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浙江沿海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即將一週年,公路依山伴海,道路兩旁風景如畫。沿路的東海祕境,你們都探祕清楚了嗎?

本期,推薦一個好去處,杭州高鐵1.5H直達,寧波自駕30分鐘即到的浙南寶地~

@王都旺

這裡濱海且地處丘陵地帶,地形奇異,造就了豐富而壯闊的山海景觀;長達227公里的海岸線上,私藏著122座海島;千百個地道漁民村落,風情殊勝、一派天然。

這裡是“中國小海鮮之鄉”,坐擁59萬畝的淺海、21萬畝灘塗、19萬畝的海水養殖基地,數不盡的現撈海鮮與當地小吃...

這裡是台州三門。

「礁石群與海灘並存」

122座海島,不一樣的東海風光

①擴塘山島 - 中國礁石博物館

@陳嘯@何將常

三門灣內共有122個島嶼,近半數分列在東南部牛頭洋海域,可謂是“海上百島湖”。

擴塘山島是三門境內第三大島嶼,也是地貌最特別的一個。該島由褐紅色火凝灰岩組成,島上以形態各異的礁石和獨特的巖體而得名,海蝕地貌在國內罕見,號稱"中國礁石博物館"。

@鄭海港@朱雲雷

在擴塘山島東北面,有近十里長的礁石群和洞穴。這些礁石在海浪長期的沖刷下形成了數百個象形景觀,“蛟龍出海”、“烏皮礁”等等千奇百怪,儘可悅賞。

在這裡,找個懂行的趕海漁人帶路,或許還能體味灘塗拾寶的童年趣味。

②蛇蟠島 - 海上仙子國

@棗紅狐狸@勁鬆

被譽為“海上仙子國”的三門縣蛇蟠島,它的奇異景觀如果你能親眼見到,一定不會把它跟普通的海濱小島混淆。

如上圖那千百個石塘,是蛇蟠島的地標級景觀,它們全是千百年一斧一鑿磨鍊的人類奇蹟。

@鴿子情緣

@老方先生99

有著“千島之洞”美稱的蛇蟠島,現在分為野人洞、海盜邨、滑泥公園等三大區域,有人說這裡是多年前海盜的王國,也有人說是野人的國度。

經歷千年的採石歷史,結合當地人的穴居文化,讓此處的海島風光別具一格。1934年的《漁光曲》還曾在這裡取過外景。

@只要康樂@老方先生99

蛇蟠島上盛產優質的石料,也讓這裡成為三門石窗藝術的發源地。島民們自豪地稱之為可與蘇州園林、北京胡同相媲美的三門本地特色景觀。

島上的民居與旅遊區建築也無不著力體現這一點,甚至特別開闢了一處石窗藝術館。

©應峰芸©老方先生99

結合海島灘塗泥場,和經採石而成的千百個洞穴,蛇蟠島還提供玩泥、攀巖等等體驗活動,可以說是好看又好玩。

遠眺三門灣大橋,體味蛇蟠島這裡的一石一板、一草一木一池塘,無不可以讓人感受到當地人簡約、寫意、灑脫的生活方式。

@竹海浪花@善良妞

三門縣有一處木杓沙灘,因地處木杓村而得名。沙質細膩,海景壯闊,遠山在藍天白雲與波濤的掩映中柔和起伏。

有人說,這裡是浙江東部沿海冷門卻大美的沙灘之一。

©竹海浪花©盧為東

木杓沙灘面臨三門灣,背靠炮臺山,天氣晴好無風的日子,海水會變得晶瑩剔透,在日光照耀下泛著光,格外讓人心動。

④牛尾塘 - 粗糲野趣的原生態沙灘

@乳豬small

浦壩港鎮的牛尾塘沙灘,一個隱藏了半個世紀的原生態沙灘。

遠離人頭攢動的“熱門”景區,盡情感受自然的沙灘和大海,過一個完美的沙灘假期。

@蔡德水@乳豬small

牛尾塘沙灘,形如新月,長寬約百米。灣平灘闊,砂質粗糲、潔淨,由赭色的礫石沙粒和白色的貝殼碎片組成。

周圍還有著神態各異的礁石和巖體,景觀多樣。

@乳豬small

帶著孩子前來的家庭可以戲水,行船,享受海邊風情。組團自駕前來的朋友可以燒烤,垂釣。

天氣適宜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備工具,來海邊露營燒飯。傍晚退潮後,還能在沙灘上抓跳跳魚、捉螃蟹、挖沙蒜,樂趣良多。

「古村裡的燎原星火」

多款網紅小鎮村落拍個盡興

⑤花橋鎮 - 網紅海上攝影基地

@俞紅衛

三門這裡山海相依,衍生出了無數面貌不一、形色各異的或古或今的村落小鎮。

花橋鎮可以說其中最網紅、最適合拍照的那一個。這裡塘塘相連,灘灘相依,萬畝生態養殖基地煥發無限生機,是一個依海而興的濱海小鎮。

@陳彩省@祁先群

這裡的金秋是一幅油畫,一大片絕美的金色稻田,是攝影發燒友不可錯過的取景地。

@胡傳鬥@優悠歲月fl

花橋鎮現在已是一個以“海上田園攝影”為主題的創意小鎮,以“S灣攝影點”聞名,無數次潮漲潮落,形成了獨特的灘塗風景。搭配上遠山、落日、歸人,讓人不禁生出“一葉輕舟道須臾,萬丈江流抒遠懷”的感慨。

特意佈置了絕佳觀景臺。在這裡看“潮起水雲間,天地幾多舟”,那句“花橋歸去不知味”的slogan在離人心中更顯得格外妥帖。

⑥東屏古村 - 中國畫裡的村莊

@山東馬斌@zzd

“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潮”,東屏古村被譽為“中國畫裡的村莊”。村中綿延32代的陳氏是第一大姓,被歷代族人們精心建設的陳氏宗祠建築更是雕樑畫棟、美不勝收。

東屏古村,背靠龍母山,村前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地流過,村中有一條嶴裡溪把村子一分為二,形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屏風,故名東屏村。

@yun007058@美的享受

這類古村中的居民還保留著十分淳樸的生活方式,現代工業產品與鄉村手工工藝在這裡達成了完美的融合。

斑駁的老屋白牆如同樹葉般脫落,讓人不禁意外地想起了童年時的老房子,古舊而令人懷戀的味道。

⑦ 亭旁鎮 - 浙江第一個蘇維埃政權

@老方先生99

台州市三門縣亭旁鎮,素有“浙江紅旗第一飄”的美譽。91年前,這片土地上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播下了革命火種,點燃了燎原星火。

@老方先生99

現在鎮上還保留著蘇維埃廣場遺址。近年來,亭旁鎮藉助紅色旅遊資源的優勢,革命老區蝶變美麗鄉村,每年遊客數已突破100萬人次。

@yun007058@優悠歲月fl

潘家小鎮位於三門最高峰湫水山的腹地,生態養生、鄉村風情、農家美食是潘家小鎮鄉村旅遊的“吉祥三寶”。可以古道登山、峽谷漂流、水上游樂、鄉村田園、土燒土吃,體驗農家之樂。

@yun007058@清谷天

這裡依山傍水、山青水秀。即便是景區之外都是一片好風光,尤其秋獲的時候,柿子年年紅,恰似年年日子紅。

「藏在鄉里村野之處」

1510km²縣域生長出千百樣人文

⑨多寶講寺 - 江南藏傳第一寺

@老方先生99@多寶講寺

三門高梘鄉,此處群山環抱,林木幽深,是個遠離塵囂的荒野僻壤之地。在其中卻有一座金碧輝煌的莊嚴古剎——多寶講寺。

此間古剎被譽為江南藏傳第一寺,始建於東晉年間,融漢藏建築風格為一體,法輪雙鹿,寶幢莊嚴,金碧輝煌。寺內壁畫繁多,風格獨特,值得一觀。

@台州市旅遊局@多寶講寺

多寶講寺雖也依山而築,山卻不深,反處於塵世的圍裹中。南邊的大門出口即為喧囂的街市,東與小學毗鄰,西與高梘村隔溪相望,北面的甬臺溫高速公路則在山間一晃而過。

走出一步是紅塵俗世,走進一步是清規戒律;一邊是物慾橫流的誘惑,一邊是清苦的研習修為。可謂風由旌動,境由心造。

⑩三門祭冬 - 聯合國非遺專案

©xhs13905681266

除了千年古剎之外,在三門的亭旁鎮,也有一項傳承已久的文化勝景——“三門祭冬”,它是台州市第一個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這項習俗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傳達的是迎接新年、慶賀豐收、感恩盡孝。一般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22日舉行,每年祭冬活動的網路直播,都會吸引人們的大量關注。

⑪楊家板龍 - 流傳600年的慶祝儀式

©台州市大資料管理中心

楊家村的楊家板龍起源於明朝年間,有600餘年歷史。每逢正月十五元宵,喜慶豐收之年又來臨。百多米長的板龍出征遨遊田頭農莊、舞步街頭小巷,旗鑼鳴道,鼓樂震天。

板龍由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用木版、竹片、紙張等材料精緻構畫裝點而成。百姓們擺設果品,點燃香火蠟燭鞭炮,象徵著龍到、福到、好運到!

「山川共海灣一色」

洞天峽谷裡藏著無限驚喜享受

⑫ 東南丘陵 - 戶外旅遊佳地

@清谷天

三門地處東南丘陵地帶,山地大多起伏程度和緩,沿路植被茂密、風景秀麗,非常適合家庭出遊式的戶外登山旅行。

例如離三門灣不遠處的“黃金坦-石筍山-仙岩洞”路線,就是很多當地人的常規出遊路徑。大家去此地旅遊,不妨也可聯絡當地地陪,體驗一番。

⑬仙岩洞 - 文天祥募兵之地

@台州仙岩洞@三月暮雪sym

沿路而上,舉目便見公路北側,一塊巨螢幕似的岩石聳立在一座小山上。巨巖的下部是一個黑黝黝的大洞,那就是仙岩洞。

此處名為洞,實為洞嶺相依,取名似乎是有著“別有洞天”之寓意。傳說中仙岩洞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募兵抗元的根據地,這樣一看,這幅畫卷更添上了幾分熱血豪情。

@三月暮雪sym

仙岩雄渾巍偉,比肩的石筍山嵯峨挺拔。行至山巔處,看群山連綿起伏,蜿蜒如龍。人在其中,與周圍那綿延不斷的青山構成了一幅壯美的圖畫。

⑭隱龍山 - 行走在峭壁山脊之上

@曲天貴

隱龍山在華東戶外運動圈名聲頗大,位於三門縣田嶴村,高約450米,完整攀登往返路程約3.5小時。

山如其名,最高處宛如“龍脊”,蜿蜒起伏,一線曲折,好似一條巨龍臥伏在山間。

@WL大劉同學

這裡是追求刺激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天堂,山脊處長達20餘米,岩石堅硬,但最窄處大約只有20-30公分,兩旁皆是深谷。

所以只推薦有豐富經驗的戶外達人挑戰。我等凡人保持安全距離遠遠打卡,也未嘗不可。

⑮ 三門灣 - 群山環繞的海灣

@山東馬斌

三門的大好山川有許多都是環繞著三門灣,山川與海灣共生。當你攀上峰頂時,便可俯瞰絕美的三門灣海景,以及壯闊的三門灣跨海大橋這一人類奇觀。

回頭看群山縈繞,面朝大海無垠,漁船靜臥不遠處歸港,可謂絕美。

「舌尖上的海鮮碼頭」

像當地人一樣看夕陽下漁船歸帆

@nbdpf@wangq

各個碼頭就是不錯的就餐地點,在這裡如果運氣夠好,正好遇上幾條出海歸來的漁船,你甚至可以親眼目睹了剛從船上搬下來的各種海鮮,挑逗著你的舌尖。

這裡有59萬畝的淺海、21萬畝的灘塗,19萬畝的海水養殖基地。即便是禁漁期,三門小海鮮照樣吃到爽,常年不斷檔。

@清谷天@十萬大山

例如浦壩港口,可以說是“漁舟唱晚”的最佳寫照。

更例如健跳碼頭,是當地人都會去的海鮮市場。買完海鮮,順路走去碼頭邊的農家館子大排檔,付個加工費,滿桌的海鮮瞬間出現。

吹著海風,飲著冰啤,賞著夕陽下漁船歸帆,口福眼福一次到位。

©甘曉波

跳跳魚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中說,三門海鮮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帶來最極致的鮮美。由於《舌尖2》,跳跳魚被更多的外地人知曉,成了三門的名片之一。

跳跳魚肉嫩少刺、肥腥少、勁道爽滑,極富營養價值,可謂滋補佳品。三門人喜歡把它做成鮮甜可口的魚煲,別具特色的跳跳魚燒豆麵,酥脆可口的炸跳跳魚......

@十萬大山@陳朝林

三門青蟹節 - 敢為天下鮮。

到了三門,最爽不過吃海鮮!青蟹更是三門當地的出了名的特產,甚至從2002年就辦起了青蟹節。當地人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演繹著最極致的鮮、嫩、美。

正宗的三門青蟹肉質鮮嫩,帶著一絲絲的甜。小海鮮盛行的三門,青蟹個頭也不大,殼薄易磕,簡單的清蒸也極為美味。

三門望潮 - 東海漁民的看家菜。

據說潮汛來臨時,它的觸手會上下搖動,漁民可據此判斷潮水的漲落,因此得名望潮。

“望潮肉質脆嫩彈牙,是東海漁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對望潮的介紹。三門人最愛清水煮,取其本味,蘸點醋,味極鮮且爽口。

@楊堅@胡傳鬥

蟶子 - 口感豐腴到爆炸。

三門灣灘塗肥沃,淡水鹹水交匯區域廣闊,有著最適宜的溼度、溫度、日照。

灘塗的水質也是沒得說,所以在這裡出產的蟶子相較於普通海水蟶子來說,殼更薄、肉質更加鮮嫩、含沙量少。

既然蟶子的生長環境那麼好,那麼味道更是沒得說!隨便一做,哪怕是簡單的清蒸都能鮮到咂舌。

如果你來三門,或者你是三門人,那麼在三門最幸福的時刻,一定是在海鮮排擋吹著海風吃海鮮的那一刻。豐盈、香飄、美味,肥嫩,一口鮮甜,脣齒留香~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河南一處4000多年曆史的古城,還是中國文化發源地,現在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