應該是炎黃子孫!”的堯茂書在行前作出了一個決定:說服懷孕4個月的妻子劉健蓉打掉孩子。理由是以免妻子將來難以改嫁。

1980年,30歲的堯茂書寫信給國家體育總局,請示想要組建一支漂流隊去探索長江,未得到回覆。

於是堯茂書 自費多次赴沱沱河、大渡河等嘗試橡皮筏漂流險灘技術。

1984年底,34歲的堯茂書向國家體委提交了《關於對長江進行漂流探險和拍攝工作的報告》,詳細列出了他為漂流長江所準備的資料,並稱自己將在1985年8月到10月漂流長江。依舊沒有回覆。

1985年,美國將派“激流探險隊”於秋天從長江源頭漂流而下的訊息,促使早在1979年便萌發漂流長江念頭的堯茂書決定搶先漂流長江。

6月24日,堯茂書獨自漂進了無人區。

堯茂書和“龍的傳人”號

沒有贊助、沒有冠名、沒有直播、沒有打賞,堯茂書憑藉著濃濃的民族自豪感,獨自駕駛著“龍的傳人”號橡皮筏順流而下。

他總是回想著 臨行前的晚上,父子三人吃了堯茂書最愛吃的回鍋肉。在告別時,堯茂書突然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安慰老人的場景。

他想著父親還有哥哥們,他們會給他養老送終的。

妻子打掉了孩子應該可以改嫁。

而我有腳下的“龍的傳人”號,我一定要征服長江。

7月15日,正在膜拜聖靈的藏民,發現了漂流的堯茂書。藏民們擁簇他到寺廟裡,活佛為他念了消災經。

7月24日,在金沙江通珈峽的急浪中,堯茂書觸礁而亡。

無比兇險的金沙江

訊息傳出,數只毫無漂流經驗的“民間漂流隊”在躲過了體育局的圍追堵截之後,紛紛下水。

最終11人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堯茂書“中國人首漂長江”的夢想才終得實現。

追夢者前赴後繼地離開不遺憾,遺憾的是沒有夢想的人爭先恐後地被同化。

也許你會說他們傻。

但他們說,有些人30歲時已經死了,只不過在80歲時才下葬。而另一些人在30歲時下葬,卻永遠活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國真

21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走進直播間的副縣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