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年10月19日,第六次來到烏鎮的張朝陽剛放下行李,就拿著直播裝置走出賓館大門,在烏鎮的石板路上邊走邊直播周圍的景色,同時和網友互動,介紹烏鎮水鄉風情和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

18歲上清華,22歲進麻省理工,36歲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教父,現在坐擁三家在美上市公司,隨便拎一個經歷出來抖一抖,都是“超級大網紅”。

談網際網路發展:無處不在,變化不可想象

今年是網際網路發展25週年,如果要找一個代言人的話,張朝陽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

這次張朝陽在烏鎮跟各國的網際網路教父一起參加了網際網路大會晚宴。他說:“我充當了翻譯,使得我重新學習和複習了一下網際網路早期的歷史。”然後用幾句高度精煉的語句就把網際網路發展的脈絡給梳理了一遍:“從TCP/IP在1971年還是1974年的引入;從ARPANet到1989年TimBerners-Lee超鏈語言的發明,以及到後來瀏覽器的Mozilla和Netscape,在1994年網際網路元年成為福斯使用的一種工具;1994年到今天,25年之後,網際網路像空氣和水一樣,已經無處不在,移動網際網路給我們提供無限的未來。現在從2G、3G到4G,包括華為在整個方面的進展貢獻,以及人們從簡訊到QQ聊天text space到後來的圖形,到了視訊抖音的應用以及未來的5G。”

張朝陽特別提到,在電子商務方面,支付得到了徹底解決。在簡訊時代,我們只能靠一條簡訊、彩信的一塊錢,才能產生支付,價格是數字化的,一兩塊錢,三四塊錢,現在微信零點幾毛都可以實現,這種變化不可想象。

張朝陽認為,支付帶來了渠道APP應用多樣化和服務,使得任何商家和小作坊做的任何優秀的東西,即使沒有品牌,也可以通過網紅帶量直達使用者和消費者,因此爆發了無數多的小企業,讓真正的市場經濟在網際網路大潮下獲得真正的實現,這也是中國經濟真正的驅動力。

毫不誇張地說,張朝陽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的每一次潮起潮落,涉足過各種業務領域,多次預見過新的爆點。

就拿直播這件事來說吧,在2016年的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張朝陽就前瞻性地表示,直播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尤其是在手機時代,直播具有即時性的巨大優勢。張朝陽認為,在顏值經濟的秀場模式之後,直播會走向“價值模式”。三年過去了,如張朝陽預見的那樣,直播早已成為一個當紅的社會現象,不僅覆蓋秀場、遊戲、娛樂時尚類甚至包括美妝、體育、健身、財經等垂直領域類直播也紛紛出現。

為了給自家產品狐友、搜狐視訊、千帆直播提供優質的內容,他經常身先士卒,和狐友們互動,還不斷親自把關更新完善產品。有網友在狐友中“質疑”張朝陽平均每天發2至30條動態,是否是有人代替操作?張朝陽表示:“狐友中所有釋出的內容全都是我一個人操作。”

狐友APP是一款主打年輕人社交的移動端社交應用,使用者可以釋出包括文字、圖片、視訊、連結在內的多型別個性化內容,並與自己感興趣的人以關注、轉發、評論、聊天、檢視動態等多種形式進行互動交流,不斷擴張自己的社交圈。

談網際網路創業:保持初心,要與恐懼共存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最早的一代創業者,張朝陽認為,只要保持初心對產品細節極致追求,在當下的網際網路環境中,創業公司仍然有機會。他說,“如果一個企業能夠重新發現自己的話,尤其在中國做消費網際網路,保持初心,保持對產品極致的追求,以及不是單純模仿。只能能夠看到什麼樣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長期,專注於細節的這種精神,我覺得這種顛覆是不斷在發生的。”張朝陽表示。

張朝陽還提到,創業者在人生的管理方面,每天都可能面對創業引起的過度焦慮和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與恐懼共存,“恐懼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對這種感覺你要不做任何的條件反射式的處理,因為你任何解決恐懼的努力都會放大恐懼”。

“譬如在馬路上走路,如果走到路中央時你還不覺得危險,那就是過度樂觀。但我們在人行道上走的時候還擔心會不會有車來撞我們,這就是過度焦慮。”張朝陽舉例道,“這種焦慮怎麼處理?這就需要你與恐懼共存。但不能說翻到牆裡面後,你還覺得車會撞你,那最後的結果就是你連門都不敢出了”。

他認為,很多的幽閉和廣場恐懼症就是這樣產生的,“你一定要達到於恐懼共存的狀態,就是在馬路邊走路,我覺得可能會有車來撞我,我可能隨時會死。但如果保持這種隨時可能有危險的感覺繼續走,走著走著你就不恐懼了。

如往年一樣,張朝陽的作息時間再度被媒體問及。此前網上盛傳《“張朝陽的一天”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描述張朝陽每天零點入睡,4點半起床,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張朝陽迴應說:“那時候剛開始嘗試分段睡眠法,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睡眠比較穩定,每天少於4小時,很早就到公司,現在更投入,使得公司的各個部門我都衝在第一線。”

突然想到了John B. Goodenough,97歲斬獲諾貝爾獎。勝利永遠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有這麼拼的老闆,相信搜狐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再次崛起。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孫丕恕:貴州和烏鎮是中國“數”和“雲”典型樣板