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旬陽由秦嶺、巴山兩大山系和漢江、旬河兩大水系構成了山水交錯、自然如詩、風景如畫的美麗風光。一方熱土,受日月之精華,得天地之靈氣。斯地人文薈萃,薪火相傳,山河壯美,奇景稟賦。在八百里旬陽大地的版圖上,天地造化出了“山水太極圖、毛公山、天門山、漢江第一灣”四大自然奇觀。

她們,是天帝的傑作;她們,是秦風筆下的伊人。

(一)天造太極圖--中華太極城

站在太極城觀極臺上,太極城的美景就盡收眼底了。

遠遠望去,從秦嶺一路奔來的旬河曲曲彎彎、環繞島城,以終極的蜿蜒之態,在與浩蕩東去的漢江交匯時,以容納宇宙萬物的含元氣概,將兩岸無序的山峰幻化成陰陽交抱、惟妙惟肖的一幅天然“太極圖”。

這一奇特的景觀是由於億萬年來地質變化而形成的,而非人力所為。這是大自然的神奇傑作,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且由於旬城的人們千百年來就在“太極圖”的陰陽魚島上圍城造埠、休養生息,便造化出了一座神奇的、美侖美奐的山水太極城。這一國內獨一無二的、天人合一的太極美景,當稱得上是“中華太極城”。

站在觀極臺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太極兩儀的周圍,環繞著八座山峰,分別昭示著太極八卦中的乾、兌、離、震、坤、艮、坎、巽,這八座山峰渾然天成,給太極城帶來了無限的韻味。面對這樣一座神奇、神祕、美麗的太極城時,太極學家說這是一幅完美的天然太極圖;舞蹈專家則說,這是一個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在翩翩起舞;詩人們則忍不住抒發自己的情懷:滿城燈火列星岸、一曲旬陽繞太極;韌望俯瞰江河流,太極突現山城秀,南望漢江,北鎮旬河,江河鎖鑰旬陽城;南依靈崖,北倚林園,秀麗嫵媚太極城。

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旬陽大地,負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呈現出匯聚南北、薈萃多元的迷人魅力。站在觀極臺上,我們不僅能欣賞到太極美景,還能看到聳立在靈巖山上的佛教寺院“靈崖寺”、駐立在陰魚島之巔的“文廟”、建在旬水崖邊的“太極道觀”、沿山脊蜿蜒的“天街”;看到新城廣場上一隊隊白衣方陣在打太極拳、舞太極劍,一隊隊紅衣方陣在跳廣場舞、迷彩服方陣在跳水兵舞;聽到古寺廟傳來的鐘聲、島城學府的朗朗書聲,聽到社群自樂班敲打吹拉的樂聲以及國家級非遺代表作漢調二黃和旬陽民歌演唱聲此起彼伏,真可謂是一座處處瀰漫著太極城文化氣味的中國名邑。走進這人文歷史積澱厚重,詭異、神奇的太極城,定會讓你在佇立瞬間,與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一起,吞吐千年。

(二)地塑偉人像--毛公山

奇峰峭撥入雲天,造化神奇世罕見,

漢江水岸毛公山,人間勝景秦巴間。

旬陽有“毛公山”,他位於漢江西南岸的呂河鎮,距太極城10餘公里,海拔約600米左右,成像部分2公里餘,呈西南走向。外形特別酷似毛主席仰臥的睡姿,像型比例得當、線條流暢,寬寬的額頭、高鼻樑,嘴和下頜都非常清晰,尤其是嘴下的那顆痣還能依稀可見。

毛公山的背景為藍天祥雲,周圍是峰巒蒼翠的山巒,不遠處是碧波盪漾的悠悠漢江,在青山綠水襯托下,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偉人,世界人民所敬仰的毛澤東主席與青山綠水作伴,仰臥於漢水之濱的大巴山之上,泰然安祥、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令人驚歎不已!

“毛公山”蘊含著原生的靈氣、顯示著大自然的神奇,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也深愛著這座大山,呼吸著山的氣息,山青泉秀池明、人傑山靈洞奇,山招喚吸氣的生靈光臨,人期盼扮山者青睞。現在毛公山下的呂河鎮,碧水盪漾、花果飄香、田園如畫、環境優美,交通四通八達,建設如火如荼。

旬陽人民充分享受著“毛公”帶來的美好幸福生活,永遠熱愛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永遠敬仰守護著這座神奇的“山”。在毛公山對面的呂河鎮冬青村還專門修建了“毛公廣場”,在此瞻仰“毛公”,你會有一股熱流傳遍全身,不僅對大自然心生敬畏,而且更加感到領袖毛主席的神奇和偉大,真可謂:五嶽巍峨擾遜色,三山綺麗也汗顏,偉人雖已辭世去,威顏永留天地間。

(三)西北最大的山門--天門山

很久很久以前,二郎神楊戩擔山趕太陽,用芊擔頭挑山,一頭穿在旬陽八卦山上,一頭穿在四川的一個山上,結果那頭挑壞了,八卦山上留下了芊頭挑穿了的大洞,象一道天門。從那以後,人們就稱此山為“天門山”。

“八門山”氣勢磅礴,巍峨高絕,盡顯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觀,地形地貌和風光資源堪輿張家界相媲美。這道門雖沒有張家界那道“天門”大,但在西北地區稱得上是老大了!高50餘米,寬48米,僅比天下第一的張家界“天門”窄了9米。海拔比它高了5、6百米,山勢更加雄奇俊秀。門洞終年氤氳蒸騰,景象變幻莫測,時有團團雲霧自洞中吐納翻湧,時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麗神奇,宛如幻境,似蘊藏天地無窮玄機。有詩為證:“鬼斧神工造天門,千年神話傳古今。旅遊賞景越奇境,騰雲駕霧非凡人。”

千百年承接天地萬物的靈氣,成為人們祈福許願的靈地,登天門祈福習俗,已成為當地人們祈求吉祥平安、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成為追求美好和幸福的象徵。

(四)漢江第一灣--乾坤灣

漢江在這拐個灣,奔流到海不復還-----

浩瀚的漢江奔騰三千里,留下了一路風景和傳奇。從中華太極城沿漢江而下,走316國道,行至25公里處,便到了旬陽縣另一處勝景——漢江乾坤灣。

漢江,猶如一條依附在秦巴大地的巨龍,北附秦嶺,南挽巴山,浩浩湯湯,一瀉千里,水隨山行,山隨野盡,風光無限。奔流至旬陽關口鎮龔家洲段,突然拐了一個180度大轉彎,江面由窄變寬,曲流迴腸,山嶂對開,峰迴路轉,天然形成一個長近十公里的乾坤灣勝景,在整個漢江流域堪稱一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理系教授李長安說,他更願意稱“乾坤灣”為“漢江第一灣”。

“漢江第一灣”的優美斷定會演繹出更多的故事,傳說伏羲曾多次巡遊漢江,在旬陽縣城仰天象,俯地道,創造了“太極八卦圖”,當他走到關口鎮的張嶺時,由北向南隔河眺望,發現紅土嶺不夠完美,於是伸長手臂,用手指摁著山頭由南向北拖了一下,拖出一段矮山和沙洲,一位龔氏道人在此定居傳道,人們便稱這裡為“龔家洲”。

伏羲這一拖可了不得,本來漢江從桑園到火燒溝口直線距離不過千米,有了龔家洲,繞來轉去就多流了近10公里,廻轉出一個氣勢恢巨集的景觀——“漢江第一灣”,成為漢水文化的精粹。大禹,其父鯀,曾有人撰書稱他生於安康,治漢江水患數年無果,禹繼父業,鑿山導漾,把龔家洲又挖去了一些,終於平定水患。大禹在治理水患時曾在“漢江第一灣”下游的關口鎮江北村棲身巖洞,於是留下著名的“禹穴”遺址。

漢江第一灣,西連旬陽太極城,北接旬陽八卦山,東達蜀河古鎮,出境至道教聖地武當山,構成中國神祕太極文化旅遊圈。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一個遊客對成都五日“慢”生活的初體驗,她慢的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