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三維化學(SZ002469)$ 近日,新型儲能技術領漲賽道,從釩電池到鈉電池,再到最新的光熱儲能,無不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核心原因在於隨著新增的新能源發電消納政策以及新型技術突破,儲能迎來了降本增效突破式發展。其中最引人關注標誌性事件是:七月公佈的新疆第二批市場化新能源項目,規劃了1350MW的光熱裝機,加上去年公佈的第一批規劃,目前總計公佈了2460MW的光熱裝機計劃,整體超過2021年總裝機的4倍!

8月1日,三部門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也提出要調整優化用能結構,鼓勵企業就近利用清潔能源,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光伏+儲能”等自備電廠、自備電源建設。再次從政策上推動儲能行業發展。

今日收盤,電化學儲能建設的南都電源上漲20%,光熱儲能相關的西子潔能上漲10%,首航高科兩連板繼續漲停。

市場熱點中,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首航高科引領的光熱儲能技術,而首航高科,主要是因為此前中標了三峽能源青海格爾木100mw光熱項目EPC總承包項目。三維化學作為中國首座開工建設的大型商業化大型光熱電站-中廣核德令哈太陽能光熱電站儲熱島的EPC承包商,對比首航高科112億市場,目前市值僅40億,被嚴重低估。

且三維化學在空氣能儲能上參與設計的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於2021年9月併網試驗成功,在氫能建設領域也有成功經驗。

三維化學在相關調研中明確說明新能源是公司重要的轉型方向,目前三維化學估值僅僅10倍PE,保守給予新能源部分分部估值20PE,經測算未來儲能建設業務對應市值為70億,加上目前的40億市值,總市值為110億。新型儲能增量部分足夠再造一個三維化學!

一、光熱/空氣/氫能儲能優勢明顯,市佔率低,成本下降疊加政策驅動,迎來突破式增長

1)光熱儲能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地發電,2022年裝機量是2021年的4倍光熱儲能系統受天氣影響較小,當太陽光強的時候,太陽能首先將熔鹽溫度升高,轉化為熱能,完成第一步的儲能。太陽落山後,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進行發電。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地發電。能夠平抑光熱發電接入電網帶給整個系統的波動性,同時根據電力系統供需平衡進行實時功率調節,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和靈活性。

壓縮空氣儲能能量效率已達70%,我國資源豐富具備先發優勢

壓縮空氣儲能優勢主要體現在規模性,安全性,長壽命,效率高,成本效益,0汙染,規模上可以達到GW級別;由於儲能是純物理反應,不生成任何物質,所以沒有危險性;使用壽命往往在40-50年左右;目前的壓縮空氣儲能能量效率已經達到70%;我國豐富的鹽穴資源剛好彌補了壓縮空氣儲能的缺點,在建設成本上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目前單位裝機成本為450-750美元/kw,已經接近抽水蓄能電站成本。

3)氫儲能優勢主要體現在規模大、週期長、可跨季節儲能

由於氫儲能是將電能轉化為氫氣的化學能,其能量密度遠遠高於其他儲能技術,理論最大儲存容量可以達到TW級別,而其他儲能技術理論最大容量是GW級別。且由於保存的是氫氣,不存在能量流失的情況,能夠長時間,甚至跨季節地進行儲能,能夠做到在一年的週期裡進行削峰填谷。

4)市佔率低,疊加政策支持,邊際增速遠高於化學儲能

2020年,全球儲能格局中,光熱儲能佔比1.8%(圖中熔融鹽儲能即為光熱儲能),壓縮空氣儲能佔比為0.2%,氫能儲能佔比不足0.1%。

國家能源局近期就推動新型儲能發展做出多項指示,明確提出推動“熱(冷)儲能”(光熱熔鹽儲能)等新型儲能方式商業化應用與發展。政策推動下,光熱/空氣儲能滲透率有望繼續增長。

考慮到鋰電池儲能的安全性,抽水儲能對環境要求高等因素以及光熱儲能兼具發電儲能雙重功能,空氣儲能鹽穴資源豐富,氫氣儲能高容量,週期長等因素,合理推測壓縮空氣儲能和光熱儲能市場佔有率繼續提高。假設到2025年新建儲能項目中光熱儲能滲透率為2%,總共裝機1.6GW,壓縮空氣儲能滲透率為3%,總共裝機2.4GW,氫能儲能據GGII調研統計,預期到2025年氫儲能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1518MW。

到2025年,光熱儲能市場前景為256-320億,空氣壓縮儲能市場前景為96-144億。氫能儲能的市場前景為180億。

3)三維化學業績不斷向好,催化劑產能或將翻三倍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289.29%;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25.17%。其中,化工業務實現利潤總額3.5億元,同比增加3,469.74%;催化劑業務實現利潤總額3,145萬元,同比增加31.40%。作為國內化工石化技術、工程技術服務、催化劑及基礎化工原材料生產銷售的龍頭企業,業績不斷向好。公司在儲能站建設方面的業務並沒有體現在21年的財務報表中,存在較強的預期差。儲能建設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

公司目前擁有多種催化劑系列產品,主要包括:QDB系列耐硫變換催化劑、QLS、QSR系列硫磺回收催化劑、脫硫劑以及稀土橡膠催化劑等;其中,QDB系列耐硫變換催化劑綜合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公司已開發出國際領先的低水氣比耐硫變換工藝及催化劑;掌握年產5萬噸稀土橡膠工藝及催化劑配製生產技術。截至目前,三維化學原催化劑產能為3000噸/年;公司高端催化劑項目一期(產能10000噸/年)已經建成投產,未來若產能利用率達到100%,其催化劑產能將是目前的3倍左右。

業績測算:

假設三維化學在新建光熱、壓縮空氣和氫能儲能項目中市場佔有率有10%。對應未來四年至少54億的營收,平均每年營收14億。按照三維化學當前工程總承包的毛利率為25%計算,平均每年貢獻3.5億利潤。

同時考慮到未來催化劑產能達到每年13000噸(高端催化劑價格6-7萬/噸),僅催化劑將為公司帶來每年8.45億的收益。

保守給予新能源行業20PE,未來儲能建設業務對應市值為70億。加上目前的40億市值,總市值為110億。上漲空間有175%。

3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8.2日 打低點的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