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目前,本市已有廊下、嘉北、浦江等7座郊野公園實現一期範圍開園。

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說,新一批金山漕涇、浦東合慶、奉賢莊行等3座郊野公園已獲得郊野單元(郊野公園)規劃批覆,正處於深化實施方案階段中。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亮點吧!

漕涇郊野公園

一、整體範圍

漕涇郊野公園位於金山區漕涇鎮,規劃提出發展全域郊野公園概念,即整鎮域建設模式,面積為60.42平方公里。

二、概念規劃

漕涇郊野公園位於上海古岡身歷史文化帶和現今的濱江沿海生態區域的交匯處,境內分佈有海、江河、渠、灘、漾、溼地等多樣水環境,承載了上海最久遠地區層疊交織的產業和文化印記。

規劃提出“滄海拾貝”的概念,搭建“一園兩片”的總體結構。“一園”是指將漕涇鎮打造成為全域郊野公園,“兩片”是以滬金高速為界分為南北兩大片區:北部為“水漾農園”片區;南部為“水木棲谷”片區。

三、一期介紹

公園一期範圍位於郊野公園北部,東至水庫村村界、北至漕涇鎮界、西至朱漕公路、南至S4滬金高速,面積為3.66平方公里,覆蓋水庫村全範圍。

水庫村整體效果圖

水庫村以“水”著稱,水面積高達40%,且水質保持良好。

自然縱橫的河道將水庫村劃分為70多個島嶼。通過對水肌理的判別,以“水+園”“水+島”“水+田”為主題,把村莊分為北、中、南三大片區,分別植入產業功能。

北片區“溪渠田園”,是農業合作社集中的區域,漕涇有名的西瓜品牌就在這裡;

中片區“灘漾百島”景色優美,村民枕水而居,是水庫村的核心區域,特色旅遊區坐落於此,包括親子休閒、理想鄉居、慢活養生、高階度假、文化體驗、精品農業、休閒農業和產業展示等多項功能於一身;

南片區“河塘聚落”,以農田和水產養殖為主,保持原汁原味的田園風光。

“四好農村路”長堰入口效果圖

“藕遇”公園效果圖

公園溼地效果圖

合慶郊野公園

一、整體範圍

合慶郊野公園位於浦東新區東部海濱地區,總體規劃範圍北至合慶鎮界,南至迎賓高速,西至上海繞城高速,東至東海,總面積35.7平方公里,其中合慶鎮域23平方公里,祝橋12.7平方公里。

二、概念規劃

整體意向效果圖

三、一期介紹

公園一期的建設範圍北至合慶鎮界,南至川楊河,西至上海繞城高速,東至規劃海濱路,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均為合慶鎮界內,包含小部分曹路鎮版塊。

分為五期滾動開發:森林花海、蜜園果林、稻穀花香、田園鄉情、川楊文化。

示意圖左上角灰色部分為一期中最先實施部分,為首期範圍,主要位於勤奮村,四至範圍為:北至錦繡東路、西至G1501、東至人民塘路及朝勤路、南至張家浜及奚陽路,面積約1.6平方公里,涉及合慶鎮1.4平方公里與曹路鎮0.2平方公里。

郊野公園一期景觀結構分為“一軸、一帶、三片區、兩核心、多節點”。

一軸為景觀主軸,近南北走向,與整個合慶郊野公園的縱軸相接, 連線錦繡東路與奚陽路,兩核心便由這一主軸串聯。

一帶為張家浜濱水帶,近東西走向,以張家浜河道為基礎,打造 兩岸景觀,向東直至東海,形成東西向地理上及景觀上雙重的綠化帶。

三片區分別為森林、農田、果園,三片區由一軸一帶分隔開,由自然基底用地現狀所決定,並各自形成具有特色的節點。

兩核心分別為美麗鄉村文創核、果園觀賞產業發展核,以雙核驅動、文創引爆的理念打造,南北呼應,成為主軸上兩大亮點。

多節點包括田園驛站、農業科普主題園、森林氧吧、田園客廳、地傑農莊,火龍果園以及勤奮村公園,共7個節點,分佈在主軸兩側,成為除核心景點外的重要節點,提供活動及觀景停駐點。

節點介紹

1、田園驛站(兼遊客服務點)

利用現有存量地塊和建築,轉型升級為合慶郊野公園旅遊服務中心及農創文創旅創上下游服務企業、機構、平臺等集聚基地,實現產業+。(具體專案待定)

2、農業科普主題園

利用現有果園,轉型升級為合慶郊野公園以蘿蔔多樣性種植、遊樂、科普等為核心的親子主題園,實現產業+。

3、森林氧吧

利用現有涵養林,結合土地整治、景觀工程以及產業引入,將現有涵養林轉型升級為合慶郊野公園森林氧吧功能區,如林下營地、青少年活動、集親子游樂等野外活動等產業專案。

4、田園客廳

利用現有農田,匯入產業並轉型升級為網際網路訂單農業農旅複合基地,為都市白領家庭提供健康食材保障,同時成為其鄉村農耕、牧場、親子的場所。

5、地傑農莊

利用現有農業產業,在產業內部進行景觀工程建設,為原產業轉型升級打好基礎,增加產業功能分割槽,如:生態養殖、兒童活動、荷塘利用、桃源市集、林下燒烤等活動。

6、火龍果園

利用現狀火龍果產業,通過經過打造,提升產業自然生態環境,對原產業提檔升級,使該產業符合郊野公園總體定位。

7、勤奮村公園

對現狀村公園進行濱水碼頭、步道、草地、花木、雕塑、露營平臺等景觀工程,實現親子游樂、帳篷露營、親水垂釣、野趣玩樂等功能。

莊行郊野公園

一、整體範圍

莊行郊野公園位於黃浦江上游南岸、莊行鎮大葉公路以北區域,以農藝為主題,是奉賢農藝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莊行郊野公園北至黃浦江、東至南竹港、西至千步涇、南至大葉公路及耀光河,全域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

郊野公園規劃平面圖

二、概念規劃

莊行郊野公園圍繞農藝型主題定位,落實奉賢區“三園一總部”的發展戰略,營造以“現代農業+文化藝術”為特色、以“藝田+水莊”為標誌性形象的農藝特色的郊野公園。

三、一期介紹

莊行郊野公園一期重點建設為巨潮港-耀光河-紅旗港-西閘公路-南沙港-大葉公路-光輝港-西閘公路-南竹港-浦秀港兩側所圍合的π型區域,共4.51平方公里。

莊行郊野公園一期按照“生態版”+“功能版”的策略實施建設。統籌考慮郊野公園資源稟賦的空間特徵,從有序引導郊野公園多樣化和特色化發展的角度出發,構建“三軸、三帶、三大板塊、六大組團”的空間發展格局,彰顯莊行郊野公園原生態、原風貌和原住民的特色,有效帶動郊野地區的鄉村振興。

1、三軸

即浦衛公路、西閘公路、浦秀路三大景觀軸。其中西閘公路以森林悠然道為主題,浦衛公路以地景藝術道為主題,浦秀路以花果風光道為主題,打造差異化的景觀軸線。

2、三帶

即浦秀港、莊浜河、光輝港三大休閒帶。其中浦秀港以煙雨水岸為主題,莊浜河以田園水岸為主題,光輝港與浦秀路相呼應以花果水岸為主題,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閒觀光帶。

3、三大板塊

即西閘公路以北的鄉野水莊板塊、南沙港以西的原鄉水莊板塊、南沙港以東的農耕水莊板塊。其中鄉野水莊板塊以原生態的江林景觀為基底,結合浦秀港兩側村莊打造匯聚奉賢文化的創藝水莊;原鄉水莊板塊以原風貌的田園景觀為基底,打造展現稻魚文化的花米水莊;農耕水莊板塊以地域特色的花果景觀為基底,打造彰顯原住民風情的農耕水莊,凸顯郊野公園原生態、原風貌和原住民的典型特徵。

4、六大組團

結合郊野公園入口門戶和特色化的資源分佈,重點打造西閘公路、浦衛公路、大葉公路三大門戶功能組團,在浦秀水街、光輝溼地、土整區域打造三大遊憩功能組團,積極引入主題性和公益性三類功能性專案,構建郊野公園一期整體框架。

空間結構圖

規劃平面圖

西閘公路門戶效果圖

大葉公路門戶效果圖

資料: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

最新評論
  • 1 #

    別的城市公園都在家門口,上海逛個像樣的公園比去蘇州杭州還費勁。

  • 2 #

    合慶啥時候動工沒看到動工現象嗎

  • 3 #

    可否把上海的第三機場建到金山?

  • 4 #

    新的上海郊野公園又要來啦,看看有沒有離你家近的

  • 5 #

    又要肥一批綠化老闆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京城後海邊有條820米的衚衕,衚衕裡有座有名的寺和大作家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