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浙江存在感最弱卻從未窮過的地方:湖州!

湖州市別名霅溪、菰城、烏程、吳興、湖城等。

位於長江三角洲沿海經濟開放區,素以“絲綢之府,魚米之鄉”著稱,是一個以輕紡為主的工業城市,也是全國農副產品外貿出口基地之一。

湖州北濱太湖,南連杭州市所屬餘杭、臨安兩縣,東與蘇州市嘉興市轄區接壤,西北與皖南交界。西南山區屬天目山脈,避暑勝地莫干山就在其中。

湖州市是一座歷史古城。早在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時,即在此置城。

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地濱太湖而謂湖州,湖州之名自此始。蠶桑絲綢生產和種稻養魚歷史悠久,鑄造、陶瓷、釀造等行業也有過光輝的業績。

南宋以來,有“湖絲甲天下”之稱。

到明代,湖州已成為江南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先後設浙江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治所長期設在湖州。

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嘉興地區行政公署,湖州市升為省轄市,並實行市管縣的體制。

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設立城區、南潯、菱湖三區。

2003年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設立吳興、南潯兩區。

湖州是中國蠶絲文化、茶文化、湖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蠶絲織物。南潯“輯裡絲”曾獲1815年巴拿馬國際金獎。長興顧渚山曾建有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貢茶院,是“茶聖”陸羽進行茶事活動的主要場所。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產於湖州善璉,百姓尊秦朝大將軍蒙恬為“筆祖”。

湖州人才輩出,人文薈萃。歷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在湖州過的城門,隨後在離城門不遠的地方自刎烏江。現在湖州市吳興區市中心內還修有一座項王公園,公園內完好保留著真實的古舊城牆,門口塑有項羽雕像,將銅添上黑漆,霸氣使然。

在歷史上既哺育了唐代詩人孟郊、元代書畫家趙孟 頫、明代小說家凌濛初、近現代書畫大師吳昌碩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顏真卿、陸羽、蘇軾等不少名流。建國以來湖州籍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共18名。“兩彈一星”的功臣中,錢三強、趙九章、屠守鍔就是湖州人;“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海空衛士”王偉、“人民衛士”沈克誠更是當代湖州人的驕傲

湖州市中部壟崗起伏,形成狹長的黃土丘陵地帶。東北部的平原,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其間阡陌縱橫,水網交錯,湖漾棋佈,具有鮮明的江南水鄉特色。境內主要河流為東、西苕溪。東部的重要河流荻塘,西起湖州城南,東達江蘇吳江縣,穿過京杭大運河,流入黃浦江,通稱湖申線,是江南最繁忙的水運航線之一。

全市東西長126公里,南北寬90公里,總面積5,73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佔51.9%,水面佔9.7%,平原佔37.5%,通稱“五山一水四分田”。全市共有58.83萬戶,總人口為2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3.92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98人。全市有少數民族19個,1,535人000湖州處於暖亞熱帶向冷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具有春夏“雨熱同步”和秋冬“光溫互補”的特點,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

(未完待續)

參考用書:浙江省情概要,198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定價5.7元。

最新評論
  • 1 #

    觀音出生的地方,風調雨順,哪裡來的窮啊

  • 2 #

    湖州是觀音菩薩關照的地方,永遠沒有大的天災。我爺爺說的!

  • 3 #

    尋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 4 #

    哈哈哈,我是湖州人

  • 5 #

    湖州解放後開始沒落

  • 6 #

    我在湖州地下通道乞討,一年20萬

  • 7 #

    誰說是真實的古城牆,都是仿造的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中國這座千年古建築,一年只出現一次,其餘的時間全沉入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