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純鹼——下游深度綁定"光伏+鋰電",持續緊缺,下個高成長賽道?

最近,這個純鹼化工非常火,價格持續創新高,今天老乾來講講這個產業鏈邏輯!

今年以來純鹼價格持續上漲超過兩成,一家純鹼企業負責人透露,他說他們廠的產出設計是60萬噸,但今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滿負荷生產運行,最高純鹼產量達到了2000噸以上每天,產銷兩旺,開工率達到100%,並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方面玻璃企業對純鹼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純鹼行業產量提升速度慢,供不應求,純鹼現貨價格從每噸1700多元,漲到了3000元以上,至今依然維持在2700元以上。

那什麼是純鹼呢?

純鹼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蘇打,它有“化工之母”的美譽,純鹼作為高耗能行業,供給端受到了這個嚴格的約束,自從去年連雲港130萬噸氨鹼產能推出以後,2022年暫無新增產能投放,原計劃產能均延期至2023年逐步釋放產能,需求方面,根據百川盈浮2021年純鹼下游消費量統計,純鹼下游主要應用於玻璃製品,受益於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光伏玻璃行業整體產量及需求量呈現穩步上漲的局面。2019年中國光伏玻璃產量是882.46萬噸,需求量是624萬噸,2021年中國光伏玻璃產量達到了1019萬噸,相比2019年增長率約23.9%,需求量是848.79萬噸,相比2019年增長了36%。

此外磷酸鋰生產工業按照原料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礦石提取,另外一種就是鹽湖滷水提取,兩種工藝的生產均需要通過加入過量的純鹼,使溶液中的鋰離子沉澱,成鋰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碳酸鈉,理論上生產一噸碳酸鋰需要兩噸純鹼,所以伴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光伏玻璃碳酸鋰等下游需求未來有望接棒平板玻璃成為純鹼需求量的主要來源。

預計今年大陸的純鹼供需缺口有望達到22萬噸,2023年減少至9萬噸,所以未來兩年這個行業的景氣度有望維持高位。

這三大產業鏈龍頭有望迎來業績爆發

第三名、山東海化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純鹼、溴素、氯化鈣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秉持“創新驅動”理念,堅持“科技強企”戰略,採取科技創新、技改技措、小改小革同步推進的辦法,積極探索打造智能化、數字化工廠,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核心競爭力,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海洋化工產品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

溴素廠先後攻克罐裝溴素溴水自動分離、非優級品溴素再脫氯等行業難題,成為大陸首家解決提溴後滷水酸性中和難題的廠家。

第二名、金晶科技

公司從事浮法玻璃、在線鍍膜玻璃和超白玻璃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有超白玻璃原片、汽車玻璃原片、工業玻璃原片等百餘種產品,是玻璃行業、純鹼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具備規模化經營優勢。

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生產超白玻璃的廠家,是中國平板玻璃標準的制定者,也是中國超白玻璃產品的開拓者。經過多年投入與積累,公司在超白玻璃、優質浮法玻璃的研發、技術工藝、生產製造等主要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公司太陽能玻璃包括光伏背板到面板、光熱系列產品。

第一名、雙環科技

公司主營業務是聯鹼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具有年產純鹼、氯化銨各110萬噸的生產能力,鹽產能120萬噸/年。

潛力牛股

回顧行情,近期抓到了不少吃肉的機會。25號低吸的三利譜吃肉50CM+,28號低吸的鹿山新材吃肉40CM+,3號低吸的兆威機電吃肉30CM+,還有裕興股份、海源復材、欣銳科技、科瑞技術、迴天新材等10CM+小肉。同時,7月份也把握住了很多翻倍牛股機會,像三超新材、日出東方、鳴志電器都是50%的大肉下車。

許多粉絲也是跟著把握到了很多的機會,只要踏穩節奏,都會有不錯的收穫,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8月我又甄選出一隻強勢中線標,正是低吸潛伏的時機:

①大陸半導體龍頭企業,曾經的10倍大牛股;

②已經突破底部的平臺。形成上漲趨勢;

④籌碼目前也是底部單峰密集的形態,符合當下熱點,背景雄厚。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讓地球海洋全部凍結?一塊“7號冰”足矣,“7號冰”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